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
《《杜甫诗三首》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第一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课标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 1理解诗歌中重要意象的含义。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预习案】
2、【任务一】阅读知识链接相关部分,勾画重点信息。 【知识链接】 1知人论世(结合初中所学,填写括号相关内容。) 杜甫(712770),字(),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
3、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了解)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3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勾画重要信息) 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此诗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
4、“古风”“往体诗”。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
5、,下句称“对句”。 4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押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且一韵到底。 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任务二】划分节奏,朗读全诗,体会情感,争取背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的
6、疑惑: 【探究案】 1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说说你对首联的理解?(注:遵循的基本思路是由意象到意境,同时不要孤立解句,应联系下文。) 2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结合首联,赏析颔联。(注:学会赏析诗歌意象及其特点,同时要注意诗歌的整体性,不可断章取义,要联系上下文和结构上的作用。)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怎样理解这一联?(注:学会分层解析诗歌,从最为基础的文字再到结构和思想。) 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你对尾联的理解是什么?(注:兼顾结构和思想两个
7、方面。) 5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 我的收获、总结:本诗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训练案】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自主区】 【使用说明】教师书写二次备课,学生书写收获与总结。 第二课时咏怀古迹(其三)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怀古诗借古伤今的风格特点。 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3学习鉴赏诗歌的手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鉴赏诗歌的手法 【预习案】 【任务一】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杜甫 诗三首 人教版高一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