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13-2014 学年度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 人类的居住地 - 聚落学校 :_ 姓名: _班级: _考号: _ 一、选择题1一位外国友人,身穿白色长袍,手拿一本古兰经,用阿拉伯语与人交流。你推测他最可能来自A印度 B日本 C澳大利亚 D埃及2日常生活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下列现象与当地环境不相适宜的是()A、阿拉伯人穿白色长袍,戴头巾 B、荷兰大力发展风力发电C、因纽特人住在冰屋 D、我国南方地区大力推广小麦种植3以下做法中,使空气质量降低的是()。A公园扩大了绿地面积 B汽车增多,尾气的排放量增多C合理安排农贸市场 D城市道路拓宽4下列地点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A、
2、水源充足的地方B、交通不便的地方C、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5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比乡村聚落()A、规模小B、建筑物大C、道路稀小 D 、建筑物密集6下列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开发和保护的不同观点,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A、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住房紧张,古民居用地太大,干脆全部拆掉B、古民居是北京建筑风格的代表,要完整的保护下来C、若其中有一座房子太旧,可以把它们拆了再照原样重建D、可以对其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加入新的功能。7下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A B C D读某地区聚落示意图, 回答以
3、下小题。8甲聚落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该类聚落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村庄 B集镇 C乡村 D城市9该地区的聚落中,建有多座尖顶的宗教建筑物“教堂”,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且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试判断该地区可能地处A非洲南部 B亚洲东部C欧洲西部 D非洲北部读图“聚落景观图片”,完成以下小题。10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A甲B乙C丙D丁11与丁聚落比较,乙聚落的A居民全部从事海洋渔业B房屋更集中密集C交通经常堵塞D大气污染非常严重12如下
4、图所示,形成我国两个地区屋顶建筑形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B降水C温度D日照根据下图所示区域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回答以下小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3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其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B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C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D里海及其沿岸地区14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下列属于该地区传统民居的描述是A高脚屋凉爽、防潮 B墙厚窗小防晒又凉快C轻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防震 D窑洞冬暖夏凉15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A 城市和乡村 B 场所和乡村 C 村庄和
5、场所 D 集镇和工厂16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白色长袍多,而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适应A、炎热的沙漠气候B 、潮湿多雨的气候C、伊斯兰教的审美观D 、艰辛的居民生活17下图表示的是下列哪一种宗教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18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A.山地崎岖B.土壤肥沃、适于耕作C.地形平坦D.交通便利19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幅图中反映湿热环境特点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下列有关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 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B. 人类
6、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C.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聚落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D. 聚落多建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21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看作圣地的是A、麦加 B、贝鲁特 C、耶路撒冷 D、大马士革22聚居在高脚屋的居民是()A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B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C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D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23位于亚洲西部的人类文明发祥地是()A印度河流域 B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C尼罗河三角洲 D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24美洲原住的居民绝大部分是A因纽特人 B白种人C印第安人 D黑种人25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俗语说明了影响人们最为深刻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
7、 B自然环境 C生活习惯 D文化传统26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是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交通闭塞,通讯不畅D.人口稀少,资源丰富27下图所示的情况容易发生某种自然灾害,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哪个选项所代表的地方是安全的? A B C D以上都不安全28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不包括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南地区29下列哪项是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的工作()A渔业 B畜牧业 C耕作业 D服务
8、业30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区是( ) A高原山地 B 热带雨林 C沙漠戈壁 D冲积平原31广州特有、 最富岭南地方特色的古老传统民居, 是西关大屋以及骑楼建筑. 恩宁路是西关骑楼建筑的精髓. 近日 , 拥有百年历史、记载着广州老西关文化的恩宁路已经开始拆迁. 以下是广州城市建设中关于西关特色建筑的不同观点和做法, 请选出最为合理的选项( ) A西关骑楼是广州居民建筑的代表, 要完整地保护下来B随着城市的发展, 旧城区建筑日久失修, 西关骑楼变得残旧、混乱, 干脆全部拆掉, 盖新楼房算了C有些西关大屋老旧了, 开发者可以把它们拆了再照原样重建D对西关骑楼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 又不破坏原有风
9、貌的合理改造32东南亚的乡村常见高架屋,下屋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这样的房屋主要是为了:A通风透气,避免潮湿B为了节省土地和资源C充分利用当地的树木、竹子D为了躲避传染病侵袭33小明到西双版纳后,可能看到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风情是 ( ) 孔雀舞和泼水节造型优美的清真寺傣家竹楼和亚洲象高大挺拔的望天树A B C D34在年降水量不足250 毫米、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灌溉农业。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读图回答下题。图中所示地区不属于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是:A甲 B 乙 C 丙 D丁36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的房子是A冰屋 B窑洞 C竹楼 D
10、平顶房37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是A乡村和工厂 B 牧场和城市 C城市和乡村 D牧区和林区38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A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C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9图中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甲 B乙C丙 D丁40下列地区的居民因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的是A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B 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C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D 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二、填空题41聚落和聚落是两种基本的
11、聚落类型。连线题42将下列地区与对应的民居相连:北京竹楼贵州、湘西碉房黄土高原蒙古包云南窑洞西藏四合院内蒙古自治区吊脚楼43将下列省份与对应的旅游景点连线:陕西布达拉宫山东苏州园林河南丽江古城江苏龙门石窟西藏泰山云南秦始皇兵马俑坑六、综合题45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有利于 B、 C 、 D三聚落发展的共同因素是:靠近, 利于和;地形以为主。(2) 四个聚落中, 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地, 主要是因为那里地形,水源,便利。精
