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重点(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学考试重点(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考试重点(10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考试重点1.1、 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研究心理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1.2、 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 、 和 三个方面。1.3、心理现象 注意、心境、激情、犹豫、灵感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 性格、气质、能力1.4、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首先, 。其次, 。最后, 。1.5、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是脑的机能,并不等于说脑能自发的产生心理。 是心理活动的源泉。1.6、 心理的环境基础 :气候、噪音、污染和灾害等。 :
2、造成从众心理。1.7、 ( )是行为主义观点的创始人之一。1.8、 ( )提出的精神分析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唯一在临床上应用的。1.9、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 。1.10、 【单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 。(二) 。(三) 。(四) 。(五) 。1.11、 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 【了解】观察法: 。(二) 【了解】调查法: 。(三) 【了解】测验法: 。(四) 【掌握】实验法: 。2.1、 【能够区分】应激状态: 。2.2、 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2.3、 【单选】注意具有如下三项功能: 。 。 。
3、2.4、 【简答】不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一) 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1. 。2. 。3. 。4. 。(二) 主观状态包括:1. 。2. 。2.5、 【简答】随意注意产生的条件(一) 。(二) 。(三) 。(四) 。2.6、 随意注意可以发展为随意后注意。2.7、 注意的特征(一) 。(二) 。(三) 【区分】 。(四) 。2.8、 【论述题】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与调节学习的过程?(一) 。(二) 。a) 。b) 。c) 。(三) 。3.1、 【区分感觉与知觉】感觉是 ;知觉是 。3.2、 【选择】感觉的种类: 。3.3、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阀限成 关系。3.4、 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感受器
4、,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3.5、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就是 。3.6、 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吃完苦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水变甜了)3.7、 叫做联觉。(例如在寒冷的冬天一件红色的羽绒服给人的感觉,要比一件白色或蓝色的羽绒服温暖)3.8、 【判断】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3.9、 空间知觉: 。3.10、 时间知觉: 。3.11、 运动知觉: 。3.12、 知觉的选择性: 。3.13、 知觉的理解性: 。3.1
5、4、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在主观轮廓效应中得到了充分体现)3.15、 知觉的恒常性: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16、 【补充】影响知觉的因素: 4.1、 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4.2、 根据记忆内容分类(一) 。(二) 。(三) 。(四) 。4.3、 根据记忆信息加工处理方式分类(一) 。(二) 。4.4、 根据记忆内容的时间指向分类(一) 。(二) 。4.5、 根据记忆内容的真实性分类(一) 。(二) 。4.6、 信息加工理论观点把记忆看成是 、 和 过程。4.7、 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 、 和 。4.8、 短时记忆是以听觉为主的编码
6、方式。它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存储时间是它区别于长时记忆的重要特征。其基本特点是:记忆中的内容很快会变弱并消失,特别是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能保持153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4.9、 【判断】米勒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组块。4.10、 长时记忆特点是: 。 。 。4.11、 保持在质的方面的变化特征一般为: 。另一方面, 。4.1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在数量上受时间因素制约的规律: 。4.13、 又被称做“舌尖状态”。4.14、 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是 。 ;反之, 。4.15、 有些信息在需要时提取不出来,并不是因为消失了,而是在人脑的潜记忆层中潜藏起来了。5.1、 是借助语
7、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5.2、 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例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5.3、 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例如:医生听到病人的简单自述,迅速做出疾病的诊断;公安人员根据作案的现场情况,迅速对案情做出判断。5.4、 分析思维是经过 后,对问题解决做出明确结论的思维。例如:学生解几何题的多步推理和论证;医生面对疑难病症的多种检查、会诊分析等的思维。5.5、 按思维过程的目标指向可划分为 和 。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5.6、 是思维的基本过程。5.7、 【简答】问题解
8、决的思维过程(一) (二) (三) 5.8、 5.9、 【简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 (二) (三) (四) (五) 5.10、 【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 ,其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两种: 5.11、 创造性思维思维结果具有 、 和 。5.12、 侧向思维又叫旁通思维, 。5.13、 灵感产生的方式各种各样,主要有 、 和 。5.14、 想象是 。5.15、 想象的特征: 5.16、 创造性想象是 。5.17、 【简答】想象的作用(一) 。(二) 。(三) 。(四) 。(五) 。(六) 。5.18、 想象的组合形式(一) (二) (三) (四) (五) 6.1、 【单选】情绪是由独特的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考试 重点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