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牛顿第二定律课堂教学案例前言: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它是动力学的核心,也是学习其他动力学规律的基础。在学习了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受力和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学习物理有了较浓厚的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现在已经很普遍,要好好利用这一手段,本节课采用了数据采集器通过计算机的辅助,直接呈现结果,采用了启发式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方法,并通过分析将前面实验中的不足加以弥补,完成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过程,同时将从实验上升到物理规
2、律的过程呈现给学生,最终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教学案例正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2)、理解1N力的大小的定义(3)、了解实验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实验到理论的全过程,理解和体会科学研究方法。(2)、学习用数学公式表达实验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探究过程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2)、领略科学探究中的艰辛,培养学生自信、坚定的品质。(3)、了解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掌握及简单的应用2、对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和矢量
3、性的确切理解教学过程与评析反思三、教学过程:1、课堂引入:(猜想加速度a与那些物理量有关)实施过程:师:同学们,大家喜不喜欢运动啊? 生:喜欢!师:不错哈,运动可以让身体更健康,大家要保持运动。那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刘翔在奥运会比赛中,会穿最轻的鞋子,并把身上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拿掉?生:因为这样东西较少,能够跑得快一些!师:很好啊,我们说因为拿掉东西,身体较轻,他起跑才能较快达到最大速度!你们想啊,如果他背着一个大书包,能一下子就跑那么快吗?生:(大笑)不能!师:有这个小事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啊?生:(静想)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跟质量有关系。师:很好!那是质量大,速度变化就快,
4、还是质量小,速度变化就慢呢?生:质量越大,速度变化的越慢师:回答正确,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玩过石头啊?你们有没有跟同伴玩过把石头往上扔,看谁仍得高呢? 生:有!师:那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事情,当你们长大后,还去玩石头,长大后玩石头仍的高度比小时候仍的高度哪一个比较高啊? 生:当然是长大后啊!师:为什么? 生:长大后力气比较大啊!师:力越大,就能仍得越高啊,也就是说:对石头的合外力越大,物体刚开始达到的速度就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大家回答得很好,那么,由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初步猜想,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即加速度a)跟哪些亮有关呢?他们之间的关系式什么样的呢?生:跟物体的质量还有所受合外力
5、有关!质量越大,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所受合外力越大,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越快。过程评析:课堂引入猜想的过程中,紧贴生活事件,充分利用物理来源于生活的优越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引用有趣的事件来促进课堂的学习气氛,为接下来的新课教学做好前提气氛准备,就是本次引入有趣生活实例的意图!2、新课实验(探究a与F、m的定量关系)(1)、思考实验方案实施过程:师:我们既然知道运动状态的改变,即加速度a与合外力F和物体的质量m有关系,已经有了一个定性的认识,那么,他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怎么样的呢?我们能不能用一些实验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呢?生:(静思!)师:现在大家用分钟的时间,全班分成组,每组
6、成员互相讨论,看能否用用实验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及表达式!等一会儿看看哪一组的方案最好!师:在思考方案的时候,要尽量想到使用那些器材、如何进行操作、如何采集数据,并把方案写在纸上!(各组人员积极讨论,探究热情高涨,教师巡看学生方案,并给学生一定的指导与鼓励)(2)确定实验方案实施过程:师:哪一组想出来了呢?来跟大家分享分享啊!勇敢地到讲台来回答,机会把握在自己手上!(其中,第二组和第四组学生没有设计出方案,第一组和第三组设计的方案差不多)生:(第三组学生站到讲台上)我们组的实验方案是这样的,主要分为两步进行研究:a:保持研究对象的质量M一定时,研究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b:保持研究对象受到的
7、合外力F一定时,研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最后,综合两次研究结果,进行计算推理,便可以找出加速度a与质量M、合外力F三者之间的关系师:基本思路是正确的,那么你们组的实验方案实施过程是怎么样的?生:(第三组)具体可以通过第二章中,用钩码来拉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并通过小车的运动纸带来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这个实验来探究。师:说得很好啊!那你顺便把你组的方案需要的设备、以及方案的实施过程说给大家听听,大家要注意,在他说的时候 ,你们要注意他说的是否正确,并把错误的地方给他纠正改善过来!生:(第三组)实验需要的设备有:小车、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长木板、细绳、小桶、钩码、刻度尺。实验过程是:先用天平测出
8、小桶与钩码的质量,让小桶拉小车运动,从运动的纸带中计算出小车的运动加速度,再改变钩码的质量,改变合外力的大小,再从新打出来的小车的运动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重复几次实验并画出a-F图像:对于质量M和a的关系,可以保持小桶和钩码质量不变,通过改变小车的重量来测出几个不同质量的加速度,并画出a-M图像!师:说得特别好啊!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送给第三组。现在大家想一下,对刚才第二组的方案,大家有没有一些建议,认为这个方案在哪些地方需要改善的有没有?生:(第一组),设备中还要多一个垫木。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小车运动过程中还有受到摩擦力!要用垫木把长木板垫起,可以用重力的分力来平衡掉摩擦力!师:回答得很
