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解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解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解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解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摘 要】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较为特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一定的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降低学生的参与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采用课堂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收集了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参与度 建议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界一直在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何谓“参与”,该词语出自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意思是表现人卷入群体活动的状态。最初的内涵比较浅显即个体在群体活动中是否“在场”,这只是一种外显的行为。随着对
2、心理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参与”的内涵扩展开来,涵盖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卷入。就学生而言,在现代构建主义教育理论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核心思想是“做中学”)等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理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深度方面来理解。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选取某小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展开调查,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分别抽取成绩较好以及成绩不理想班级的学生以及该校所有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设计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度、广度、效度以及实践活动的参与度。调查结果如下。 其一,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见表1。 表1:单位(%) 从表中可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比
3、例分布比较一致,但从表中可明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确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这说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待提高。 其二,独立思考的机会与时间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较多的学生三年级占比11.42%、四年级占比23.07%、五年级占比26.31%、六年级最高占比36.66%。认为机会和时间较少的学生占比分别是65.71%、43.58%、44.73%、23.33%。加上一些不确定的学生,总体可知低年级有大部分学生认为独立思考的机会是时间不多,高年级相对较好,但依然有待改进。 其三,与教师互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各个年级大约只有20%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会积极与教师互动,但不一定与教师互
4、动学生占比分别是54.28%、46.15%、76.31%、63.33%。由此可见,“满堂灌”或“满堂电”的现象依然存在。 其四,合作探究情况。调查显示,各年级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教师的设问,总体情况相对乐观。但在合作探究中的体验情况来看,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在合作探究中没有获得特别的体验,只有20%左右的学生认为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独特体验。 其五,课堂趣味性。平均占比接近60%的学生认为课堂趣味性较差,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以及活动没有吸引力,趣味性差。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来看,总体上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有待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学生年龄较低,在认知水平、思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提高 学生 参与 策略 解析 优秀 获奖 科研 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