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基因检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薛立---基因检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薛立---基因检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因检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一, 概述(基因检测行业)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检测:指通过基因芯片等方法对被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进行检测,并分析被检测者所含致病基因、疾病易感性基因等情况的一种技术。基因体检目前主要是利用SNP芯片进行检测,然后对比数据库进行易感基因分析,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出具报告。基因检测是人在没发病时,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疾病,即是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基因体检主要目的有四个:一用于疾病的诊断;例如白血病的诊断分类等,都需要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二是疾病的预防,就是检测健康人群的
2、基因型,预测个人患病的风险,并向受检者提出生活上的指导,避免疾病的发生。基因体检可以对疾病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调整、早治疗;三是了解自己的基因特征,指通过检查您的基因来发现您现有的和潜在的个人特性;第四个人用药安全说明,在就医时,主动对医生出示您的个性用药说明书,并根据您个人的遗传信息,合理用药,提升药效,避免药物危害。二基因检测的应用环境分析2.1基因检测核心技术发展,行业结构目前基因检测技术归功于NGS的进步,主要的应用还是在上游产业, NGS自2005年454公司首先推出了二代测序仪;2006年,Solexa推出了Genome Analyzer,2007年Illumina收购Sole
3、xa公司,在随后的几年陆续推出了Hiseq2000、MiSeq、Hiseq2500、MiseqDx、NextSeq 500测序仪,成为主流的测序平台。ABI也在2007年推出的是SOLiD测序平台,随后收购了454测序仪发明者创立的Ion Torrent,转而大力推广PGM和Ion Proton平台。Oxford Nanopore MinION测序仪只有USB存储器那么大等等至今是NGS第十年,illumina公司的Hiseq X平台已经实现了1000美金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目标。相比十年前的30亿美金降低了300万倍。除此以外,还有好多公司开发了第三代测序仪,比如Pacific Biosci
4、ences的PacBio RS测序仪,DNA模板无需二代测序常用的PCR扩增的方法,就可以实现长读长、实时的测序;Oxford Nanopore MinION测序仪只有USB存储器那么大等。技术上的进步不仅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并降低科研成本,也为下游的基因检测创造了发展的契机。基因检测本身很容易,主要是成本的差别。难的是分析和对比,而这一切都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大的数据的的几何量增长要归功于上游测序技术的进步,发展。以及千万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随着全基因组测序的展开,现在研究的热点已经已经从外显子,micRNA研究发展到GWAS,LncRNA领域。自2000年人类基因体计划完成以来,越来
5、越多的基因功能被解读成功,已超过2000种基因相关疾病被发现,如今已有700多种基因相关疾病已开发出相应药物及治疗方法。2.2.1国外的应用及发展现状在美国和欧洲,目前主要的是应用于产前诊断市场: 1999年,美国有350个从事致病基因检测的实验室,而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增长为1400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经批准认可了110个与癌症诊断和医疗相关的生物标记位点。医生可以直接根据这些突变位点制定医疗方法进行治美国在10年前开始将致病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并于5年前正式开始临床收费。美国有超过800万人接受了基因检测。占美国总人口的1/25,已有多个基因检测项目被纳入国家医保范围
6、。最近已经相继把乳腺癌的5年内风险检测和肺癌分子诊断(2015年1月1日实施)纳入医保范围。近日,英国投资3亿英镑欲改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该项目将历时四年,科学家将开展创新研究来解码10万个人类基因组,如病患个人DNA密码。该项目一旦成功实施会使得英国成为癌症和罕见病遗传研究的全球领先者。2.2.2国内的应用及发展现状与美国如火如荼的基因检测行业相比,基因检测产业在我国发展较慢。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基因检测项目需要临床资质。事实上,我国70%的基因检测公司没有相应的临床资质,进行基因检测必须通过临床医生,这必然制约基因检测项目的开展。而且由于缺乏监管,临床医生不知道或忽略了对患者进行
7、基因检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产业的发展。缺乏标准也是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没有基因检测公司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国内基因检测公司技术手段不同,良莠不齐,一些基因检测公司强行开展并不成熟的基因检测在我国,目前中国市场上基因检测项目大多是通过对“易感基因”的检测而进行简单的患病几率预测,而真正具有临床意义的致病基因检测项目在国内基本属于空白。不过,目前国内的一些机构已经开始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突破,已经掌握的核心技术可实现对上千种单基因遗传疾病的早期准确“基因诊断”。1.1.3产业政策以及管理体制美国的相关政策已经完全成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公司生产产品,而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中心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薛立 基因 检测 应用 现状 发展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