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内容(6页).doc
《心理学重点内容(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重点内容(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重点内容一、认知发展与教育(一)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的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
2、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4)学会做观察记录;(5)观察后的归纳、总结。(二)记忆的种类、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1、记忆的分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划分:形象记忆: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万里长城逻辑记忆: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意义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如法则、定理、公式情绪记忆: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动作记忆:以做过的动作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2)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
3、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3)根据记忆中信息的编码,贮存与提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4)根据记忆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2、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高中生: (1)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2)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3、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
4、)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三)想象及想象力的培养: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种类:1、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2、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3、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培养中学生想象力的方法: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领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现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
5、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四)思维的类型:(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集中(求同)思维和分散(求异)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五)思维品质及其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的特点: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逻辑性喝严谨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创造性。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家强语言交流的训练
6、;(4)发挥定式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六)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问题解决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问题解决影响因素:1.问题情境。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原型启发; 4.定势和功能固着; 5.情绪与动机。(七)创造性及其培养创造性: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创造性的培养:1、创造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
7、;(2)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头脑风暴法;(2)直觉思维训练;(3)发散思维训练;(4)推理与假设训练;(5)自我设计训练(八)注意及其规律的运用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注意的特征: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2)尽量减少与教
8、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2、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2)激发学习动机(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3、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二、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一)情感的发展与教育(二)意志品质及其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自制性;4、意志的坚韧性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3、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做起。三、人格发展与教育(一)需要、动机、兴趣与教育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
9、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需要的种类:(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重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产生的条件:1、内在条件是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重点 内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