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时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时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时教案 .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AZX 的含义;2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过程:提出问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引导学生复习初中学过的对原子的认识。)原子的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原子的特点:小;永远做无规则运动;整体不显电性;可数的原子核的构成:质子、中子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为1;电子质量非常小。质子、中
2、子、电子的电性: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板书 一、原子核1原子结构质子原子核原子中子电子提问 原子不显电性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讨论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所带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板书 原子核中质子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讲解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原子核内质子数目与核外电子数目应该是相等的。板书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讲解 而核内质子数又称为核电荷数,从字面上理解即可,即原子核内所带电荷数目。板书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讲解 这个等式成立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呢?(讨论)板书 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
3、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讲解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1 加起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所得数值称为原子的质量数。因此可以用下面式子进行计算:板书 质量数( A)质子数(Z)中子数(N)归纳小结 如果用XAZ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 的原子, 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数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原子核质子Z 个完成板书 原子(XAZ)中子(AZ)个核外电子Z 个注意几个问题:1对原子结构模型的理解原子所占的空间
4、几乎是电子运动的区域,原子核的大小可忽略不计。2元素的质量数A、质子数Z 、离子的电荷数及电荷符号和原子的个数可分别在元素符号的四个角上标明,例如:168O2216质量数8质子数2氧原子个数(2)离子的电荷数及电荷符号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一定不等C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但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2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可说明()A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B一定是同一种元素C一定不是同一种元素D核外电子个数一定相等3和 Na+离子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ANH4
5、+BF-CH2O DNH3 4某元素B 的核电荷数为Z。已知 Bn-Am+的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 元素的原子序数用 Z、n、m 来表示,应为()AZ+m-m BZ-n+m CZ-n-m DZ+m+n5下列微粒中,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的是()A18O;12C;26Mg;40K;40CaABC只有D6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AOH-和 NH4+ BH2O 和 NH2 CF-和 OH- DO2-和 NH4+7用XAZ表示原子:(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2)阳离子的中子数,AXn+共有 x 个电子,则N= (3)阴离子的中子数,AXn-共有 x 个电子,则N= (4)中
6、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12C16O2分子中, N= (5) A2-原子核内有x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 则 ng A2-离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有若干克某金属XAZ,含中子总数为3.5 6.02 1023,同质量的该今年属和足量的稀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酸反应共有0.2mol 电子发生转移,生成6.02 1022个阳离子ZAXn,这些阳离子共有3.0 6.02 1023个质子,求Z、n 和 A 值。作业 P95 页 一、 1 二、 1、 2 原子结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
7、识目标:1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和常识。2理解电子云的描述和本质。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类比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过程:引言 我们已经知道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的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子一 ,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的运动有何不同?我们又怎样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呢?下面我们就了解有关核外电子的状况。板书 二、核外电子运动特征讨论 宏观物体的运动的特征。总
8、结 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及运动的速度;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讨论 微观粒子(电子)的特征:总结 A电子的质量很小,电子的运动速度很大,核外电子的运动范围很小(相对于宏观物体而言);B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也不能描画出它的轨迹(测不准原理)讨论 根据我刚才介绍的情况,请问核外电子运动有什么显著特征呢?(引导学生讨论)讲解 例如以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为例:我们只能指出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大小 几率(电子云)为了
9、便于理解,我们用假想的给氢原子照相的比喻来加以说明。我们知道,氢原子核外有1 个电子。为了在一瞬间找到电子在氢原子核外的确定位置,我们假想有一架特殊的照相机,可以用它来给氢原子照相(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先给某个氢原子拍五张照片,得到如图5-2 所示的不同的图像。图上表示原子核,小黑点表示电子。然后继续给氢原子拍照,拍上近万张,并将这些照片对比研究,这样,我们就获得一个印象:电子好像是在氢原子核外作毫无规律的运动,一会儿在这里出现,一会儿在那里出现。如果我们将这些照片叠印,就会看到如图5-3 所示的图像。图像说明,对氢原子的照片叠印张数越多,就越能使人形成一团电子云雾笼罩原子核的印象。氢原子核
10、外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处密度越大,在离核越远处密度越小。也就是说,在离核越近处单位体积的空间中电子出现的机会越多,离核越远处单位体积的空间中电子出现的机会越少。板书 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电子云”。注意:(1)图中的每个小黑点并不代表一个电子,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的多少。(2) “电子云”是核外电子运动的一种形象化表示。板书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研究下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的情况层序数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11、能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生填写: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 L M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板书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由内向外按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第n 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层电子数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 L M N O P 2 氦He 2 10 氖Ne 2 8 18 氩Ar 2 8 8 36 氪Kr 2 8 18 8 54 氙Xe 2 8 18 18
12、 8 86 氡Rn 2 8 18 32 18 8 1.根据上表和在初中学习的部分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讨论核电荷数 1 20 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形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并将讨论的结果分别填入下表中. 讨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8。 (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 个) 。次外层电子数18,倒数第三层电子数32。板书 3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 个电子( He 为 2)处于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它物
13、质发生化学反应。 非金属性与金属性(一般规律):电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元素性质金属元素4 易得非金属性练习 1某原子共有5 个电子层,则其O 层可容纳电子个, N 层可容纳电子个。2以下有关电子云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子云示意图的小黑点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B电子云示意图中的每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C小黑点表示电子,黑点愈多核附近的电子就愈多D小黑点表示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的轨道3现有四种元素A、 B、C、D,已知 A离子核外有18 个电子;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D 原子核外电子数多2 个, B 原子比 D 原子多 2 个电子层; D+离子核外没有电子;C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比
