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pdf





《2022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6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作业 1 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指标单位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全年粮食产量万吨46251 45262 45711 43067 46947 48401 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39570 42607 45935 53612 62815 76190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89404 95933 102398 116694 136515 18232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2619 36898 43202 55118 70073 88604说明:百度搜索“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计公报”就可以找到各年的数据(1) 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3)增长速度解答:( 1)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机构单位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有:生产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该
3、产业部门营业盈余(2)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中表现形态。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国内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各部门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由诸生产要素的收入构成的,也就是各部门生产要素收入即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相加之和。从使用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会的最终使用、积累和消费。(3) 增长速度:(182321/89404)1/5-1= 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解答:主要统计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
4、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和全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耗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二、计算分析题1、某企业2003 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32 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4 亿元,向政府缴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 8 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21 亿元。要求计算
5、企业2003 年增加值。解答:分配法(收入法):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32+4+8+21=65(亿元)2、今有某地区2001 年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1)总产出 15000 亿元;(2)最终消费8110 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 亿元,公共消费2510 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 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8 亿元,库存增加24 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 亿元;(4)出口 1200 亿元;(5)进口 1060 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 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 亿元;(8)生产税 610 亿元;(9)生产补贴15 亿元。
6、要求:( 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帐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2 / 16 解答:(1)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 +净出口=8110+2037+(1200-1060 )=10287(亿元)中间消耗 =总产出 GDP=15000-10287=4713 (亿元)营业盈余 =GDP- 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1028714805240( 610-15 )=2972(亿元)(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国内生产
7、总值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总产出 15000 减:中间消耗 4713 总消费 8110 居民消费 5600 公共消费 2510 总投资 2037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018 库存增加 24 贵重物品净获得 3 净出口 140 出口 1200 进口 1060 劳动者报酬 5240 生产税净额 595 生产税 610 减:补贴 15 固定资产折旧 1480 营业盈余 2972 国内生产总值 10287 国内生产总值 10287 3、已知如下我国实际最终消费统计数据资料:单位:亿元年度最终消费额资 本 形 成 总额货 物 和服务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最 终 消费占GDP 的比重( % )资 本 形成占G
8、DP的比重( % )2000 54600.9 32499.8 2240.2 89340.9 61.1 36.4 2001 58927.4 37460.8 2204.7 98592.9 59.8 38.0 2002 62798.5 42304.9 2794.2 107897.6 58.2 39.2 2003 67442.5 51382.7 2686.2 121511.4 55.5 42.3 2004 75439.7 62875.3 4079.2 142394.2 53.0 44.2 2005 要求:( 1)计算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2)计算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4)
9、计算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解答:( 1)GDP= 最终消费额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计算结果见表格。(2)计算结果见表格。由计算结果可知,我国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逐年呈现下降趋势(2000 年除外),表明消费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3)计算结果见表格。由计算结果可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逐渐提高,表明投资的地位有提高的趋势。国民经济 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 参考答案(第四章第六章)一、简答题1、简述收入分配过程的基本内容及其核算的账户组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2 页,共 16 页3 / 16 答: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阶段。收入初次分配阶段自增加值的分配开始,产生各种与生产有关的分配流量,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这些内容被编制成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以收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础,主要记录各种由经常性转移形成的分配流量,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人以及调整后可支配收人,这些构成了收人再分配账户和实物收人分配账户的内容。2、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帐户中“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之间的关系。答: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
11、的收入分配,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记录的是那些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分配流量,包括交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支付给政府的生产税,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因此,收入形成帐户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由此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二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帐户转来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帐户支付中所获取的生产性收入;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
12、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3、根据 2005 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下表并解释相关指标的含义:指标单位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366 2476 2622 2936 3255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7.9 37.7 37.1 37.7 36.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7 46.2 45.6 47.2 45.5 说明:百度搜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就可以找到各年的数据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联合国对其提出的数量界限以
