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传染病学总(56页).doc
《家畜传染病学总(5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传染病学总(56页).doc(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家畜传染病学总-第 55 页兽医传染病学v 定义:是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是兽医科学的重要临床学科之一。研究内容:v 总论部分家畜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以及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性措施。v 各论部分各种畜禽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措施等。分类:据病原微生物种类: 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其他传染病据畜禽的种别: 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 牛、羊、猪、犬、马、兔、猫、禽等传染病据病变器官: 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生殖道传染病家畜传染病的学习方法v 学习应具备的基础:兽医微生
2、物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病理学、兽医流行病学、兽医免疫学、兽医药理学等。v 学习方法:教材的理论学习、总结分类、临床实践第一章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v 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v 感染的类型v 传染病的发展阶段v 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v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v 流行过程发展的某些规律v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一节 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v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感染。v 感染梯度: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临床表现称为感染梯度 。v 传染病:凡
3、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v 传染病的特点1. 由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引起;2.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 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 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 5. 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第二节 感染的类型v 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均属于这种类型) 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例如 :猪 肺疫、马腺疫等)。v 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 感染:单纯感染:由一种
4、病员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例:慢性猪瘟经常继发感染猪副伤寒、猪肺疫等。)v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显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如鸡新城疫、猪瘟等)。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v 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局部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 较弱,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重,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
5、起的各种脓创)。 全身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全身感染。表现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学症、败血症、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v 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有代表性临诊症状者(如:马腺疫-颌下淋巴结肿大、猪瘟-肠纽扣状溃疡等)。非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其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如:非典型性鸡新城疫)。v 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良性感染:该传染病并不引起病畜的大批死亡,称为良性感染。恶性感染:该传染病能引起病畜大批死亡,称为恶性感染。(如口蹄疫,良性其病死率小于2%,恶性则大大超过。)v 最急性、急性
6、、亚急性和慢性感染.最急性: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1天内突然死亡,症状的病变不显著。(如牛养炭疽、巴氏杆菌病、绵羊快疫、猪丹毒等)。急性:病程较短,自几天到二、三周不等,并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如急性炭疽、猪瘟、猪丹毒等)。亚急性感染:病程稍长,症状比较缓和(如疹块性猪丹毒和牛肺疫等)。慢性感染: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临诊症状常不明显或者甚至不表现出来。(如布病、结核病、喘气病等)v 病毒的持续感染和慢病毒感染持续性感染:指动物长期处于感染的状态,(例一些疱疹病毒、批膜病毒、副粘病毒及反转录病毒科所属的病毒)。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的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
7、病毒感染(例:绵羊的痒病、疯牛病、人的库鲁病)。v 顿挫型和一过型感染顿挫性感染: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称为顿挫性感染。(属于一种轻病例,常见于疾病的流行后期。)一过性感染:或消散性感染,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称为一过性感染。(如PRRS的成年猪)。v 温和性感染第三节 传染病的发展阶段v 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 潜伏期 前驱期 明显(发病)期 转归期v 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重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该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不同传染病潜伏期长短常常不同,同一传染病潜伏期长短也有很大的变动。(猪瘟:
8、多为5-8天;狂犬病:一般为2-8周,长可达数月或数年。) 一般来说,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差异范围较小,慢性传染病以及症状不很明显的传染病其潜伏期差异较大。 同一种传染病潜伏期短促时,疾病经过常较严重,反之,疾病病程较缓和 。第四节 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v 传染病流行过程: 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v 传染源v 传播途径v 易感动物1. 传染源: 也称传染来源,是指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除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说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 传播媒介
9、:v 被病原体污染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如畜舍、饲料、源、空气、土壤等。其可能是生物(媒介Vector)或无生命的物体(媒介物,污染物)。 传染源类型:v 患病动物:v 病原携带者:v 重要的传染源,尤其是前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畜,在急性过程或病程转剧阶段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病畜随病种不同,其传染源的作用也不同。v 传染期:病畜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决定的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的动物。v 病原携带者据携带病原微生物可称为:带毒者、带菌者、带虫者v 病原携带者据发病时期可分:潜
10、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 者v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既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狂犬病、猪瘟、口蹄疫等v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猪气喘病、布鲁氏菌病等v 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过某中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 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猪丹毒、马腺疫等v 病原携带者存在间歇排毒的现象。2、 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可分两大类:水平传播、垂直传播v 预防家畜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切断传播途径v 水平传播概念: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
11、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性传染病v 直接接触传播: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舔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狂犬病、破伤风v 间接接触传播: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多数传染病为此传播方式,如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v 间接接触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v 飞沫传染:经飞散于空气中带有病原体的微细泡沫而散播的传染。如结核病,猪喘气病,牛肺疫,猪流感,鸡传喉。影响飞沫传播的因素:畜群密度大,潮湿,阴暗,通风不良,飞沫传播作用时间较长。飞沫核:飞沫中的水分蒸发