14、B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多5 个。写出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画出C 和 D 原子及 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4 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 和 193 的同位素,而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是()A3961 B61 39 C11 D3911 5有几个单核微粒,每个微粒的质子数、电子数都分别相同,它们一定是()A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B同种核素C互为同位素D质量数相同的离子6 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 和 193 的同位素,而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是()A3961 B61 39 C11 D3911 作业 P9
15、5 页一、二、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2.根据第 n 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的规律, 请你检验你所判断的K、L、M层最多能容 光焕发 纳的电子数据是否符合这一规律。讨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二、能力目标:通过自学、思考、对比、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原子的核外电子
16、排布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 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 归纳法、诱导探究法、练习法、实验启发等 引入 从前面我们所学的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知识知道,核电荷数不同的碱金属之间及卤族元素之间,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那么,在其他的核电荷数不同的元素之间,是否也存在着某种关系或规律呢?这就是本节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讲解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不同的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对其进行编号,这种编号又叫原子序数。显然,原子序数在数值上是与这种原子的核电荷数相等的。 板书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下面,我们以核电荷数为118
17、 的元素作为例,从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我们把核电荷数从118 的元素按课本P97 页表 5-5 排列。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 1 1 2 2 310 11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变化 讲述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从1 个递增到8 个的情况 (H、He除外 ) ,这种周而复始的重现( 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 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周期性。这就如同我们一年一年的四季更替及生活中的每天都是24 小时一样。因此,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这种规
18、律性变化,我们 板书 :一、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过渡 元素的性质是与构成元素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的。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其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那么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1根据表5-5,你认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呈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将讨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讨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径会不会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一样呈现周期性变化呢?下面,我们根据118设问 讲解并板书 1当电子层数及核电荷数均不
19、同时,电子层数越多的,半径越大。如Na 与 K。2当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的,半径越小。如Na 与 Mg3当核电荷数相同,电子层数也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的,半径越大。如Cl 与 Cl-。练习 请大家根据以上结论,判断下列粒子的半径大小。(1)F Cl (2)Cl S P (3)Na+Mg2+Al3+(4)Cl-S2-设问 请大家把自己的推测结果与课本P97表 55 中有关原子半径的实测值相比较,看变化趋势是否一致?答 讲述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39 号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是由大到小的,到1117讲解并板书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注意:原子半
20、径最小的是氢原子。说明 在表 55 中,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并未列出,这是由于其原子半径的测定与相过渡 从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结构呈周期性变化, 那么, 元素的性质是否也会有周期性的变化呢?我们从元素的化合价(一种元素的原子在和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和金属性与非金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变化3 9 0152nm 0。071nm 大小1117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的变化。2根据表5-5,你认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稀有气体元素暂不考虑)?将讨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并与P99 图5-5 对
21、照。讨论3根据表5-5,你认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将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中。讨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原子序数化合价的变化12 +1 0 310 +1 +5 -4 -1 0 1118 结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的变化。讲述 对于稀有气体元素,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通常状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0。设问 答 原子序数为12 时,化合价从 +1 下降到 0;原子序数为39 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
22、高正价从+1 到+5,最低负价从 -4 到-1;原子序数为1117 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高正价从+1 到+7,最低负价从-4 到-1。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板书 三、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注意:金属无负价,O、F 无正价;一般,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一般,最高正价存在于氧化物及酸根,最低负价通常存在于氢化物中。参考练习 1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大于1 的是()AKKBMgCaCSPDClCl2已知 X、Y 均为 118 号之间的元素,X、Y 可形成化合物X2Y 和 X2Y2,又知 Y 的原子序数小于 X 的原子序数,则两种元素的原
23、子序数之和为()A19 B18 C27 D93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原子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4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锂B钠C氟D氯5下列各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小的是()ALiI BLiF CNaCl DKBr 6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AMg 、Ca、K、Na BS2-、Cl-、 K+、Na+CBr-、 Br、Cl、S D Na+、 Al3+、Cl-、F-7Y 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 元素与 M 元素形成离子化
24、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KCl BNa2S CNa2O DK2S 作业: P103 一 2、 3 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氢氧化物的概念。2元素金属性周期性变化。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能力目标:通过自学、思考、对比、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元素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
25、元素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教学方法 :归纳法、诱导探究法、练习法、实验启发等教学过程:引入 从上节课讨论中,我们认识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周期性的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那么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也将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板书 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小结 金属性的判断: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单质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非金属性的判断: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讲述 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课时教案 2022 物质 结构 元素周期律 课时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