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





《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2022年4月21号正式颁布,将在2022年的秋季正式投入使用。新课程标准坚持德育为先,以核心素养统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重要环节,追求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避免知识点、能力点的简单线性排列以及学科知识的逐点解析和学科技能的逐项训练。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目标与内容、情境与活动、过程与评价、资源与技术支持等相关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从而加强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打通语文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情境,更
2、多关注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过程性表现。真正推动语文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深度变革,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新课程标准让人耳目一新,打开了新视野,增强了语文教学教研的可操作性,无疑是今后教学工作的“指南针”。那么,对比2011版的课标,新课标有哪些变化?教育工作者又将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从而让新课改精神落地生根呢?一、重要变化首先,增加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二,学段要求中,将每学段的“阅读”改为“阅读与鉴赏”,将“写作”“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将“综合性学习”改为“
3、梳理与探究”,具体内容有整合、增加,个别措辞有微调。第三,新增加了“课程内容”部分。1新增主题与载体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增强课程的思想性。2新增6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第四,新增加了学业质量。第五,课程实施部分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第六,附录部分有所变化。1. 附录1推荐古诗文篇目共135篇(2011版136篇),删除7-9年级河中石兽。2. 附录2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新增可爱的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十万个为什么,删除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具体化为海底两万里(2011版为“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3.附录3语法修辞要点中增加了“常用
4、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说明。二、教学建议 (一)围绕立德树人,注重育人导向。2022版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部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载体形式,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要在教育教学当中将育人导向转化为真切的真实的教育教学行为,转化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完整过程。比如可以对教材中的红色文化以及革命历史文化主题的单篇进行梳理、归类,开展专题研究,并延伸到红色主题名著整本书阅读,还可以利用本地的革命旧址等载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强化大单元意识,注重整体
5、设计。以素养为导向,新课标提出了大单元设计理念。“大单元”教学强调学习任务的设计,强调任务链的精心组织,强调活动的层次性和连贯性。这呼应了“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的要义。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根据单元提示、课文内容,以学校编辑部出版“小人物风采”为活动情景,设置的三个学习课段,由“熟读”到“精思、探究”再到“摹写”,这三个语文学习活动任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而且每个活动任务都有相应学习方法,在读、思、探中逐步领悟小人物身上高贵的精神品质和高深的思想境界,进而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 核心 素养 落地生根 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 标准 2022 年版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