12、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参考答案1D 【解析】试题分析:埃及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通用阿拉伯语;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 当地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为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居民多喜欢穿白色的长袍故选D. 考点:人民的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D 【解析】试题分析:阿拉 伯 人 居 住 地 区 的 主 要 气 候 特 征 是 终 年 高 温 少 雨 , 穿 白 色 长 袍 , 戴头 巾 是 为 了 反 射 阳 光 ,避 免 阳 光 照 射 ;荷 兰 地 处 大 西 洋 沿 岸
13、,风 力 资 源 丰 富 ,可大 力 发 展 风 力 发 电 ;因 纽 特 人 聚 居 区 位 于 寒 带 地 区 ,气 候 寒 冷 ,冰 层 广 布 ,易 于取 材 ,墙 体 厚 ,利 于 保 持 室 内 温 度 ,所 以 建 造 了 冰 屋 居 住 ;我 国 南 方 地 区 的 气 候是 亚 热 带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降 水 丰 富 ,雨 热 同 期 ,特 别 适 合 水 稻 的 生 长 ,故 选 D考点:本题考查聚落与环境的关系3B 【解析】试题分析: 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中
14、表示的汽车增多,尾气排放增多,是空气质量下降。考点:空气质量4B 【解析】试题分析: 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聚落的位置、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形态都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交通不便,会限制经济的发展,影响人口的分布和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考点: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5D 【解析】试题分析: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
15、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考点:本题考查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6D 【解析】 A 选项只是顾及了城市的发展、B 选项只顾及了保护、C 选项已经是完全破坏了古建筑, ABC三选项都不够全面,只有D选项是体现了发展和保护并存的原则。试题分析:考点:本题考查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7A 【解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处是山地,地形崎岖的山地,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其余地地形平坦,沿河,沿海分布,交通便利,有利于聚落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
16、,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考点:本题考查聚落的形成。8D。9C。【解析】8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场所,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这种聚落属于城市。【小题 2】从题中描述的宗教建筑物判断,该宗教是基督教,它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大洋洲。 非洲北部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亚洲东部以信仰佛教为主,欧洲西部以信仰基督教为主,非洲南部以信仰原始宗教为主,所以该地区可能地处欧洲西部,选C。考点 ; 聚落的分类,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10 C 11 B 【解析】10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
17、地。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 网线密集, 人口密度大, 商店学校较多。丙聚落道路宽广,车流量大,为城市聚落。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1根据图示: 乙、丁聚落都为乡村聚落。但是乙聚落房屋更为密集,丁聚落房屋较为分散;图中未体现有海洋;乡村距离大气污染程度轻,空气质量好。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12 B 【解析】 民居特点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富, 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和架高的方式,既隔热又便于
18、雨水的排泄;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房屋建筑不用考虑排水,屋顶多以平顶房为主,由于冬季严寒,房屋墙体较厚注重了防寒保温,可见我国传统居民建筑呈现“南尖北平”的特点,其影响主要是降水的因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3 B 14 B 【解析】13根据图示: 该地区包括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地区,为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4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该地区为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
19、干燥, 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传统民居墙厚窗小,即防晒又凉快。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5 A 【解析】试题分析: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称为聚落,聚落可分为两大类乡村和城市。故选。考点:聚落的主要形式。点评:由于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的景观有较大差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房屋道路修筑情况商店的多少学校的多少医院的多少有 无家田有 无果园有 无鱼塘自然景观改变大小密集度高度乡村小小稀疏少少少有有有小城市大大密集多多多无无无大16 A 【解析】试题分析: 阿拉伯国家位于西亚和
20、北非地区,是属于热带地区,夏季很长, 春秋冬三季很短,而白色利于白天对太阳光的反射和便于散热。阿拉伯长袍的特点是宽大,能遮住全身, 避免太阳直射。 因此沙特阿拉伯人选择长袍作为主要服饰,就是为了适应终年少雨炎热的沙漠气候。考点:气候与生活习惯。点评:由于人们所处的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 各民族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的不一样,在建筑风格、饮食习惯、穿着服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17 B 【解析】试题分析:图上人物的服饰:身穿白色的长袍,头戴白巾;长方形的寺门,葱头形的尖拱,建筑恰如一支兀立苍穹的巨大蜡烛。这些特点都是伊斯兰教的特点。故选B。考点:三大宗教。点评: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建筑特点、主要
21、分布地区:宗教发源地区经典宗教建筑及特点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亚洲的西部圣经教堂:高高耸立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古兰经清真寺:星月照应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古印度佛经庙宇:金碧辉煌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18 A 【解析】试题分析:聚落多形成于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这些地区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所以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山地崎岖,选A。考点:聚落与环境。点评: 聚落分布规律: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19 D 【解析】试题分析: A为冰屋,位于北
22、极地区,气候严寒,B为窑洞,适合黄土的特征,C为蒙古包,适合迁移的游牧生活,D为竹楼,适合湿热环境。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知识。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聚落的两种形式:乡村和城市; 世界上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聚落的作用: 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 渔村、 林场等等, 分别从事着农耕、放牧、养鱼和林业。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大多在地势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环境。东南亚的高架屋:适应全年炎热多雨的湿热气候;西亚村庄的住房墙厚窗小:适应热带沙漠地区炎热的气候;因纽特人的冰屋:适应
23、北极地区寒冷的气候;黄土高原的窑洞:适应黄土的性质和冬冷夏热、降水较少的温带气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 C 【解析】试题分析: 聚落是指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比如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聚落多建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聚落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所以C为正确选项。考点:本题考查聚落发展过程中的特点。点评: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居住在乡村、有的居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中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2022 年中 地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人类 居住 聚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