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2.pdf





《2022年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2.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第一单元先秦文学一、 诗经二、历史散文三、诸子散文四、 楚辞诗经一、概说 1 诗集的编纂与传播作品数量: 305篇时间跨度: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6百年间。四家诗:汉朝传授的齐诗、鲁诗、韩诗(今文经学) 、毛诗(古文学派) 2 作品的分类和内容六义:风、雅、颂(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赋、比、兴(按表现方法的不同分)风,带有地方色彩的乐调。风诗 160篇,采自 15个地方,多为东周的民歌。作品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民俗风情,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雅,周王朝的正声乐章。雅诗 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多为京畿官民所作。作品大都产生于西周后期,较多政治讽谕诗。颂
2、,宗庙祭祀的乐曲。颂诗 40篇,有周颂、鲁颂、商颂。作品主要是对统治者歌功颂德。赋,对事或物直接的叙述、描写。比,各种形象的比喻。兴,用在一首或一章的开头,咏眼前的景物以抒心中的情思,类似联想,也兼有比喻义和象征义,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二、作品特点 1 秦风蒹葭怀人诗重章叠句 2 卫风氓弃妇诗叙事艺术: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安排跌宕叙述结构完整三、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1 奠定了中国文学的 现实主义 传统 2 奠定了中国抒情文学发达的基础历史散文 (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一、概说1史书的分类左史记言:尚书国语右史记事:春秋左传战国策记述体例:编年体和国别体 2 历史散文的勃兴社会剧变,政治现实需要历史
3、借鉴。文化下移,私人著述活跃。二、左传 1 史学价值中国第一部私修的编年体史书(原称左氏春秋,全称春秋左氏传)。记载详实,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春秋时代的社会面貌。 2 文学特性中国第一部叙事性的长篇著述,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叙事周详曲折。情节细致生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语言简洁精炼。 3 对后世的影响为史传文学开拓路子为散文创作树立典范为戏剧小说提供养料诸子散文 (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一、概说 1 诸子散文的勃兴士阶层的出现,形成各个学派。社会的剧变,导
4、致百家争鸣。 2 诸子散文的发展第一阶段春秋至战国初期,简单的语录体论语老子第二阶段战国中期,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孟子庄子第三阶段战国后期,发展为成熟的论说体荀子韩非子二、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1内容要点:辩论双方的观点农家:与民并耕而治孟子:大人劳心,小人劳力。孟子从三个方面批判农家的观点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国家治理的必要性事物性质的差异性 2 艺术特点:说理严密。讲究类比推理,又层层论证,很有逻辑力量。气势充溢。感情激越,又多用排比句式,读之有一种波澜壮阔的美感。语言雄肆。雄辨滔滔,辞锋犀利而又酣畅淋漓,行文似一气呵成。楚辞 (九歌湘夫人)一、概说 1 楚辞的产生物产丰饶、山川迷蒙的地理环境相信
5、鬼神、重视祭祀的风间习俗句式较长、声韵悠扬的南方乐歌 2 楚辞的特征形式介于诗、文之间(不合乐,但押韵而有强烈的节奏感)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二、屈原主要作品的内容 1 离骚,前半部分反复倾诉对现实的忧愤,后半部分通过神游天国,展现作者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最后以死来完成对祖国、对自己人格的忠诚。 2 天问,对宇宙自然、社会历史、神话传说等一连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表现出怀疑传统的大胆精神,探索真理的强烈追求。 3 九章,后人辑录的一组作品,片断式地记录一时一地的流放生活和思想感情,风格比较朴实。 4 九歌,根据楚地民间祭歌改写而成,共11篇,充满楚文化所保留的神话
6、色彩,以神灵的形象表现人的情感。三、艺术成就及影响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瑰奇的比兴。华美的语言。诗经开创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特别是“国风”中的民歌)楚辞开创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是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风骚”共同构成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第二单元:汉代文学一、乐府民歌二、古诗十九首三、 史记乐府民歌 ( 孤儿行 )一、乐府诗的特点乐府:朝廷掌管音乐的机构。乐府诗:乐府采来配曲演唱的歌辞。乐府民歌:乐府诗中采自民间的歌辞。乐府诗集 :宋人郭茂倩编的
7、最完备的乐府诗歌总集,汉乐府大都保存在其中“相和歌辞”一类。二、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1 自由多样的形式 2 质朴自然的风格 3 生动的叙事手法无名氏古诗 ( 行行重行行 )一、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都是东汉末年游宦洛阳的失意文人,作品主要抒写失志伤时、相思离别,并以人生短暂为主旋律,体现了人的觉醒。二、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1 抒情伤感,真切动人。 2 托物寄情,委婉含蓄。 3 语言自然,浅近隽永。史记 (李将军列传)一、概说 1 史记的史学价值“史家之绝唱”体制的创新:“纪传体”的叙述框架(本纪、世家、列传、书、表)识见的高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实录的
