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猫》课堂实录艺术镜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郑振铎《猫》课堂实录艺术镜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振铎《猫》课堂实录艺术镜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郑振铎猫课堂实录艺术镜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于是”就发现了文本的密码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温兴标 读到“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一句,“于是”引发了师生的对话。 师:同学们,第三只猫的罪状怎么就被证实了,证据呢? 生:你看,这只花白猫对这对芙蓉鸟,特别关注,特别有“爱心”。有时甚至跳上桌子,盯着鸟笼,跟着鸟儿打招呼,显然别有用心,动机不纯啊。 生(笑):不仅如此,张婶赶走猫后,这猫又跳上桌子看芙蓉鸟了。有连续的作案动机,更容易引起怀疑。 生:从案发现场来看,笼板面上都是血。有打斗的痕迹,可能就是猫的所作所为。 生:还有发现这只猫时,恰好它嘴里吃着什么,可以说证据确凿,没有任何理由推脱了。
2、生:还可能这只猫本身不争气,长得不好看,又不活泼。难免就不招人待见,谁喜欢这样的猫呢? 生:丑点不要紧,还不做事。终日懒惰地伏着,老鼠都不抓,好吃懒做又胖的猫往往会对鸟这类新鲜事物有非分之想。比如,上次我就发现我们二外的鸽子被一只猫给咬嘴里,咋一看,也还真是一只很胖的猫呢。气死我了,哼! 生笑 师:看来,我们(2)班的同学有非常强的侦查能力,从作案动机到作案现场,推断的头头是道。顺理成章,猫的罪状就这样坐实了,没有任何狡辩的余地了。所以,作者在写“猫的罪状证实了”这句话前用上了哪个关联词? 生(齐声):于是。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读 师:你是怎么读这个句子的,特别是“于是”这个词
3、? 生:我想读出因果关系。因为第三只猫的罪行证据,所以罪状就自然而然的证实了。 生:我想读出的是嘲讽的意味。最后,我们也看到了,这只猫是被冤枉的,也就是我们的误解,造成了猫最后的命运。 生:我想读出的是懊悔。这些猫最后的死亡,都是我们精心策划的闹剧,凶手是我们自己才对。 师:你们有想过怎么避免这个顺理成章、嘲讽、懊悔式的“于是”吗? 生:对一些事物少一些主观偏见。不因简单的外在的美丑,自己的喜恶下定论,这样往往会得罪好人。 生:人性当中应该多一些善良和包容。 生:这只猫也是一条生命,和很多人一样,我们有必要尊重它。生命是生来平等的,没有谁比谁更高贵。而且,我越看这篇文章,越发觉得第三只猫像我们
4、生活的一些人。 师(追问):像哪些人?张婶、三妹、“我”又像哪些人呢? 生:很像周围个别很内向并且成绩不好的同学,有些时候这件错事本身不是他所做的,当班级很多同学认为都是他的时候,甚至老师也认为他的时候,我觉得他有时就太可怜了。在老师、同学们的咄咄逼人之下,他就像第三只猫一样活活地被冤死了。而我们都成为了罪人,他内心的憎恶,连给我们赎罪的机会都没有,我这么认为。 生(鼓掌) 生:这只猫也该有自己的自由,对鸟的凝视张望也是自己的一份权利,我们反倒剥夺了它存在的可能,进而进行批判。就像刚才同学所说的那样,如果猫是人的话,我们不是已经早早地给他上了一个枷锁了吗?谈何自由呢? 师:说的太好了!卢梭曾经
5、也说过类似的话“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我们总想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左右他人的命运,自己却在最小牢笼里挣扎,无所逃脱。还有其他同学要说吗? 生:就让事物保留原来的样子。不骄不躁,给生命最原始的精彩,这样子猫高兴了,人最后也高兴了。 生:我们至少对这样的生命有所尊重。也让它能找到生命的价值,人只要尝试着去剥夺了,让一切的事情变成顺理成章的“于是”了,自己就自然就很容易成为罪恶的源头了。 师:几位同学说得很好!一个简单的关联词“于是”,让我们发现了文章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的密码。生命的背后是态度、是尊重、是平等、是价值,将我们的个体还原到
6、大千世界中,仅是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命之一。 有趣的“三” 施邦达 师:大家想一想,作者借猫的亡失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我们不能无故冤枉别人。 师:能用文中的词句吗? 生:不能没有“判断明白”,就“妄下断语”。 师:好,还有吗? 生:无论什么样的动物,都应该值得我们关爱。 师:仅仅是对动物吗? 生:像第三只猫那样的不受人们欢喜的“小人物”也应该尊重。 生:我觉得告诉我们人要勇于认识自己的错,要不断反省自己。 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去掉对前两只猫的描写不也行吧?前两只猫作者是写得可是很详细的,大家可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在许多童话故事中人们喜欢塑造三个人物,比如昨天我给女儿讲的三只小猪的故事
