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终极版.doc
《认知心理学终极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心理学终极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认知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概述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1956年的一系列认知革命事件 艾森克等人1967年,奈塞尔出版认知心理学普遍的观点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思潮(知道)一、信息加工学说基本观点计算机隐喻在功能的水平上把人脑比作计算机;把认知看作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就是对符号的操作;强调符号的序列或串行的加工方式。信息加工模型二、联结主义学说基本观点神经网络隐喻以类似于神经元的结点和单元构成认知网络。每个结点或单元都有不同的活性(既可兴奋或抑制其他单元,也可受其他单元的兴奋或抑制)。信息加工是并行加工或分布加工。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基本研究范式反应时记录法1.反应
2、时的含义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应答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之间的潜伏期。2.基本指标反应时和正确率。3.基本程序快速向被试呈现某种刺激,要求在接收刺激后准确而快速地做出反应。同时,通过设备记录从刺激开始呈现到被试做出外显反应的时间。4.基本原则被试反应要符合“速度准确率”权衡的原则。5.数据处理反应时数据仅限正确的反应,要将错误反应的反应时剔除。就某个被试而言,如果他的错误率高于一定标准(如20%),那么这个被试就是无效被试。二、认知神经科学的具体方法与手段1.事件相关电位(ERP )一种脑电采集和分析技术。在头皮上安置一定的电极,记录来自大脑的电信号,进而测定和记录于某一具体事件
3、相关的大脑区域的反应。 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一种功能脑成像技术,根据脑内各个部位的放射量来推测相应部位的血流量,从而推测不同脑区的活动情况。3.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利用血液的磁性特征进行脑成像的技术,可以检测出大脑活动区域中血流充氧量的变化。第二章 注意两种注意(了解)选择性注意:在同时呈现的两种及以上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分配性注意: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同时对两种及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 第一节 瓶颈理论 一、过滤器模型(Broadbent,1958)(一)基本观点(假设) 1.认知能力有限,需要“装置”来筛检信息。2.装置名为“过滤器”,位于感知阶
4、段。3.过滤器为单通道形式,遵循“全或无”原则。(二)实验证据双耳分听实验范式1.仪器与材料仪器采用可控声道的耳机材料为一系列6个数字构成的字符串 2 5 8 3 6 92.程序及结果根据刺激呈现和被试报告的方式,分三种:(1)双耳兼听+任意报告的方式如:左耳=右耳=258369。 正确率约为93% (2)双耳分听+任意报告的方式如:左耳=258,右耳=369。正确率约为65%(3)双耳分听+顺序报告的方式正确率约为20% 3.理论解释条件(1):注意无需转移,成绩最好。条件(2):注意只需转移一次,成绩较好。条件(3):需要多次转移注意,成绩最差。二、衰减器模型(Treisman,1964)
5、(一)基本观点(假设)1.认知能力有限,需要“装置”来筛检信息。2.装置名为“衰减器”,位于感知阶段。3.衰减器为多通道形式,遵循重要或意义原则。 (二)实验证据双听附加追随耳范式1.仪器与材料仪器采用可控声道的耳机材料为系列短语或句子 knowledge of on a hill2.程序与结果左耳(追随耳):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右耳(非追随耳):knowledge of on a hill结果:被试更多报告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且声称从一只耳朵中听到。 3.理论解释引入阈限的概念来解释注意衰减的机制。非追随耳
6、的信息达不到阈限,被筛检掉。有意义的信息的阈限较低,即使被衰减,也容易被激活而得到注意。三、过滤器模型与衰减模型的比较(一)相同之处1.两模型的根本出发点相同: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必须过滤器予以调节;2.过滤器的位置相同: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3.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注意选择具有知觉性质。因此,二者并称为知觉选择模型。(二)不同之处:1.过滤器模型假设,选择性注意的基础是对输入刺激的物理属性的粗略分析;衰减模型则认为,前注意分析更为复杂,甚至可能由语义加工组成。2.过滤器理论中的过滤器是“全或无”的工作方式;而衰减模
7、型认为是衰减的方式,未选择的通道不是完全关闭的,而只是关小或阻抑。第二节 中枢能量理论(实验)一、能量分配模型(Kahneman,1973)实验证据1.理论依据认知资源有限 认知资源竞争假设2.实验任务(双作业)要求被试同时执行两种任务任务一:标准的双听任务任务二:对随机呈现的灯光刺激做出按键反应3.实验程序任务一:双耳分听范式附加追随靶子词任务任务是复述靶子词 条件A:变换朗读者的性别,要求追随男声或女声。条件B:同声朗读两类语词(例如动物或植物),要求追随其中一种的名称。任务二:对随机的灯光做出反应,记录反应时。4.实验假设“公理”:语义加工耗用的资源比感觉登记要多。条件A(感觉登记)消耗