8、精神:“不虚美,不隐恶” 2 史记的文学精神“无韵之离骚”推崇屈原的人格品质和文学成就发愤著书以抒写内心郁结的情怀充满批判现实的精神。二、艺术成就 1 特点丰富多采的人物形象。生动有致的叙事方式。变化自然的语言艺术。 2 影响奠定了传记文学的基础。沾溉了戏曲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散文写作的典范。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文学一、诗:曹操、陶渊明、谢朓二、赋:王粲登楼赋三、文:李密陈情表诗一、建安诗歌 1 中国文学自觉的时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开始有质的突破,
9、文学受到普遍重视。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集团,刺激了文学的兴盛。诗歌创作以五言为主,致力于人的表现,美的创造。2 建安风骨一种感情表现鲜明爽朗、语言表达质朴有力的审美风格。 3. 代表诗人: “三曹”和“七子”。代表诗人是 曹植。其诗前期多表现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后期多表现备遭迫害的人生苦闷,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最有风骨的是 曹操。其诗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直率古朴,又气韵沉雄,显示出一个乱世英雄慷慨悲凉的个性特色。短歌行思想内容:抒发思贤若渴之情,表现一统天下之志。艺术特点:慷慨悲歌,直抒胸臆。音情顿挫,质朴有力。二、陶渊明(读山海经之十“精卫
10、衔微木” ) 。 1 田园诗人的一面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找自己生命的寄托和归宿,并用诗歌咏委运自然的生活,创造出一种冲淡平和、萧散清远的风格,具有返朴归真的自然美。 2 “金刚怒目”的一面陶渊明也在诗中表现自己壮怀成空的悲凉, 读山海经之类的诗激荡着一股不平之气,可见他雄心未泯,并没有真正忘怀一切。三、新体诗和谢朓 1 南北朝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元嘉时代,新的山水题材,新的表现手法,追求辞藻美。永明时代,进而讲究声韵美,提出“声律说” ,并将声律与对偶结合起来,形成新体诗。 新体诗有以下三个特点,为唐代近体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诗歌平仄交替的声律。对偶工整的诗句。长短适中的篇幅2 代表诗人谢朓擅写山水诗
11、,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相比,画面敷色较淡,而诗情更浓,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在风格上也由富丽精工转向清新秀逸,开了新风气。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思想内容:去国怀乡的伤感。艺术特点:写景之美,抒情之悲,两相交融。体现了新体诗的特点。赋一、建安赋风的变化和汉代以苑猎、京都两大题材为主的体物大赋相比,建安赋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而成为抒情小赋。在题材上 ,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在体制上 ,篇幅短小成为主要形式。在风格上 ,大大增强了抒情的成分。 二、王粲登楼赋思想内容:思乡及怀才不遇的苦闷艺术特点:变化灵动的写景真切动人的抒情文一、魏晋文章的骈化东汉以来,文章写作因在修辞上大量运用对偶句,开始出现骈化的倾向, 至
12、魏晋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骈文在艺术上崇尚雅丽,多用典故,铺排辞藻,讲究声律。二、李密陈情表思想内容:上陈辞不应诏的情理。艺术特点:言孝在情在理,情以动人,理以服人。行文时骈时散,骈而整丽,散而流畅。第四单元:唐代文学一、初唐诗歌:陈子昂、张若虚二、盛唐诗歌: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李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三、中唐诗歌:杜甫、元白诗派、韩孟诗派四、晚唐诗歌:杜牧、李商隐五、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初唐诗歌一、唐诗兴盛的原因 1 经济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2 政
13、治开放,科举使中下层文人崛起于社会。 3 思想自由,儒、道、佛兼容并蓄。 4 文化融合,扩大了文人的视野。二、初唐健康诗风的确立 1 “初唐四杰”,以激昂的情调和刚健的气息挑战宫廷文学,同时在诗歌形式上也努力开拓创新。 2 陈子昂, 提倡恢复汉魏风骨,明朗刚健地表现对社会人生的强烈关怀,开盛唐诗歌的风骨峻爽。 3 张若虚,在诗中歌唱青春,感悟人生,情深韵长,开盛唐诗歌的兴象玲珑。春江花月夜:完成了宫体诗的自赎清丽的画意浓郁的诗情深邃的哲理盛唐诗歌一、盛唐气象 1 唐朝社会的全盛时代2唐诗发展的全盛时期3盛唐气象:时代精神在诗歌中的体现。雄浑壮丽、阔大开朗的境界。浪漫热烈之情和清水芙蓉之美的交织
14、。二、山水田园诗派 1 山水田园诗的兴起繁荣的社会经济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文人隐逸田园、悠游山水,作为拥抱生活的一种方式。 2 孟浩然最早大力写作山水田园诗,擅五律,风格清湛。临洞庭湖上张丞相作为干谒诗:委婉得体作为山水诗:风骨兴象兼备。3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成就最高, 既能大笔挥洒, 又善精细刻画, 特别擅长表现大自然中生机充盈的宁静。多才多艺,在诗歌创作上也兼善各体诗。山居秋暝诗情:向往隐逸,传达诗人对自然的微妙感受。画意:虚实远近的布局、空间的层次感、色彩的搭配、清新明净的语言。三、边塞诗派 1 边塞诗盛行的原因战争的频繁。文人的功业理想。社会对战争带来的问题的深切关注。 2 边塞诗人的创作
15、诗人:有王之涣、王昌龄、崔颢、李颀等,代表诗人为高适、岑参。作品:或抒发自己的立功壮志, 或描写将士的英雄气概, 或批评统治者穷兵黩武, 或表现征夫思妇相思之情。 3 岑参多年的边塞生活经历,又性格好奇,想象力丰富,充满积极乐观的浪漫精神,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开拓了边塞诗的新境界。擅长七古。走马川行思想内容:送人出征之作。艺术特点:意奇:构思布局,一路想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语奇:描述形容,不同凡响。韵奇:句句用韵,三句一转。四、李白浪漫的性格,浪漫的诗篇,将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2022 年中 古代文学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