7、,这个故事是著名的英国民间童话。同学们还能说一说一些关于“三个人物”的故事吗? 生:我看了J罗琳的“诗翁彼豆”的三兄弟,讲述是三个兄弟怎么逃避死神的故事。 生: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也有许多“三个人物”的童话故事。 师:能举出例子吗?我记得有一篇三片羽毛讲的是三个王子的争夺王位的故事。 生:我读过桌子、金驴和棍子,其中老三特别善良,帮两个哥哥夺回了宝贝。 生:我读过三兄弟,一个是铁匠,一个是剃头匠,一个成为了剑师。 师:除了童话,还有哪些故事以“三个人物”为中心的? 生:我读过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三个女儿为了继承王位,最后小女儿成了法国王后。 生:我听说过一本书叫三个火枪手,好像是法国的。 师:其实
8、我国民间故事还有许多以“三个人物为元素”的故事,最有名的要算三女婿拜寿类的故事大家说一说,这些三个人物的故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生:其中前两个人物都是为了衬托最后一个人物,我还发现前两个人物或坏,或笨,最后一个比较“善”,比较“聪明”。 生:其实,我们这篇文章也是这样,详写花白猫、小黄猫只是为写第三只猫做铺垫。 师:能说得更详细一点吗? 生:第一只猫病死了,引起我“心里感到一些的酸辛”,而第二只猫失踪了,更让我“难过”了许久。这样第三只猫的悲剧我们好像就有了预感;也为后文写我的反省和我的难过奠定了基础,同时又说明“我”是一个对生命特别在乎的人! 师:说得很好,这是在情感上和叙述上的蓄势!三只猫
9、都是小生命,都值得同情和怜悯,无论是特别丑还是俊,是活泼还是忧郁,这对主题起到了一种强调的艺术效果。 生:我觉得前两只猫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对比,就如同老师你说的三只小猪,猪老大和猪老二都是为了衬托猪老三聪明的! 师:对,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了第三只猫的“被冷落”,从一个“拾”进来的“拾”字就能看出来。第三只猫的命运更能够引发我们的同情,这样作者所抒发的心中的悔恨就更加真实,也更值得我们反思,反省的力量更震撼。不同的待遇,相同的命运,让我们对人物的结局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生:我发现这类故事在情节也有类似的地方,比如我们这篇故事猫最终的结局都是失踪或死亡。 师:你的发现很有见识!你们发现没有三个人物往
10、往会形成“三段式”的故事形态。这样故事情节就要“一波三折”的效果。想一想,我们许多文学作品在设置情节上是不是也喜欢用“三段式”啊!我们学过塞翁失马祸和福相互也是转化了三次。猫不是也写了三只猫的三段故事吗? 生:老师,我觉得三国演义中的三段故事数多,有“三顾茅庐”,“孔明三气周瑜”等。 生:还有荆州城“公子刘琦三求计”,曹操在华容道的三次大笑。 师:同学说的真好,能说一说,为什么作者这样写,比如说为何要写曹操三次大笑。 生:我觉得这样写曹操在我心中的形象高大了,他不愧为一个英雄。孔明三气周瑜,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就突出了。 师:这样写对塑造人物性格很有帮助,让人物在反复的故事中清晰和突出。应该说
11、,每个故事都不是简单的性格重复,而是让人物在故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比如猫中的“我”这个人物就是不断在事件中性格不断发展的,所以他后来的反思就自然而然了。 生:还有诸葛亮给刘备准备的三个锦囊妙计。 生:在水浒传也有,比如“三打祝家庄”,“三败高俅”。 生:在红楼梦中有“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生:在西游记中有“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三戏唐三藏”。 生:还有三条妙计,这让我读起来很过瘾,我被吸引了,情节变得跌宕起伏,复杂曲折。 师:我国古代的许多章回体小说受到说书艺术的影响,通过这样三段式的情节来吸引读者。这样写我们读得有趣,有一种“阅读”期待,文中的前两只猫的遭遇,让我们在隐隐约约中感受到第
12、三只可能会遭受的悲剧。那同学们现在想一想,三个人物和三段故事,让我们总结有哪些艺术效果吧! 生:人物更丰满,故事更好看。 师:总结的好,虽然在表达主题上可以去掉详写前两只猫的内容,但在表达的效果上,有了这样的三只猫和三段故事,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所传递的内涵,而且比单一的人物和单调的故事更让读者觉得好看! “我”家谁“真爱”猫? 福建省漳州三中分校 赵陈丹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我”家谁最爱猫? 生:三妹! 生:我! 生:我们全家都爱! 师:口说无凭,请出示证据。 生:课文里说“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很明显,三妹最爱猫。 生:三妹非常爱猫,喜欢逗猫玩。你看:“三妹
