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语文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
《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语文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语文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 语文版九年级总复习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 说明:本试题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一、阅读卖油翁一文,回答15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自矜()睨之()忿然
2、()酌油() 2、解释下列加点字。(2) 释担而立()睨之()但微颔之()惟手熟尔 3、分别写出下列“之”字指代什么。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杓油沥之() 康肃笑而遣之() 4、翻译下列句子。 乃取一葫芦置之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_ _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_ 5、本文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来回答)? _ 二、阅读强项令选段,回答610题。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如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
3、:“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阅读文段“及主出行枹鼓不鸣董少平。”回答问题。 6、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 骖乘()_强()_ 枹()_敕()_ 7、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_通_,_ 、_通_,_ 8、请找出文中的倒装句和省略句各一句。 倒装句
4、:_ 省略句:_ 9、翻译下列句子。 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_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 _ 10、请用文段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董宣是个“强项令”? _ 董宣为何敢不向公主谢罪? _ 三、阅读包拯一文,回答1115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
5、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杀而鬻之_第归_ 亲党皆绝之_贵戚宦官为之敛手_ 12、下列加点字
6、词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如布衣时B.关节不到C.凡讼诉得径造庭下D.京师为之语曰 13、翻译下列句子。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_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_ 14、文中主要表现了包拯为官清正廉洁的例子有哪些? _ 15、文中体现了包拯哪些高尚的品质? _ 四、阅读桃花源记一文,回答1619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7、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6、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交通:古义_今义_ 妻子:古义_今义_ 无论:古义_今义_ 17、下列加
8、点词或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或异二者之为仿佛若有光 A.B. 后遂无问津者仿佛梦魂归帝所 问今是向世悉如外人 C.D. 孰知赋敛有甚是蛇者乎咸来问讯 18、翻译下列句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_ 19、桃源人与渔人交谈的内容有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 _ _ 五、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回答2024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
9、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0、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 衔远山()浩浩荡荡() 潇湘
10、()()霪雨() 21、解释下列字词 然则:_排空:_隐曜:_ 衔:_极:_骚人:_ 22、回答下列问题 能表达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 作者的见解是_ “感极而悲”的原因是,“喜洋洋”的原因是_, _。 23、翻译下列句子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 2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答:_ _ 六、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回答2529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11、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5、鱼我所欲也选自_,与_合称四书。 26、解释下列加点词。 呼尔而与之_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 如使人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 语文版九年级总复习 中考 古诗文 阅读 训练 语文版 九年级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