2018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2018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之文言文阅读汇编 (一)安徽省百校论坛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少力学,尤习本朝典故。以父任入官,进艺祖庙谟百篇。又言:“元丰制,六察许言事,章惇为相始禁之,乞复旧制,以广言路。”从臣力荐之,迁一秩,为湖北提刑司干官。未几,入为主管吏部架阁文字。丁母艰,服阕,进典故辩疑百篇,皆本朝故实,盖网罗百氏野吏,订以日历,核其正舛,率有据依,孝宗读而褒嘉之。 擢大理司直,迁敕令所删定官,通劓楚州。郡守吴曦与都统刘超合议,欲撤城移他所,大性谓:“楚城实晋所筑,最坚,奈何以脆薄易坚厚乎?”持不
2、可。台臣将劫其沮挠,不果。会从官送北客,朝命因俾廉访,具以实闻,遂罢戎帅,召大性除太府寺丞。 陈傅良以言事去国,彭龟年、黄度等继皆去。大性抗疏言:“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受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为户部待郎,升尚书。朝论将用兵,大性条陈利害,主不宜轻举之说,忤韩侂胄意,出知平江,充荆湖制置使。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疾疲,大性首议振贷,凡三十八万缗有奇。前官虚羡,凡十有四万五千缗,率蠲放不督,民流移新复业者,皆奏免征榷。边郡武爵,本以励士,冒滥滋众,大性劾两路戎司冒受逃亡付身,凡三千四百九十有七道,率缴上毁抹。江陵旧使铜镪,钱重楮轻。民持
3、赀入市,有终日不得一钱者。大性奏乞依襄、郢例通用铁钱,于是采货流通,民始复业。除刑部尚书兼详定敕令。卒于家,年七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惠。 (选自宋史.李大性传,有删改) 【注】羡:盈余。钱重楮轻:指纸币不能兑换成铜钱,贬值。楮:纸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B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C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D朝廷清
4、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母艰,遭逢母亲丧事。古代在职的官员,如父母去世,一般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 B敕,可以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皇帝下达制令的形式一般有谕、旨、策、制、诏等。 C榷,文中指税。榷,也指专卖。古代很早就有专卖制度,主要产品有盐、茶、酒等。 D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诉讼、军令、考课等事务,长官是刑部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大性积极进言,主张广开言路。他因父亲的恩荫步入任途,积极进
5、献文章;他反对章惇禁言的做法,认为应该恢复以前的进言制度。 B李大性关注边防,为政务实。楚州郡守和都统想弃城而去,李大性表示反对,差一点被台臣弹劾;李大性把察访情况如实报告朝廷,有官员被惩处。 C李大性不惧权贵,力除弊政,他反对出兵打仗,得罪人而被调出京城;前任官员不追讨欠税,他予以纠正;有人利用边防政策进行舞弊,他予以处理。 D李大性关注民生,体恤百姓。江陵地区使用铜钱,纸币贬值,有人做买卖一天换不到一枚铜钱,李大性建议使用铁钱,解决了民生问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盖网罗百氏野史,订以日历,梧其正舛,率有据依。(5分) (2)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
6、疾疫,大性首议振贷。(5分) (二)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注,字岩夫,临江新喻人。磊落有大志,尤喜言兵。举进士,摄广州番禺令。侬智高围州数月,方舟数百攻城南,势危甚。注自围中出,募海滨壮士,得二千人,乘大舶集上流,因飓风起,纵火焚贼舟,破其众。即日发县门纳援兵,民持牛酒、刍粮相继入,城中人始有生意。自是每战以胜归。蒋偕上其功,擢礼宾副使、广南驻泊都监。贼还据邕管,余靖患其啸诱诸洞,以属注。注挺身入蛮中,施结恩信。狄青师次宾州召会诸将疑注倚贼声势为奸利欲诛之注觉托为游辞不肯往贼破青始闻注前功以知邕州。 居邕数年,阴以利啖广源群蛮,密缮兵甲
7、,乃上疏曰:“交阯虽奉朝贡,实包祸心,常以蚕食王土为事。今不取,异日必为中国忧。愿驰至京师,面陈方略。”未报,而甲洞申绍泰犯西平,五将被害。谏官论注不法致寇,李师中又劾其沮威嗜利,略智高阉民为奴,发洞丁采黄金无帐籍可考。中使按验颇有实,贬泰州团练副使。 近臣有讼注广州功者,起为右监门将军、邠州都监。熙宁初,以礼宾使知宁州。环庆李信败,列城皆坚壁,注独启关夜宴如平时。时有言“交人挫于占城,众不满万,可取也”。遂以注知桂州。 入觐,神宗问攻取之策,对曰:“昔者臣有是言。是时溪洞之兵,一可当十;器甲坚利,亲信之人皆可指呼而使。今两者不如昔,交人生聚教训十五年矣,谓之兵不满万,妄也。”既至桂,种酋皆来
8、谒。注延访山川曲折,老幼安否,均得其欢心。然有献征南策者,辄不听。会沈起以平蛮自任,帝使代注而罢,注归,卒于道,年六十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三.萧注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青师次宾州/召会诸将/疑注倚贼声势为奸利/欲诛之/注觉/托为游辞/不肯往/贼破/青始闻注前功/ B狄青师次宾州/召会诸将/疑注倚贼声势为奸利/欲诛之/注觉/托为游/辞不肯往/贼破/青始闻注前功/ C狄青师次宾州/召会/诸将疑注倚贼声势为奸利/欲诛之/注觉/托为游/辞不肯往/贼破/青始闻注前功/ D狄青师次宾州/召会/诸将疑注倚贼声势为奸利/欲诛之/注觉/托
9、为游辞/不肯往/贼破/青始闻注前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贡”,古时指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朝拜君主,敬献地方物产。 B“中国”,原指处于疆域内的中央地区,后来指中原的广大地区。 C“报”,指古代臣子用奏章等书面形式向君王陈述对政事的意见。 D“觐”,西周时期指诸侯朝见天子,后指地方大员进京朝见皇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注指挥若定,智勇双全。广州被围困数月,他只身突围,招募海边二千名勇士,趁着飓风火烧敌军船只,打败敌军,从此每战都得胜而回。 B萧注谙熟边务,运筹帷幄。他在邕州任职,一面利诱广源各
