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神经功能评分(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鼠神经功能评分(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鼠神经功能评分-第 10 页小鼠神经功能评分1神经行为评分在梗死后24h,按照MasaoShmiizu-Sasamata的方法3对所有大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评分标准包括:自主活动的程度,左前肢偏瘫,提尾时左前肢伸不直,抗侧推能力,向左倾斜度,向左环行度,对触须的反应。以上指标无异常为0分,中等异常为1分,严重异常为2分,将各项评分相加,总分为014分。2动物行为学评定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2分:向瘫痪侧转圈;3分:向对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3大鼠神经损伤严重缺损评分(NeurologicalSeverityScores,NSS):0分:神经功能正
2、常;1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提尾时左前肢屈曲);2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行走时向左侧转圈);3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向左侧倾斜);4分:无自发行走,意识减退;5分:与缺血有关的死亡。4.平衡木试验(BeamBalanceTest,BBT):把大鼠置于一宽1.5cm的木条上。木条一端悬空,另一端固定于一块40x40cm的平板中心,以防止大鼠从木条上爬到桌面上使实验失败。木条下备有软垫以防大鼠掉下时跌伤。根据2分钟内大鼠的平衡能力行神经学评分。正常大鼠的平衡能力在1-2分钟。平衡试验评分标准:1在木条上站稳,无摇晃,持续2分钟2在木条上站稳,左右摇晃,未滑下,持续2分钟3在木条上站立,下滑至一侧,
3、未掉下,持续2分钟4在木条上站立不到2分钟即从木条上掉下5试图在木条上站稳、但在数秒钟即掉下6无任何站立能力5.抬高身体摇摆试验(ElevatedBodySwingTest,EBST):用于测量运动不对称,EBST测量时首先用手提起大鼠的尾根部,大鼠头部悬垂距平面5cm左右,这时大鼠头部会向左侧或右侧旋转,向单测旋转的角度大于100时为计数的标准,记录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一次试验后让大鼠休息1min,再进行下一次实验,重复试验20次,记录总的次数和方向。6.一次性被动回避平台试验(Step-downPassiveAvoidanceTest,SDPAT)是一种用于研究记忆的简单行为模型,主要适用于
4、研究记忆的巩固(memoryconsolidation)和记忆的保持(memoryretention)。该模型含有一定的空间记忆成份,试验箱是一个长方形的封闭空间,高为60cm,箱内有一较小的平台9cmX9cm,高出底面约2cm,动物只能不十分舒服地坚持在平台上,如跑下平台(铜棒,通电,30V)即遭到电击。训练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把动物放在平台上,大鼠一般在平台上只能停留几分钟,就会跑下来,但由于底面的金属条是通电的,大鼠在寻找一段时间后,能够找回平台。这时第一次试验结束,24h后,再次把大鼠放在平台上,这时底面的金属条并不通电,记录大鼠在平台上滞留的时间,根据测试间隔时间的长短和在平台上滞留时
5、间的多少来判定大鼠对上次电击的记忆保持能力。7.水迷宫试验(WaterMazeTest,WMT):用于测量大鼠空间学习能力。每组于移植后的第7周进行。在相同室温(252)0C和象限条件下,将3组动物连续训练4d,2次/d,每次限定时间为120s,超过120s仍找不到平台者记为未找到平台,2次间隔为10min,第5天测试。Bederson评分四个功能等级: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1分:悬尾实验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2分:前肢抵抗对侧推力能力下降?3分:向对侧转圈小鼠脑缺血神经功能障碍行为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 致死率的疾病。 在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研究中,最
6、常使用大鼠或者小鼠的可逆性大脑中动 脉阻塞( ,) ,因此小鼠 模型在研究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变 化及基因表达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 脑梗死体积与神经功能缺损的行为学评价是判定脑缺血严 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许多研究报告对大鼠的行为学 评价进行了阐述 ,而对小鼠的研究较少,其评价指标大多移植于大鼠的评价体系,至今为止,还没 有对这一系列的综合性评价达成共识,不仅有许多 不同的测试在使用,而且所应用测试的数量和频率 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文对小鼠脑缺血神经功能 损伤评价方法包括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学习能力 以及综合性评价做一综述。1.感觉功能评价 小鼠 模型中,感觉功能的缺失是对其神 经功能判定的
7、一个可靠的指标 目前最常用的是 墙角试验( ),最先由 改良,具体操作是将两个尺寸为 的纸板呈夹角放置,将 小鼠置于夹角之间,进入夹角深部,双侧的触须受到刺激后会站立并转身面向夹角的开口端。 正常 小鼠从右面或左面转身的概率基本相等,而一侧脑 损伤小鼠会优先向脑损伤侧转身。 墙角试验可以 准侧检测出感觉功能障碍,甚至 后的轻度局灶性脑缺血,特别是在纹状体发生缺血时。 此实验简 单易行,应用广泛,但 认为墙角试验对感觉功能恢复程度的检测不敏感,可能是因为这项试验 是对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综合评价,需要两种功能都 较好的恢复后才能检测出来,而且不能准确反映单 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变化。 粘签试验( 又称感
8、觉不对称试验,用来确定皮肤敏感性和感觉功能的整合性。 缺血发生在大脑皮层的感觉区、皮质脊髓束和纹状体时,感觉功能发生明显缺失。 具体方法是将直径 的圆形背胶标签贴附在小鼠相对无毛的手腕 处,当回到饲养笼时,一个正常的小鼠会用牙齿迅 速除掉每个圆形标签,而发生脑缺血的小鼠首先除 掉附着在正常前肢的标签,然后是病变的一侧,并 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缺血性病变导致了感觉功能 的不对称性 此外,时间的延迟还表明运动功能的缺失,嘴和前肢运动障碍导致去除粘性标签相对 困难。 后续的测试可以通过逐步增加患侧所粘标 签的大小并减小健侧的标签大小,直到患侧肢体所 受的的刺激变得比健侧的更突出,小鼠就开始首先 从患
9、侧的肢体消除刺激 该方法主要用于对多种病因导致的前肢感觉、皮质运动区损伤后的功能 评价,与人类顶叶受损后对侧肢体的忽视症状类似。 圆筒试验( 又称肢体不对称使用试验,最早应用于大鼠的行为学评价 通过改良用来评估小鼠前肢使用和旋转的对 称性,当小鼠一侧的感觉皮层、皮质脊髓束、纹状体 受到缺血损害时前肢的使用发生不对称性,进一步 观察会发现离散运动障碍和协调运动也相继发 具体操作是将小鼠放置在一个直径,高 度 的透明圆桶内。 当小鼠后腿站立时,分别 记录最初左前肢、右前肢及两侧前肢同时碰触筒壁 的次数。 当一侧前肢(如右侧)碰触筒壁后,另一侧 前肢(左侧)在右侧未移开时也碰触到了筒壁,记录 一次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鼠 神经功能 评分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