12、变干后,成为蛋白质和细菌或病毒组成的飞沫核v 尘埃传染:由病原体覆着的尘埃在空气流动冲击下,在空气中飘扬,被易感动物吸入而感染。主要有结核病、炭疽、猪瘟。v 经空气传播的特征 主经呼吸道传播 病例常连续发生可形成爆发,患病动物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动物。 发病率多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升高现象,多见于冬春季, 病的发生常与畜舍条件及拥挤有关。v 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 主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牛瘟,猪瘟,鸡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结核病,炭疽,鼻疽等。 防疫上应特别注意防止饲料仓库、饮水、饲料加工厂、畜舍、牧地、水源、有关人员和用具的污染,做好相应的防疫消毒卫生管理v 经污染的土壤传播
13、土壤性病原微生物:随病畜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一起落入土壤而能在其中生存很久的病原微生物称为土壤性微生物。 以该种传播方式的传染病有:炭疽、气肿疽、破伤风、猪丹毒、恶性水肿。 传播特点:病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疫区存在相当牢固。应特别注意病畜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物体和尸体的处理。经活的媒介物而传播:节肢动物:虻类(气肿疽、炭疽)、蝇、蚊(乙脑)、蠓(蓝舌病)和蜱野生动物:吸血蝙蝠(狂犬病)、鼠类、狐狸和狼等人类:饲养人员、管理人员、兽医工作者-进出病畜和健康的畜舍经使用工具和器械的传播运输工具、食具、饮水器等医用体温计、注射器、针头等v 垂直传播:从母体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v 垂直传
14、播的类型:v 经胎盘传播v 经卵传播v 经产道传播v 经胎盘传播:v 受感染的怀孕母畜经胎盘血液将病原体传播到胎儿使其受到感染,如HCV、PPV、PRV、布病、蓝舌病等。v 经产道传播:病原体经孕畜尿道通过子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或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穿出而暴露于严重污染的产道时,胎儿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母体的病原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疱疹病毒。v 接触性传染病:能以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传播的传染病称为接触性传染。v 家畜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较为复杂,每种传染病有其特定传播途径。或一种(如皮肤霉菌病,虫媒病)或多种(如炭疽:接触,饲料,饮水,
15、土壤,空气,媒介节肢动物)或不同病例不同传播途径。掌握和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对现实的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切断传播途径,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3.畜群的易感性(易感动物): 动物对某种传染病抵抗力的大小,抵抗力大,易感性小。畜群易感性的决定因素 畜群内在因素 畜群外界因素 畜群特异免疫状态v 畜群的外界因素:各种饲养管理因素:饲料质量,畜舍的卫生,粪便的处理,拥挤,饥饿,隔离检疫。第 五节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v 疫源地: 概念 疫源地和传染源的区别 疫源地的大小判定 消灭疫源地的判定标准v 自然疫源地 自然疫源性 自然疫源性疫病 自然疫源地 有自然疫源性的人畜传染病有2. 疫源地的大
16、小: 疫源地的大小据传染源的分布和污染范围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只限于 个别畜栏、厩舍、牧地,也可能包括某畜牧场,自然村或更大的的地区。据疫源范围大小,可分别将其称为疫点或疫区。 疫点: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 疫区: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并范围较大。 疫点和疫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3. 消灭疫源地的判定 疫源地的存在有一定的时间性 最后一个传染源死亡或痊愈后不再携带病原体,或已离开该疫源地。 对所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并且通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不再有新病例出现 通过血清学检查畜群均为阴性反应。才能认为该疫源地被消灭。亦即没有外来传染源或传播媒介的侵入该地区就不再有这种
17、传染病。4. 自然疫源性: 有些疫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没有人类或家畜的参于,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介(主要是吸血节肢动物)感染宿主(主要是野生脊椎动物)造成流行,并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人和家畜的感染和流行,对其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不是必要的,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源性。5. 自然疫源性疫病: 具有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的特点,并受人畜经济活动的影响第六节 流行过程发展的某些规律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散发性 地方流行型 流行性 大流行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流行过程的季节性 流行过程的周期性小结散发性:疾病发生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呈个别地、零星地散在发生,
18、称为散发。出现散发的原因可能有:畜群对某病的免疫水平较高某些病的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某病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呈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家畜传染病。(即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地区性)。地区性有两方面含义:一定地区一个较长的时间呈发病的数量稍微超过散发性,包括地区性的含义流行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群出现比寻常多的病例。爆发:一般认为,某种传播病在一个畜群单位或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短期间突然出现很多的病例。(确切,大致同义于流行性。)大流行:呈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历史上出现过的大流性:如口蹄疫、牛瘟、流
19、感。流行过程的季节性:某些动物传染病经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季节对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如口蹄疫、炭疽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的影响。如日本乙型脑炎,季节对家畜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如寒冬初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周期性:在某些家畜传染病如口蹄疫,牛流行性热等,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常以数年计算)还可能表现出再度流行。其原因主要为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免疫力逐渐消失所致,其在大家畜(如牛马)中表现明显。了解和掌握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某些规律,采取适当措施,加强防疫,消毒、杀虫等工作,改善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有计划做好预防接种等,以预
20、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第二章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v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v 疫情的报告和诊断v 检疫v 隔离和封锁v 传染病病畜的治疗v 消毒、杀虫和灭鼠v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第一节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一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的贯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二 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综合性防疫措施分为二方面的内容:v 平时的预防措施v 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一)平时的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 拟订和执行定期
21、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 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检疫工作,及时发现和消灭传染源。 兽医行政机构应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对动物传染病的联防协作,有计划地消灭和控制和防止外来疫病的侵入。(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及时 发现,及时诊断和上报疫情 迅速隔离, 严密消毒, 必要时封锁等 实行紧急接种,对病畜合理治疗。 死畜和淘汰病畜的合理处理 疫病的预防、防制和消灭v 疫病的预防: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v 疫病的防制: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原,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疫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v 疫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畜 传染病 5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