10、洞蛮人,一面秘密修补、整治武器装备,上奏陈述攻打交阯的策略,请求朝廷除患。 C萧注收拢人心,安蛮靖边。他接管邕州事务,对蛮人施行恩惠,结以信义;任桂州知州,接待酋长,问候老幼,既得其欢心,又暗知边情。 D萧注审时度势,因势而化。他虽然曾经积极主张攻取交阯,但看到交阯在军事实力上日渐强盛,便不再主张征讨,因而被主战的沈起取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环庆李信败,列城皆坚壁,注独启关夜宴如平时。(5分) (2)今两者不如昔,交人生聚教训十五年矣,谓之兵不满万,妄也。(5分) (三)2017届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11、完成10-13题。 李充嗣,字士修,内江人。给事中蕃孙也。登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初,授户部主事。以从父临安为郎中,改刑部。坐累,谪岳州通判。久之,移随州知州,擢陕西佥事,历云南按察使。 正德九年,举治行卓异,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岁大馑,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令煮糜哺之。逾月,资遣还乡。初,镇守中官廖堂党于刘瑾,假进贡名,要求百端,继者以为常。充嗣言:“近中官进贡,有古铜器、窑变盆、黄鹰、角鹰、锦鸡、走狗诸物,皆借名科敛。外又有拜见银、须知银及侵扣驿传快手月钱、河夫歇役之属,无虑十余事,苛派动数十万。其左右用事者,又私于境内抑买杂物,擅榷商贾货利。乞严行禁绝。”诏但
12、禁下人科取而已。 十二年移抚应天诸府。宁王宸濠反,充嗣谓尚书乔宇曰:“都城守御属于公,畿辅则充嗣任之。”乃自将精兵万人,西屯采石。遣使入安庆城中,令指挥杨锐等坚守。传檄部内,声言京边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贼果疑惧。事定,兵部及巡按御史胡洁言其功。时已就进户部右侍郎,乃赐敕嘉劳。有建议修苏、松水利者,进充嗣工部尚书兼领水利事。未几,世宗嗣位,遣工部郎林文霈、颜如翙佐之。开白茅港,疏吴淞江,六阅月而讫工。语详河渠志。 嘉靖元年论平宸濠功,加太子少保。苏、松白粮输内府。正德时骤增内使五千人,粮亦加十三万石。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寻改
13、南京兵部尚书。七年致仕,卒。诏赠太子太保,谥康和。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九) 【注】无虑:大约,总共。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段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B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C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D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14、一项是(3分) A庶吉士,官名,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位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为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B从父,作为亲属称谓,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意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意即堂叔。 C敕,即敕命、敕喻,本是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明清时期,敕的范围扩大,也可泛指官府发布的文书。 D白粮,与漕粮相对,明代主要由苏州、松江等府供纳。在用途上,漕粮主要为军饷,白粮个则主要供应宫廷、宗人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充嗣政绩卓著,深受倚重。李充嗣为官一方,因政绩
15、显著被举荐并多次被提拔;又因为平定朱宸濠有功,得到朝廷嘉许慰劳,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B李充嗣直言敢谏,不阿从富贵。刘瑾的党羽假借进贡的名义向地方百般索求,李充嗣直陈其弊端,但朝廷只是下诏禁止宦官手下的人征收索取的行为。 C李充嗣政绩卓著,深受倚重。宁王朱宸濠谋反,李充嗣亲率军队抵御叛军,巧用计谋使叛军疑惧,为最终平定叛乱立下大功。 D李充嗣政绩卓著,深受倚重。兴修苏州、松江水利时,李充嗣开掘白茅港,疏浚吴淞江,仅用六个月就顺利完工,并写下河渠志加以纪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大馑,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令煮糜哺之。(5分) (2)传檄部内,声言
16、京边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5分) (四)广东省佛山市2017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 文言文阅读(19分)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 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 魁然有宰相望。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 大稔。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乃大起 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以治行进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 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18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答案 汇编 人教版高三总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