13、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 生:我也同意。第一只猫病死的时候,三妹很难过。 生:第一只猫病死以后,三妹鼓动二妹又去要了一只猫回来,等猫要回来了,三妹“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看它的活泼样子,“还常指它笑着骂道”,三妹是真的喜欢猫。 生:第二只猫不见了,三妹“慌忙地跑下楼来”,“慌忙”这个词就足以看出三妹有多爱猫,因为爱猫,才会紧张,才会担心,才会着急。而当听说猫是被路人抱走以后,“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埋怨路人和邻居。 师:嗯,因爱生恨。 生:我有疑问,对于第三只猫,课
14、文里说“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既然三妹爱猫,为何对这第三只猫爱理不理? 生:因为第三只猫长得太丑啊! 生:所以怎么能说三妹最爱猫呢? 师:这是一个多么有意义的发现啊!我们来看看三妹爱的是什么样的猫。 生:爱第一只猫第二只猫那样漂亮的、活泼的猫,最好还能捉老鼠的猫。 师:第三只猫呢? 生:来历不明,长得丑,又懒又不活泼,毛被烧脱了以后更丑,一点都不惹人喜爱。三妹就不大喜欢它。 生:所以说三妹不是真爱猫!她要是真爱猫,就不该以貌取“猫”! 师:说得真好。三妹爱猫,是爱猫的可爱活泼,爱猫的给人带来的“生命的新鲜与快乐”,爱猫的“有趣”,爱猫给予的“饭后的娱乐”。而“不好看”、“很瘦
15、”、“肥胖”、“忧郁”、“不活泼”的猫,就“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三妹真爱猫吗?三妹爱的是猫给她带来的愉悦罢了! 生:而且,当大家都怀疑是第三只猫咬死了芙蓉鸟的时候,三妹也帮忙找“真凶”,好给它一个惩罚。 师:可见,三妹爱猫,不是真爱,而是 生:偏爱! 生:我早说不是三妹了,是“我”,文章里的“我”! 师:说说你的发现。 生:大家看,“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一两个小时的光阴”, “我”是多么享受这样的美好时光啊! 生:当猫病死以后,“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对猫的感情极深。 生:发现第二只猫丢失时,“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
16、也是会认得归途的。”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表明“我”内心很在乎很担心,所以当“我”得知猫丢失的真相后,“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生:最感人的是“我”在明白冤枉了第三只猫以后,“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不爱猫的人,怎么会有这么深刻的忏悔?(深情的朗读赢来热烈的掌声) 生:我反对! 师:你为何反对? 生:第三只猫是怎么被冤枉的?课文22段写道,“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我”没有调查清楚,就一口
17、咬定是猫。两个“一定”,态度那么肯定! 师:老师已经感受到你强烈的不平了。那么你知道第三只猫为什么会被冤枉吗? 生:就是因为它丑、懒,不讨人喜欢,每天直直地盯着芙蓉鸟。 师:是啊,“我”爱猫,其实也跟三妹一样。对于美丽活泼的猫,当然喜爱有加,对于丑得一无是处的猫,“我”看不顺眼、偏听偏信、妄下断语,甚至肆意惩戒这样的“我”,是真正的爱猫者吗? 生:不是!也是偏爱! 生:张妈!张妈是“我”家的下人,第三只猫就是她捡回来养的。大家看第15段,“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要不是张妈,这只猫早就饿死冻死了,而且,张妈还把它养成了一只肥猫,可见张妈对它的照顾。 生:我觉得第9段这句话很有深意,“
18、连向来不大喜爱它的张妈也说”,这里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张妈“不大喜欢它”呢? 生:我觉得,第二只猫受到全家人的喜欢,张妈却不为所动,可见张妈跟家里其他人不一样,她不以貌取人。而这样写,正为下文写她收养了第三只猫做铺垫。张妈就是纯粹的同情第三只猫,无论它是不是长得好看,是不是性格活泼。张妈是善良的。 生:而我发现了张妈和这只猫有很多共同点。 与“三妹”和“我”一样,张妈的“出场”又引来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更把课堂引向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悲哀的是只能“默默无言” 杨晓迪 师:对于第三只猫,作者很想补救自己的过失,但它不能说话,他是多么希望这只小猫能够说话,这样就可以向它表白自己的误解了。请同学们思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郑振铎猫课堂实录艺术镜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郑振铎 课堂实录 艺术 镜头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