8、资源少,故完成任务二的资源相对增加,反应成绩应好。条件B(语义加工)消耗资源多,故完成任务二的资源会相对减少,反应成绩应差。5.实验结果结果:条件A下任务二的成绩好。二、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的分离视觉搜索实验程序:先让被试识记1-4个项目(识记项目),再呈现1-4个项目(再认项目)任务:判定再认项目中是否有一个是以前识记过的,作出是或否的反应。项目安排:方式一:识记项目和无关的再认项目分属两个范畴识记项目:F S V M 再认项目:3 6 V 5方式二:识记项目和无关的再认项目同属一个范畴识记项目:F S V M 再认项目:N X V K 结果:第三章 知觉与模式识别第一节 知觉信息加工知觉加工
9、(了解)(一)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概念,与思维、语言联系)自下而上加工:依赖于刺激物的特性自上而下加工:依赖于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第二节 模式识别一、特征分析假说1.基本观点特征指模式的元素及元素间的关系。模式以特征方式在长时记忆中表征。特征分析在模式识别中起关键作用。模式识别过程:特征分析特征合并总体比较2.魔鬼城堡模型(Selfridge,1959)“鬼城”的原意是指一个幻想国度中的一个喧嚣而又乱的城市,而在这里用作形象的比喻。所谓的“鬼”是指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机制。“鬼城”模型本来也是针对机器模式识别提出来的,后来用来解释人的模式识别。这个模型以特征分析为基础,将模式识别过程分成四个
10、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这些层次程序的进行工作,最后达到对模式的识别。“鬼城”模型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由“映像鬼“对外部刺激进行编码,形成刺激的映像,然后由第二个层次的“特征鬼”对刺激的映像进行分析,即将它分解为各种特征;在分析过程中,每个特征鬼的功能是专一的,只寻找它负责的那一种特征。第三层次的“认知鬼”始终监视各种特征鬼的反应,每个认知鬼各负责一个模式。最后,“决策鬼”根据这些认知鬼的喊叫,选择喊叫声最大的那个认知鬼所负责的模式,作为所要识别的模式。二、结构优势效应(整体优于结构)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客观事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按照一定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
11、人对于各种事物刺激模式的识别也总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模式识别过程中,自上而下加工的作用随模式识别研究的深入而日益受到重视。 字词优势效应:识别字词中字母的正确率 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正确率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同一线段或单独该线段。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 识别图形的一部分字母优势效应:识别字母中的一个组成线段 识别单独的该线段。以上各种优势效应表明了在模式识别中,刺激模式的整体结构优于部分,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起有利作用,统称为结构优势效应。应注意的是,这种刺激模式的整体结构和部分的区分是相对的。如:一个单词处在一个完
12、整的句子中就是部分,而对于组成这个单词的字母表来说就是整体结构。结构优势效应不仅与刺激模式的特征有关,而且与人的知觉组织活动规律有密切联系。第四章 记忆第一节 记忆的结构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型(一)感觉记忆:特点:1.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备的物理特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作用时间短。视感觉记忆约为0.251s;听感觉记忆约为1s,最长不超过4s。3.容量有限,一般为920个字母或物体。4.除非转入短时记忆,否则感觉痕迹很容易衰退。提取方式:自动提取或消退(二)短时记忆:特点:1.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2.保存时间不长,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
13、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3.容量有限,一般为7+2组块的信息容量为标准。4.容易受到干扰。必须在复述的条件(保持性复述和精确复述)下进入长时记忆。提取方式:信息检索信息提取方式的假设平行扫描:同时对所有项目检索,检索时间与项目数无关 系列扫描:对项目逐个地检索,检索时间与项目数有关 系列扫描的两种情况:自动停止系列扫描:“是”反应短于“否”反应,对项目逐个检索,若找到目标就停止。完全系列扫描:“是”反应等于“否”反应,从头至尾地对全部项目检索,再判断。(三)长时记忆:特点:1.容量一般认为是无限的,但也有人认为它的范围是5万到10万个组块。2.它的信息是以有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的,保
14、持时间长,一般认为60年甚至终生。3.信息来源主要是来自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4.信息进入长时记忆需通过语义代码(主要)和视觉代码(辅助)的根据信息的性质进行深度加工。提取方式:回忆与再认第二节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发展(一)Working Memory, WM的含义一个允许同时储存和临时加工信息的有限容量系统;它有助于信息得到更深层的加工。它为复杂任务提供临时储存空间和所需信息;它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工作记忆的成分从理论概念来看1.语音环路(言语工作记忆)负责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信息的存储和加工,由两部分构成:语音编码储存装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知 心理学 终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