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信息传递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信息传递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信息传递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7 专题十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信息传递1.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2. 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及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5.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并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1 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一、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信息素;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物理沉降、化学分解
2、、微生物分解;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二)知识网络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信息的种类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物理信息光、声、温度、湿度等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化学信息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来源:生物的生命活动行为信息蜜蜂的跳舞、鸟类的求偶炫耀等来源:动物的特殊性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类型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概念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教案目标:考点点拨:本讲难点:本讲重点精选学
3、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2 / 7 (三)疑难解读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成分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体,它们之间的联系除了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那就是信息传递。生物之间交流的信息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它可以把同一物种之间,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意愿”表达给对方,从而在客观上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主要方式有:(1)物理信息包括声、光、颜色等。这些物理信息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比如,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猛兽的吼叫都表达了警告、威胁的意思;萤火
4、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就是传递给当地土蜂和其它昆虫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如酶、生长素、性诱激素等来传递信息。非洲草原上的豺用小便划出自己的领地范围,正是小便中独有的气味警告同类:“小心,别进来,这是我的地盘。”许多动物平常都是分散居住,在繁殖期依靠雌性动物身上发出的特别气息性诱激素聚集到一起繁殖后代。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肉食性”植物也是这样,如生长在我国南方的猪笼草就是利用叶子中脉顶端的“罐子”分泌密汁,来引诱昆虫进行捕食的。(3)营养信息食物和养分的供应状况也是一种信息。老鹰以田鼠为食,田鼠多的地方能够吸引饥饿的老鹰前来捕食。再如,加拿大哈
5、德逊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大皮毛公司,由于地理位置关系,他们收购的多是亚寒带针叶林中动物的皮毛。该公司历年收购皮毛的种类和数量的详尽统计( 见附图 ) 说明了猞猁与雪兔是食物链中上下级的关系,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到猞猁的生存。猞猁数量的减少,也就是雪兔的天敌减少,又促进了雪兔数量的回升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周期性数量的变化。(4)行为信息行为信息是动物为了表达识别、威吓、挑战和传递情况,采用特有的动作行为表达的信息。比如地鵏鸟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蜜蜂可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将食物的位置、路线等信息传递给同伴等。2生态平衡(1)含义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
6、、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着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叫做生态平衡。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遵循着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演变规律,因而形成有层次的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应有如下特征: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动物和植物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构成完整的营养结构,并具有一定的食物链网。生态系统有一种内部的自动调节的能力,以保持自己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平衡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又是一种发展中的平衡。(2)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无论多么强,也总有一定的限度。若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生态
7、平衡破坏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这两类因素往往是共同作用的,人为因素可以导致生态系统的强化。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则是任何生产活动都要放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普遍联系中,放在立体交叉的生态网络中,放在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过程中加以考察;尊重生态系统自身的规律,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朝着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护你想过没有,假如整个生物圈也像“生物圈号”实验室那样,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将面临怎样的命运?这不是杞人忧天。概念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8、 - -第 2 页,共 7 页3 / 7 人类的活动正在改变着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如酸雨、温室效应等。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针对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才能避免自毁家园的恶运。例如,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再比如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三 考点例析例 1 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
9、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问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解读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包括5 个环节,其模型一般 表示为:性外激素的重要作用是引诱异性个体交尾,生产中常 用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降低害虫种群度。植物的开花需要一定时间的光照。分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等。黑光灯可以发出较大剂量的紫外线,杀死一些对紫外线敏感的害虫。D 项中生长素类似物如2,4 D 等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一定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原理是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敏感高浓度时可将其杀死,而对单子叶植物却促进生长。虽然24 一 D 是化学物质,但不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不属于
10、信息传递。答案 D例 2 (2004 年高考上海卷)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解读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 D四自我检测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 ( ) 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2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 (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B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和数量保持不变C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11、动长时间保持不变D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3在一阴湿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4 / 7 A种群 B群落 C食物网 D生态系统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生态平衡,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A物质和能量B食物链和食物网C自动调节平稳能力D分解者5生物圈中占统治地位的成员是()A绿色植物 B各种动物 C人类 D微生物6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A北方寒流长期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信息传递 2022 生物 高考 一轮 复习 生态系统 稳定性 信息 传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