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古代抒情散文情景交融 教材篇目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单元目标 1.识记积累本单元实词、虚词。 2.掌握本单元重要文言句子的翻译。 3.掌握单元课文中常见名句的填空。重点难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文言实词 (一)写出下列字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 1期 q (1)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魏禧大铁椎传)约会,约定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卫风.氓)预定的时间,期限 (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期望,要求 (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
2、亭集序)及,到 j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周(年、月) 2致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达到,送达 (2)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史记.刺客列传)传达,表达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招引,招致 (4)家贫,无以致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取得,得到 (5)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尽,极 (6)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意态,情趣 3道 (1)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道路 (2)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途径,方法 (3)于是废
3、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主张,学说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正义 (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取道,经过 (6)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讲 4方 (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方形 (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四周,周围 (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方向,方位 (4)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苏武传)将要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在(时候) 5识 sh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知
4、道,认识 (2)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辨别,识别 (3)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世说新语.方正)知识,见识 zh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通“志”,记住 (5)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崔铣王忠肃公翱事)标记,记号 6察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仔细看,观察 (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考察 (3)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召公谏厉王弭谤)监察 (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经考察后推荐 7传 chn (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传送
5、,传递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传授 (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流传 zhun (4)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驿舍,客舍 (5)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李贺小传等。传记 (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8名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名字,名称 (2)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命名,取名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评说,说出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闻名,出名 (5)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司马光赤壁之战
6、)名义,名分 (6)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名声,名誉 9相 xing (1)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王充订鬼)仔细看,审视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帮助,辅助 (3)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相貌,模样 (4)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辅助君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后来称作宰相、丞相、相国 xing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互相 10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高,长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修饰,整饰 (3)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
7、复修吾初服。(离骚)修理,维修 (4)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修建,修造 (5)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召公谏厉王弭谤)整治,治理 (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善,美好 11过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走过,经过 (2)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李贺小传)过去,过了 (3)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超出,超过 (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过分,过于 (5)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错误,过失 12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8、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得到,获得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收获,心得 (3)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荆轲刺秦王)能够,可以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必须,应当 (5)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表示完成 13去 (1)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过去的 (2)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除去,去掉 (3)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距,距离 (4)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其三)前往,到去 (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9、怀古)表示动作的趋向 14少 sho (1)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李贺小传)数量小,与“多”相对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时间短,不久 (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稍微,略微 (4)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史记.苏秦列传)轻视,贬低 sho (5)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苏武传)年幼,年青,与“老”相对 (6)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年青人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导 将军夜引弓拉 2望七月既望农历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3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近腊月下时间在后,末 4方其破荆
10、州当 足下方温经正在 5纵纵一苇之所如任 白日放歌须纵酒纵情 6倚歌而和之循、依 倚权仗势倚仗 7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端正 危言耸听吓人 8猥不敢相烦偏指动作一方,你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 9故山殊可过很 虽趣舍万殊不同 10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看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景象、景致 二、文言虚词 将下列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填写到横线上 1于当其欣于所遇对、对于(介词)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下在(介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介词) 2其独其为文犹可识它、它的(代词)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11、游之乐也 自己(代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那、那些(代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 3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介词) 可以无悔矣凭(介词)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连词,表修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连词,表并列)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来(连词) 4虽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连词) 虽一毫而莫取即使(连词) 5也华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也(语气词,判断句标志)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也(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三、文言翻译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
12、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素材集成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人生、生命 精彩运用:人生无常,年高之叹,时不我待,常见文人笔端,在感慨流金岁月时,我们更应把握今天。青春的日子,流失的时光是一片片凋零而凄美的枯叶和花瓣,渐去渐远的是原本属于我们的纯情与浪漫,谁还会记得昨日急风骤雨,谁还会想起昨日荣辱伤悲?惟有走过累过的沧桑爬上时间的脸。当我们拥着梦枕着追求与时间同行,尽管“人生如梦”“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是我们可以执著地傲视时间的风霜,因为我们对理想的追求已形成一道固若金汤的铜墙
13、铁壁。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自然、环境、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精彩运用:人在面对眼前优美风景时,斟满一杯酒,“流觞曲水”,那份悠然和沉醉,是令无数文人雅士追慕的个性释放,沉醉于酒中方能使人忘却世俗之累,挣脱人生羁绊。很容易融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感悟有限的人生,从中领悟永恒的哲理,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柳宗元在生之绝境时移情于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古代文人多在逆境中因自然万物欣欣向荣而喜,使精神超脱
14、外物的羁绊,而在天地间获得永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死亡、生命、人生 精彩运用: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是这样的诗人。他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命价值的箴言。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15、,放浪行骸之外。(兰亭集序) 适用话题:自由、个性 精彩运用:生活中,我们可以对所爱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挥洒青春,谱写人生,“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适用话题:自然、永恒、变与不变 精彩运用:流水像这样流去而没有流失,时圆时缺的月亮,尽管圆缺不定,但没有发生增减。从认识事物变化的角度,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天地呢? 这启示我们从多角度看问题而非把问题绝对化,即便我们身处逆境中也应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
16、,理性地对待生活。我们要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和克服它们。 6.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适用话题:尽吾志,永无悔 精彩运用: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
17、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解读】 本考点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所谓“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要考查的虚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这体现了“浅易”的特点;大纲规定的常见
18、文言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是考查的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也就是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而不是一般的意义。 三是考查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有很多替代功能,这就要求结合语境看虚词的作用。 【考题例析】 (2011年北京卷)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到9题。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誳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 人教版高一 必修 第三 单元 复习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