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素养大纲(17页).doc
《教师职业素养大纲(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素养大纲(17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部分 教师职业素养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 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3) 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
2、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 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和任务。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 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永恒的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 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
3、理念,扩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二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一) 基本理念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二) 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1. 教育信念与责任:A. 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和相应的行为 B. 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 C.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2.教育知识与能力:A.具有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B. 具有教育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C. 具有发展自我的知识与能力3. 教育实践与体验:A. 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B. 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C. 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课程设置1. 儿童发展
4、与学习 2. 小学教育基础 3.小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4. 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5. 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6. 教育实践(三) 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建议1.加深专业 2. 解决实际问题 3. 提升自身经验三 教师的心理素质(一) 教师的心理素质1. 教师的素质结构 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素质是人特有的;素质具有基本、稳定、内隐等基本特征;素质的形成是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素质具有基础、发展、衍生等基本功能。 A. 教师的生理素质: 主要是人脑的特点,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在教师素质中起基础作用。 B. 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 a.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科学文化素质中活的灵魂,是教师
5、献身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 b. 科学文化素养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C. 教师的心理素质(一般、职业): 表现为心理品质。处于教师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层次,起中介和核心作用。2. 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A. 认知品质: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 a.敏锐的观察力 b.准确的记忆力 c.丰富的想象力 d.优良的思维品质 e.善于分配注意力 B. 个性品质: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居于心理素质的核心地位。 a.成熟的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能力 b.教师的情感特征: 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 教师应有的情操(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教师的责任感(对学生,对社会) c
6、.教师的意志特征 d.教师的动力特征(成就动机, 求知欲) C. 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反映。 a.自我定向适应性: 生活适应,生理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 b.社会定向适应性: 社会环境适应,人际环境适应,应激情境适应,职业角色适应 3.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A. 职业意识: a.教师的职业需要(献身倾向,成就倾向,兴趣倾向,实利倾向) b.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 c. 教师的职业道德 d. 教师的职业气质B. 职业知识和技能:知识结构、技能结构 C. 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
7、 稳定性,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培训: 1. 内容:动力和操作2. 途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体化, 制度化 (形成层次分明的职前,入职和之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3. 培训模式:(1)校本培训模式(技能型,实践型,评价型,理论型,研究型) (2)专业发展学校培训模式(PDS) (3)入职教育模式(二) 教师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个体在对自身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的认知和体验基础上,不断调节自身行为,力求达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1. 教师自我意识及其特点(1) 结构与类型从意识活动的特点来分析: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从意识活动的形式
8、来分析:知、情、意三个维度。包括自我认识和评价、自我感受和体验、 ok 自我监督与控制。从意识活动的内容来分析: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从意识活动的自我观念来分析: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2) 作用,内容和特点作用:A. 教师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如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人际交往能力等。 B. 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内容:教师自我意识的内容除了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之外,主要指向其对自身教育教学的意识,特别是对课堂教学的意识。具体表现在: A. 教学目的明确 B. 教学内容正确 C. 教学方法适当 D. 教学语言清晰准确 E. 教学安排计划性强 F
9、. 教学气氛热烈特点: A. 内容具有广泛性和教育性。他不但包括自身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方面的内容,还特别包括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内容。 B. 作用具有双重重要性。不但关系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还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发展。 C. 教师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有主体自觉性和社会期待性。(3) 提高教师自我意识水平的途径A. 通过他人观察和自我观察相结合来认识和提高自我 (自我观察是提高自我意识水平的关键)B. 通过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来认识和提高自我C. 通过对自身活动结果的反思来认识和提高自我2. 教师教育效能感及其作用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
10、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和执行能力的判断,它与一个人拥有的技能无关,但与人们对所拥有的能力能够干什么的判断有关。 (1. 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个体的真实能力,而是一个人对完成特定任务所表现出的自信程度。2. 自我效能感是针对特定任务领域而言的,不是一个人的一般个性品质。)(1)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A.选择行为 B.努力的付出与坚持不懈 C. 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 D.行为的产生者和预告者(最有效的效能评价,可能是在任何时候都对自己做出稍微高出现有能力的评价,以此引导人们去从事具有现实挑战性的任务,并为能力发展提供动力。)(2)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A.对成败的体验与认知归因 B.替代性和