9、不错,大家掌声送给这位同学。还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啊?生:(第四组学生)有,我在预习的过程中,得出要画a-1/M图像比较好。师:为什么呢?你的理由是什么生:解析: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与物体的质量m是成反比的关系,因此a-m图象是一条双曲线,而图象是一条直线,作出a-m图象,不易判断加速度跟质量的反比关系;而作出图象则容易判断加速度跟质量的反比关系.师:回答的非常好啊,看来今天大家都预习得很充分。还有一个大家需要注意的,那就是钩码质量必须远小于小车质量,(至于为什么,以后再讨论)。由上面我们综合起来,就用第二组的实验方案来探究a与F、M的关系式。过程评析:充分利用启发式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
10、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与方案,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团体合作能力!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从而加大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程度的掌握!(3)进行实验与结论的得出实施过程:(由于时间原因,不可能让很多学生都来做实验,本节课主要是老师演示,学生分析,至于学生动手实验的,安排在下课后,有兴趣的可以上来做实验)教师把实验仪器摆放好在讲台上。如下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纸带 a、先测量小车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控制小车质量不变,通过改变钩码质量来改变合外力F的大小,打出四条不同合外力F的纸带,并把四条纸带分给各小组去计算加速度的a大小(在第二章中有交给学生用纸带求出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
11、方法),同学们算出来后把答案给老师,老师在黑板上绘制如下表格,并由表格绘制出a-F图像。a-F表格次数项目1234F/N1.984.065.958.12a/(ms-2)1.002.003.004.00 绘制a-F图像:b:控制小车所受合外力F不变(钩码的重量不变),通过改变小车的重量M来改变小车的加速度,分别打出四条不同小车质量M的纸带,分给各小组下去计算小车的加速度。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a-1/M表格,并绘制出a-1/M图像a-1/M表格次数项目1234a/ms-22.042.663.233.98/kg-10.500.670.801.00绘制a-1/M图像师:由上面实验和表格的内容,我们可以
12、得出什么结论呢?物体的加速度a和合外力F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生:正比例关系。 师:对,因为a-F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因此他们成正比例关系。那么加速度a与物体的质量M成什么关系呢/生;成反比例关系,因为a跟1/M成正比例,所以a跟M成反比例。过程评析:为了节约时间,直接把纸带分给各组学生计算,老师在黑板上描图,这样可以更高效率地使实验加快进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到计算加速度的能力与实验分析能力,在观察教师实验的过程中,都睁大眼睛,细心观察,激情饱满!(4)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值表达式:实施过程:师:综合上述实验中得到的两个关系以及通过数学推演等方法,得到下述结论: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
13、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用公式表示为:或者 即:其中,大家需要注意的有一下这些方面: a) 如果每个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那么,;即:b) 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牛顿。师:现在大家思考下面四个问题,看看是否正确。 a) 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 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 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d) 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生:(全班人员沉思了几分钟)正确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小车在没有受到力的时候,都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受到力的时候就有加速度
14、,力改变时,加速度大小也跟着改变。师:很好啊,由此可见,物理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一样,当合外力改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也跟着改变,我们说这个就是加速度的瞬时性与矢量性。四、小结(一)、实验探究a与F和M的关系1、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2、实验结论:物体质量M不变,a正比于F 物体受合外力F不变,a正比于1/M(二)、牛顿第二定律1、表述: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F=ma3、性质:瞬时性与矢量性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牛顿。五、作业课本53页练习二教学评析与反思:
15、本节课先通过学生生活中的画面,然后通过实例大胆猜测(或作出假设),再通过实验来搜集实验数据,利用图象对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深刻体会了探究实验的模式,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本节课也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简单完美,要记住并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本节课更有必要通过实验来让学生明白这道公式的由来,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整堂课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这样比起单单的用理论来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更有好处。教学展望: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物理课与生活联系起来,每一道公式的来由,能否用生活中有趣的例子来加以教学,这都是对基础差的学生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实验室物理中重中之重的环节,通过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形象地看到规律的得出,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不会觉得物理很枯燥,这样子更能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来。-第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