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2.pdf
《2022年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2.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 听话的电磁铁复习题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2、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3、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 、 电池 、 铁钉 。4、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 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5、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强。6、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7、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8、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后,电磁铁的磁极就会发生变化。9、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10、电磁铁与磁铁相比的优点是磁极方向和
2、磁力大小可以改变。11、制定研究计划要思考实验方法, 需要的材料 , 实验步骤等等12.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二. 问答、电磁铁与条形磁铁有那些异同点答:不同点:条形磁铁磁性永久,电磁铁通电有磁,断电无磁;条形磁铁南北极位置不可以改变,电磁铁磁极可以改变;条形磁铁磁力大小不变,电磁铁磁力大小可以改变;条形磁铁使用简单,电磁铁使用较麻烦;条形磁铁没线圈,电磁铁有线圈;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2、请你谈谈电磁铁为什么听话? 答: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可以改变。3、怎样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答:可以
3、增加串联电池的节数、增加线圈的匝数、使用更粗的铁钉的方法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4、 小明制作了一个电磁铁, 通电后,他用铁钉的钉帽一端接近指南针的南极,指南针被排斥,此时钉帽一端是什么极?答:此时钉帽一端是南极。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5、电磁铁有什么用途?答:开关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电铃,电报机、电动机、收音机、包括音响的喇叭,都用到了电磁铁。6、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我们是根据什么道理找到南北极的?答:电磁铁有南北极。我们可以用小磁针来研究:电磁铁通电后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引,另一端与小磁铁的北极相吸引,这就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根据的道理是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
4、吸的性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第二单元 : 地球的运动复习题一、填空:1、日晷是测定时间的仪器。2、日晷由晷针和晷面两部分组成。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位置自西向东西东,长度由长到短再到长长短长。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5、人看太阳的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角度叫做太阳高度。6、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有公转和自传,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7、 法国科学家傅科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后来人们把傅科实验的装置叫做 “傅科摆” 。8、球围绕着
5、一个假想的轴不停地运动,这个假想轴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9、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不落到地平线以下,一天24 小时都是白天,这种现象叫极昼,反之是极夜。10、春耕秋收和四季的变化有关。11、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形态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12、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24 小时。13、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16、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不变。18、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四季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19、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点受
6、到太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20、春、夏、秋、冬称为四季。气候统计上,一般1月为最冷月, 7 月为最热月。公历3、4、5 月份为春季。21、制定观察计划我们必须有观察目的, 观察对象 , 观察方法 , 并做好观察记录。22、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24、赤道没有四季变化,是因为阳光直射点一直在赤道附近移动,因而赤道温度没有太大的变化。二、问答。1、简述日晷的构造,说说日晷是怎样测定时间的?日晷是由晷针和晷面两部分组成,晷面是石制的,刻有刻度,倾斜的固定在石柱上。晷针是铁或铜的,安在晷面中心与晷面垂直。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人们根据晷针影子在晷面上
7、的位置来确定时间。2、在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答: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黄昏,影子指向东方。一天中,正午的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3、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与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度、气温的变化有啥关系?答:早晨和黄昏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气温高;正午太阳高度大,物体影子短,气温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4、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的生物吗?答:这句话是说人们白天出来耕作劳动,夜晚回去休息。这句话不适合所有的生物,因为还有一些动物白天休息
8、,晚上活动。如刺猬、猫头鹰等。5、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答:由于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一周大约需24 小时;又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就形成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就形成黑夜,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6、太阳东升西落是怎样形成的?答:由于地球每时每刻都在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自转,自转一周大约需24小时,所以一天当中,我们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7、四季变化时怎样形成的?答: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公转一周需1 周年。第三单元 : 显微镜下的世界复习题一、填空1、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一组是目镜,一组是物镜。2、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9、:取镜和安放、对光、调节、观察与记录。3、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4、温暖、潮湿环境下,食物更容易变质。5、肠杆菌是细菌,霉菌是真菌,冠状病毒是病毒,它们与动植物一样,是大自然另外一些生命群体。6、生物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微生物个体微小,构造简单,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而病毒连基本的细胞结构也没有。7、生物几乎无处不在。空气、土壤、水体,人体的皮肤、口腔、胃肠道里都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 土壤是微生物聚集最多的地方。每克肥沃的土壤中大约含有20 亿个微生物。8、细菌、真菌、病毒都是微生物。 我们熟知的微生物有酵母菌、乳酸菌、青霉、大肠杆菌等。9、细菌是靠 分裂
10、 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10、细菌等微生物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 但它们的生长也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11、细菌生长的条件是温暖和潮湿。12、 加强体育锻炼和合理的生活方式, 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 也是预防微生物的侵害 , 保持身体健康的最正确方法。13、微生物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微生物数量大、繁殖快, 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医药等领域, 包括: 发酵饲料、抗生素、疫苗、菌苗、有机酸、有机溶剂、各种氨基酸(任填 3 个)等。14、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有好也有坏。严重威胁人类的许多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痢疾、艾滋病、疟疾、麻疹、细菌性脑膜炎等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2022 年湘教版 小学 科学 年级 下册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