11、想象性经验 C.评价与劝说 D.生理与情绪状态(亲身获得的成败体验是最有影响力的效能信息来源。当一个人对自己某方卖弄的能力缺乏现实的判断依据或知识时,间接经验的影响力最大。)3. 自我效能感和教育效能感的的关系 (1)教师的教育效能感来自其自我效能感,是教师自我效能感总体中的一个方面,即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教师在教育领域中对教育的作用特别是自己是否有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2)我们把教师的教育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育效能感。 一般教育效能感:指的是教师对于教与学的关系,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 个人教育效能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
12、对自己的教育在学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的信心和判断,二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教学任务、搞好教学、教好学生的信念,即侠义的教学效能感。 (3)教师教育效能感的特点:A. 教师教学效能感在教龄、学历和性别上的差异: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学历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只在教龄因素上存在差异显著性的特点。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随着教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而个人教学效能感则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表现出上升趋势;在教学效能感的总体水平上,也表现出随年龄增长的上升趋势。B. 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教育效能感的特点: 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效能感似乎相当稳定,难以发生显著的变化。只有当教师获得了足以挑战其过去经验
13、的新技能时,效能感才处于一种可变的暂时状态。3. 教师自我意识与教育效能感的培养 (1)教师自我意识与教育效能感的关系 A. 教师自我意识对教育效能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教师的自我意识是其教育效能感的基础,前提和关键,也是一种综合意象。 B. 教师教育效能感对教师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教师自我意识的水平和性质必然影响教育效能感的水平和性质,并对其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过来,教师已有的教育效能感也会影响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2) 教师自我意识与教育效能感的培养教师自我意识水平的测量:高顿发展了一种定性测量的方法“我是谁”。教师自我意识的培养:交往法(首要途径
14、)、对比法、活动法、反思法教师教育效能感的培养:A.针对效能感来源培养教师的教育效能感 B.具体方法: 强化法、榜样法、归因训练法(操作-说服-转移) 教学策略培训法 (无论是强化法,榜样法,归因训练法,都应以教师自身的能力提高为前提。)(三) 教师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度、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人际关系主要包含人际认知、人际情感和人际行为三种成分。 (与教师一般素质中的个性品质区别,没有意志,动力变行为。)人际关系的反应类型:谦让型(朝向他人)、进取型(对抗他人)、分离型(疏离他
15、人)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气质无份好坏,以气质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反应类型也无分好坏)1. 教师人际关系及其形成 A. 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师生活动的各个方面,它的建立以教与学双方的需要为基础,以师生交往为条件,以尊师爱生的情感为纽带。a.师生交往:有单向交往、双向交往和多向交往(链式,轮式和环式)三种形式。(在班级中,最好的形式是将轮式和环式结合起来的多向交往。)b. 尊师爱生: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尊师爱生c. 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导者 a 了解研究学生 b 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专制民主、专制强硬、放任和民主)
16、 c 有效处理师生冲突(良性冲突、恶性冲突) B. 教师间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对教师间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呈下降趋势。 原因:a. 教师的交流减少 b. 教师间竞争加剧 c. 学校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d. 教师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措施: a. 互通信息,增强交往 b. 湖面共进,团结协作 c. 互相尊重,心里相容 C. 教师与学校领导直接的关系:既是隶属关系,又是同行,同事关系。 也是学校中经常发生矛盾的一对关系。 应注意:a. 协调关系,友好合作 b. 充分理解,争取支持 c. 顾全大局,尊重服从 D. 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应做到:a.作为一名倾听者 b. 作为一名沟通者 c. 作
17、为一名协调者 2. 教师威信及其形成(1) 教师威信的构成:按照内隐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仪表威信(最直接),知识威信(最关键)和人格威信。(2) 教师威信的作用:教师威信对于学生和教师自身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自觉实现教师的要求。对教师来说,威信对自身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3) 教师威信的形成过程: 开始阶段 学生对教师认同感的产生(第一步) 形成阶段 教师的榜样性(主要因素)和学生的向师性(必要条件) 巩固阶段 教师与学生长期的交往和共同的活动(4) 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因素 A. 客观因素: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教
18、师职业的态度和教师的社会地位 B. 主观因素:a. 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是获得教师威信的基本条件 b. 教师的仪表和风度是获得教师威信的必要条件 c. 重视第一印象,珍惜“自然威信” d.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获得教师威信的重要条件 (教师本身的主观因素是其威信形成的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 3.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 (1)教师威信维护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发展不全面的威信为全面的威信,发展低水平的威信为高水平的威信,巩固已获得的威信,防止威信的流失,提高威信的教育影响力。 (2)教师威信维护与发展的策略: 以“艺”强威,以“情”辅威,以“宽”立威; 胸怀坦荡,实事求是; 根据学生实际,灵活
19、发展威信; 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威信; 不断进取,言行一致; 长期坚持,多方面完善自我。(四) 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问题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可分为三种类型:教师心理成长问题;教师心理障碍问题;教师心理变态问题。1. 教师的心理问题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现状:(1)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接受调查的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 (2)心理障碍在教师人群中分布广,小学教师多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多于高中 教师, 城市教师多于乡村教师,小学女教师对于小学男教师; (3)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多样化,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虚荣心理 明显,焦虑水平偏离,性格忧
20、郁孤僻和逆反心理较强。研究教师心理问题的意义:个人意义,教育意义,社会意义。教师心理问题的种类:认知问题、情绪问题、个性问题和行为问题四类。教师心理问题的特点:普遍性、严重性、弥散性。心理健康的含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 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 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的状态。我国学者认同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认知能力正常,自我意识客观,情绪反应适度,个性 结构完善,人生态度积极,意志品质健全,人际关系协调,行为表现规范,社会适应 良好,活动效能吻合年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内涵:(1)认同教师角色,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职业 素养 大纲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