13、其经济意义:解答: 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再分配的结果。从形成过程看,它是各部门原始收入加减该部门应收和应付转移收支后的余额,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最终结果;从去向看,它是各部门当期获得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教材70 页恩格尔系数 =食品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最终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的经济意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会呈现下降的趋势。恩格尔系数常用于衡量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以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状况。联合国标准:该系数在60% 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50%-60% 为勉强度日, 40%-50% 为小康水平, 20%-40% 为富裕, 20% 以下为最富裕
14、 。二、计算分析题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680 亿元,支付劳动报酬256 亿元,上缴生产税85 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6 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42 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38 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7 亿元,支援灾区捐款3 亿元,上缴所得税43 亿元。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帐户。解答:总营业盈余=增加值 - 劳动报酬 - 生产税净额 =680-256- (85-6 )=345(亿元)原始收入总额 =总营业盈余 +财产收入净额 =345+(38-42 )=341(亿元)可支
15、配总收入 =原始收入总额 +经常转移收入净额=341+(0-7-3-43 )=288(亿元)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帐户如下(单位:亿元):收入形成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劳动报酬 256 生产税净额 79 总营业盈余 345 总增加值 680 合计 680 合计 68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4 / 16 原始收入分配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财产收入 42 原始收入总额 341 总营业盈余 345 财产收入 38 合计 383 合计 383 收入再分配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 53 所得税
16、 43 社会福利 7 捐 款 3 可支配总收入 288 原始收入总额 341 合计 341 合计 341 2、(1) 根据 2005 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2002 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表。2004 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2271.84 590.88 388.68 430.08 626.04 902.28 624.36 195.84 (2)解释并计算相关指标: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消费率恩格尔系数解答:( 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为:2271.84+590.88+388.68+430
17、.08+626.04+902.28+624.36+195.84=6030(元) (2)消费率为: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人均可支配收入=6030/7703=78.28% (3)恩格尔系数为:人均食品支出/ 人均消费性支出 =2271.84/6030=37.7% 3、假设某一核算期某国各机构部门与国外未发生资本转移,在该核算期内,各机构部门所发生的全部资本转移工程如下:政府部门共征得赠予税89 亿元,同时政府部门对其他机构部门拨付的固定资产款项和实物合计562 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收入为368 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375亿元;企业部门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支出共计455 亿元;住户
18、部门未发生任何资本转移收入与支出。请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企业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及净额。解答:根据题目中的资料可知,政府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为89 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562 亿元。则根据资本转移工程的平衡关系有,各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总和等于资本转移支出总和。即 89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368562455375 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56245537589368935(亿元)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净额935-455 480(亿元)4、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 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 350 亿元,向保险机构缴280亿元。计算:( 1)
19、居民储蓄额(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解答:(1)居民储蓄额 =可支配收入总消费=68004950=1850(亿元)(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非金融投资=1850+08001050(亿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5 / 16 (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存款+股票 +保险)净金融投资额=(860350280) 1050440(亿元)(4)账户: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
20、最终消费支出 4950 可支配总收入 6800 总储蓄 1850 合计 6800 合计 6800 居民部门资本账户单位:亿元资产 变 化负债和净值变化资本形成 800 总储蓄 1850 净贷出( +)/净借入( - )1050 合计 1850 合计 1850 金融帐户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银行存款 860 股票和债务 350 保险 280 负债 440 净金融投资额 1050 合计 1490 合计 1490 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金融账户解释了资本账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5、设有如下资料(单位:亿元):有形资产4000,非金融无形资产40
21、0,金融资产320,对外金融负债360。计算国民资产负债总额。解答:利用第六章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的资产平衡关系中的“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 - 金融负债 =净值”计算。在 国民经济 (全国合计)中,净值即国民资产负债总额。计算为:国民资产负债总额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对外金融负债(有形资产非金融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净额40004003203604360(亿元)期中测验下面是我国2000-2004 年国民经济 统计数据,试按题目的要求进行计算和分析。单位 : 亿元年份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底总人口数工业建筑业交 通 运 输仓 储 邮 电通信业批 发 和 零 售 贸易餐饮业(万
22、人)2000 88254 14628.2 44935.3 39047.3 5888 29904.6 5408.6 7316 126743 2001 95727.9 15411.8 48750 42374.6 6375 33153 5968.3 7918.8 127627 2002 103553.6 16117.3 52980.2 45975.2 7005.4 36074.8 6240.3 8476.7 128453 2003 116741.2 16928.1 61274.1 53092.9 8181.3 39188.0 6644.3 9238.4 129227 2004 136584.3 20
23、768.1 72387.2 62815.1 9572.1 43720.6 7694.2 10098.5 12998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根据给出的统计数据,计算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并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是由哪些生产成果组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6 / 16 (2)根据给出的统计数据,计算各年度的国外净要素收入并作出分析。(3)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有何不同。(5)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和国外净要素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6)结合我国近年经济建设的情
24、况,计算2000-2004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并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及各产业增加值结构的变化及特点。解答:年份国民生产总值年底总人口数(万人)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 国外净要素收入( 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元/ 人) 第一产业比重 (%)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2000 88254.0 126743 89468.1 -1214.1 7059.0 16.4 50.2 33.4 2001 95727.9 127627 97314.8 -1586.9 7624.9 15.8 50.1 34.1 2002 103553.6 128453 105172.3 -161
25、8.7 8187.6 15.3 50.4 34.3 2003 116603.2 129227 117251.9 -648.7 9073.3 14.6 52.3 33.2 2004 136584.3 129988 136875.9 -291.6 10529.9 15.2 53.0 31.8 (1)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各年度结果如上表。国内生产总值具体包括的生产成果有: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2)2000-2004 年国外净要素收入均为负值,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即我国公民在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小于外国公民在我国获得的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2 电大 国民 经济核算 形成 考核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