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答案(1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学试题答案(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试题答案(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现象又称为()心理规律心理活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B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心理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认识过程B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个性心理和认识过程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D个性心理是通过()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认识过程心理过程意志过程情绪,情感过程B5、心理学把灵感、心境、注意等心理现象称为 。A.认识过程 B.心理状态 C.情感过程 D.心理特征D6.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C7.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
2、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B8.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特征 C.个性心理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点C9、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B10、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点 C.心理状态 D.心理过程B11、在自然情景中或预先设置的情景中对人或动
3、物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A12、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A 心理过程 B 整个心理面貌 C 气质 D 性格D13、人的心理是( )A、客观 B、主观 C、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D、以上都不对C 1. 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叫做()感应性反映反应反射B2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整体的变化来对外界刺激作出应答性的反映,以此保持有机体新陈代谢的机能和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属性叫着( )感应性反映感受性反射D3()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感知觉客观现实认识过程个性心理B4.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
4、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神经元脑D5.人类 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反映,是一种本质上全新的心理反映形式。A 记忆 B 思维 C 想象 D 意识D6、 在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A劳动 B 语言 C 思维 D 创造A7.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 素质 B 缺乏营养 C 缺乏社会性刺激 D 母狼的影响 C 1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个性心理特征以上一个也不是B2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是()指向和选择集中和紧张指向和集中以上一个也不是C3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心理过程定向反射个性心理特征以上一个也不
5、是B4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以上一个也不是A5有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以上一个也不是A6()是高级类型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以上一个也不是C7如果一个人活动任务多,注意的范围就()大小稳定性不变以上一个也不是B8注意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注意()起伏分配转移以上一个也不是A9有没有外界任何附加刺激时,保持注意是()容易的困难的十分容易的以上一个也不是D10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无条件的不可能的以上一个也不是D11、 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A.
6、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A12.任何有目的的学习都是以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 为先决条件的。A.感知 B.注意 C.记忆 D.思维B13、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A14、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周期性变化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范围 C、注意分配 D、注意起伏D15、刺激物的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人的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想象A16、活动的玩具很容易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这是指 。A 刺激物的强度 B 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C 刺激物的新异 D 刺激物的状态B1
7、7、旧章回小说中常用结束语“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这是利用了听众的 心理,使其对后续部分继续产生注意。A 察觉 B 期待 C 悬念 D 想象B18、年轻人要通过意志努力克服困难,把注意集中到学习操作上,这是 。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想象B 1.微弱刺激可使其它感觉的感受性( )A、提高 B、降低 C、先提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提高A2.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 D、绝对感受阈限D3.吃了糖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很酸这是( )A、感受适应 B、同时对比 C、不同感受的对比 D、继时对比C 4.暗适应现象中,个体绝
8、对感受性( )和绝对感觉阈限( )A 提高、降低 B降低、提高 C 提高、提高 D 降低、降低B5.同一感觉相互作用规律主要有( )A 适应 B 对比 C 联觉 D 补偿C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 A. 理解性 B. 规律性 C. 整体性 D.恒常性B7. 感觉是一种()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A8.()所做的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了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韦伯赫布和贝克斯顿斯金纳黎柏B9.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D10观察实际上是一种()过程知觉记忆想象发上一个也不
9、是A11. 汽车司机在双手操纵方向盘的同时,两眼还有注意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障碍物和灯光信号等,这属于 。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C12.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内部感觉? A味觉 B机体觉 C平衡觉 D运动觉A 1()记忆中的编码以言语听学形式为主瞬时短时长时以上一个也不是A2长时记忆遗忘曲线是( )的实验结果斯珀林彼得逊艾宾浩斯克拉茨基C3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再认和回忆就是对住处的()提取编码贮存以上一个也不是A4艾宾浩斯对遗忘进程的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先慢后快先快后慢以上一个也不是C5一般地说,学习程度在
10、()时,记忆效果最好C6.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 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 A.110% B.150% C.200% D.200%以上B7、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记忆的方法的识记叫做 。A.机械识记 B.无意识记 C.重复识记 D.有意识记B8、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C9.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A.再认和回忆 B.保持和遗忘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1、D10、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A.识记后不会遗忘 B.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C.遗忘是逐渐产生的 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B11.一件往事偶然涌上心头,或触景生情,是 过去的经验。A 再认 B 回忆 C 识记 D 保持B12.在教学实践中,随着形象思维的发展,这种记忆在幼儿身上表现的较为突出,但不完善的记忆是 。 A 形象记忆 B 语词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A13.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 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记忆D14、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D1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
12、,复习时主要应采取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B.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C.及时复习 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D16.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A17. 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等为内容的记忆。 A 形象记忆 B 语词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B18、临摹字画活动,需要暂时把视线离开范本,凭借范本的 来进行操作。 A 瞬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有意记忆B19.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
13、抑制B20. 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俗称“死记硬背”。A 无意识记 B 有意识记 C 机械识记 D 理解识记C21.依照识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叫做 。A.理解识记 B.意义识记 C.逻辑识记 D.以上几个都是B22.依照识记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办法的识记叫做 。A.机械识记 B.重复识记 C.无意识记 D.有意识记A23、下列哪一种学习方法可以获得学习材料后的最佳保持?A.仔细而缓慢阅读 B.进行过度学习 C.死记硬背 D.学习完后立即休息2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组块A、92 B、72 C、52 D、63
14、B25.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A. 保持 B. 再认 C. 回忆 D. 识记D26. 是指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 验而进行的识记。 A 无意记忆 B 有意识记 C 机械识记 D 意义识记 D 1人类思想活动的最基本过程是()比较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具体化C2.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是()发散性思维集中性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A陆钦斯的水罐实验说明( )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征要因素原型定势功能固着迁移B4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了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的影响定势正迁移原型负迁移D5.()强度的动机,解决问题效率最高中等弱强和都是A6.当个体的两种
15、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A7.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与 。 A.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B.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创造思维 D.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B8.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是指动机冲突中的: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C9.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A10.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
16、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活动是 。 A 集中性思维 B 发散性思维 C 变通性思维 D 创造性思维B11.清晨推窗一看,屋顶是湿的,便会推知昨夜下雨了。这是思维的 。A 概括型 B 理解性 C 间接性 D 总结性 12.新房内家具的安置,墙上壁灯安装的位置等,都是 的结果。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抽象思维 D 发散思维 B13.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BA14. 是一种无一定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囿于传统方法,由已知探索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试题答案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