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 鉴赏诗歌的语言高三总复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 鉴赏诗歌的语言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 鉴赏诗歌的语言高三总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 鉴赏诗歌的语言 高三总复习 (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班级学号得分 (说明:每题10分,共100分。) 1(2016届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以下小题。(10分)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
2、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答案】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鉴赏技巧:一、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三、看体裁: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如果是哲理诗,
3、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四、看技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五、看意象。而该题中考核颔联的赏析,重在分析字词“抱”“吹”。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
4、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诗歌情感分析能力。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警示】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比如本题,从题干中就可以看出,应抓住全诗品味情感;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残春”;二是作者、朝代、注释“流徙闽地”起到了暗示的作用;三是要把握情
5、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2(2016届广西武鸣县高级中学高三8月月考)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小题。(10分)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午睡觉来愁似织”,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5分) 【答案】“织”。“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炼字的题目,抓到关键的字,解释其在之
6、中的含义,然后分析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手法和炼结构的角度进行回答,一般都有炼意的成分,此题主要是炼意和炼手法,炼意是表达内心的愁绪,手法是化虚为实或比喻,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效果。 (2)词人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每点3分,答出两点并且有分析即可满分) 诗句进行分析。 3(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
7、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0分) 酒楼秋望 华岳【注】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1)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色彩鲜明艳丽。以“碧”“红”二字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句的“水”“天
8、”“碧”“红”等词语和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写景技巧的题目,注意描写的顺序,着眼点和运用的技巧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着眼点注意绘形绘声绘色或视听结合等,手法注意分析情景关系和动静虚实等。此题主要是高低的顺序,视觉的角度和乐景爱情。 (2)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与过零丁洋尾联的直抒胸臆有不同。本诗尾联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后句间接抒情,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
9、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抒情方式的题目,注意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和诗句中“古往今来”,然后看最后一句的“付杯盘”。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比较阅读的题目,分析诗歌的抒情方式的题目,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即事感怀、借古讽今等,此题和过零丁洋都有直抒胸臆的成分,此题有多出了“间接抒情”。 4(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10分)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
10、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指安史之乱的叛军。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四层含意:一写远离家乡,“一别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二写“草木变衰”,“胡骑长驱五六年”,恨战乱之久;三写兵戈阻绝,思家忆弟,恨骨肉分离;四写听到河阳连战告捷的喜讯,恨故园未收。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
11、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比如本题,从题干中就可以看出,主要回答“恨”的内容,也就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作者的“恨”;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比如“忆”;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比如这两首诗中都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但具体要表达的情感又不一样。 (2)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通过细节(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深切思念家人的诗人形象。诗中以“步月”“看云”描写诗
12、人内心的不宁静,以“清宵立”“白日眠”写诗人思念之久、之倦。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路点拨】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5(2016届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0
13、分) 春怨 殷尧藩 柳花扑帘春欲尽,绿阴障林莺乱啼。 只愁明日送春去,落日满园啼竹鸡。 春怨 李白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1)李白春怨的最后两句各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窥”和“笑”。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窥”字写出了西落的月亮从低低的窗户斜照进来,偷偷地看着将燃尽的蜡烛的情景;“笑”字写出了凋谢的花瓣飘飞进门,也笑床空的情景。一“窥”一“笑”,使上下诗句对仗工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思夫时内心的忧愁苦闷。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李白春怨的最后两句各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这
14、是考查考生诗句炼字,考生首先找出这两个字,一般都是动词居多,再从手法、情感作用等角度分析。反稀释要结合诗句。最后两句中的“窥”和“笑”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窥”字写出了西落的月亮从低低的窗户斜照进来,偷偷地看着将燃尽的蜡烛的情景;“笑”字写出了凋谢的花瓣飘飞进门,也笑床空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思夫时内心的忧愁苦闷。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2)这两首同题诗都写春
15、怨,请从诗歌塑造的形象及表达的情感两个方面,作简要赏析。(5分) 【答案】殷诗描写“春欲尽”的景象,抒写“明日送春去”之“愁”,表达主人公面对眼前暮春之景而产生的惜春伤春之情;李诗描写的女主人公思念在遥远的辽海之东从军的丈夫,春夜难眠,诗作表达了女主人公思夫时内心的忧愁苦闷。 【解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常见的古诗中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相知相思;别恨离愁。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16、。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6(2016届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试分析诗歌前两联作者是如何写登亭所见之景的?(5分) 【答案】首联:动静结合,“江”与“泉”是动的,“城”与“石”是静的,这种结合与对照,将蜿蜒曲折的江水与飞沫四溅的泉水的动态刻画了出来。颔联:拟人,“隐”“依”二字赋予了“太阳”“暮霭”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 鉴赏诗歌的语言 高三总复习 2017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14 鉴赏 诗歌 语言 高三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