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学第1阶段测试题(9页).doc





《市政学第1阶段测试题(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学第1阶段测试题(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政学第1阶段测试题-第 9 页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市政学(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把市政界定为城市中的政治决策和行政执行活动,这种看法属于( B )。 A、城市政权说 B、城市政治说 C、城市行政说 D、城市政策说 2、把市政理解为城市的行政管理,这种看法属于( C )。A、城市政权说 B、城市政治说 C、城市行政说 D、城市政策说 3、市政学的研究对象为( B )。A、城市及其发展规律 B、市政及其活动规律C、城市政治及其发展 D、城市管理及其发展 4、从学科历史和学科发展来看,与市政学有着更为密
2、切的关系的学科是( B )。A、政治学 B、行政学 C、城市学 D、社会学5、最早研究城市现象的是( A )。A、地理学 B、政治学 C、行政学 D、经济学6、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最显著特征是( A )。A、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 B、建筑物种类的复杂多样C、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D、人际关系的高度网络化7、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是( A )。 A、集中性城市化 B、扩散性城市化 C、积极型城市化 D、消极型城市化8、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 B )。A、农业发展 B、工业化 C、市场化 D、政治发展9、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指的是( C )。 A、城市的经济结构 B、城市的社会结构 C
3、、城市结构 D、城市的空间结构 10、城市的共同功能是( A )。A、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功能B、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C、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D、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11、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 A、叠加性发展规律 B、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C、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 D、功能升级增量规律12、我国特大城市市区的非农业人口为( C )。 A、2050万 B、50100万 C、100万以上 D、500万以上 13、我国城市分为新兴城市、古老城市的依据是( D )。A、城市的性质 B、城市的行政地位 C、城市的地理
4、位置 D、城市的发展历史14、中心城市形成的基础是( D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分工深化 B、国内外市场的形成和扩大C、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D、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15、经济区赖以形成的核心是( C )。A、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 B、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 C、经济中心 D、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城市政权说把市政看做是( AB )。 A、城市政权 B、国家地方政权的组成部分 C、城市行政管理 D、城市政治决策活动 2、关于市政学与政治学
5、的关系,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有( BCD )。A、政治学是市政学的分支学科B、市政学丰富和加深了政治学相关内容的研究C、政治学对市政学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和指导作用D、两者在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密切关系3、城市学的分支学科包括( ABCD )。A、城市管理学 B、城市经济学 C、城市社会学 D、城市地理学4、市政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ABCD )。A、市政主体 B、市政客体 C、市政目标 D、市政体制 5、城市与农村相比有以下本质特征( ABCD )。 A、经济性 B、系统性 C、开放性 D、复杂性6、城市发展所经历的主要历史阶段有( ABCD )。A、早期城市 B、中世纪城市 C
6、、近代城市 D、现代城市7、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来看,城市化可分为( CD)。 A、逆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积极型城市化 D、消极型城市化 8、城市化的基本规律有( ABCD )。 A、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双向互促共进规律 B、城市化阶段性发展规律 C、城市化进程非均衡发展规律 D、大城市超前发展规律9、城市居民因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在大城市的聚集能获得的外在效益主要有( ABD )。A、货币收入 B、就业机会 C、市场需求的扩大 D、从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广泛设施中得益10、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应该坚持的原则有( ABCD )。 A、城镇化的速度要适度 B、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
7、城镇协调发展 C、走市场推动、政府导向的城镇化道路 D、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和合理化11、城市生产关系结构可分为( ABC )。 A、所有制结构 B、分配结构 C、消费结构 D、产业结构12、城市功能的特征有( ABCD )。A、层次性 B、结构性 C、整体性 D、开放性13、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有( ABCD )。 A、自然条件 B、城市的经济实力 C、城市的主导产业 D、行政区划 14、导致城市主导产业变异的原因一般有( ABC )。A、产业结构的变化 B、自然资源优势的变化 C、地理区位优势的变化 D、战争性质的变化 15、按城市辐射范围的广度和辐射力的强度,城市可分为( ABD
8、)。A、全国性城市 B、地区性城市 C、特大城市 D、国际性城市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对划线部分进行判断,如有错误,请改正。1、市政的整体性表明市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 错。应改为:政治性2、系统研究方法是市政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错。应改为:唯物辩证法3、近代城市是指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 错。应改为:中世纪城市4、有形的城市化是指生活方式、精神意识的城市化。 错。应改为:无形的城市化5、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是工业化。 错。应改为:市场化6、城市的特殊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个性,划分的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 错。应改为:城市之间的界限7、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基
9、础是行政区划。 错。应改为:自然条件8、城市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的统一称为城市社会结构。错。应改为:城市经济结构9、我国小城市的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万人以下。 错。应改为:10-20万10、一般来说,在经济和交通发达的开放地区,行政原则在城市体系形成中最占有优势。 错。应改为:市场原则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市政的特征。答:市政的主要特征是:(1)政治性。市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具有国家管理的属性,体现了国家的利益和意志,国家管理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明确市政的政治特性,要求我们在市政管理中也要讲政治,也要讲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问题。在社
10、会主义制度下,市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市民谋利益,这是讲政治的最重要体现。(2)历史性。市政是一个历史概念,有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研究市政,要研究这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为研究当代中国市政提供启示和借鉴。(3)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围绕着同一的市政目标,发挥出市政的整体功能。(4)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现代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决定了市政管理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5)动态性。市政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它的特点是:1灵敏
11、性,市政过程每个环节的功能都能比较快捷地发挥出来。2相关性强,市政过程的每个环节紧密相连,互为条件,彼此制约。3民主程度高,在市政管理全过程及每个环节,都会有市民的广泛参与,尤其体现在决策活动和监督活动中。2、城市分类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答:分类是认知和研究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分类可以更深入具体地分析各类事物的规定性,了解各类事物在各方面的区别,掌握各类事物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城市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划分城市的类属,以示城市之间的区别,城市分类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城市分类有利于我们分析研究城市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城市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掌握各种类型城市的发展规律,制定适
12、合城市特点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有效地分类管理和指导城市的发展。3、中心城市的作用有哪些?答:中心城市较一般城市的聚集程度要高,社会分工发达,科学技术先进,交通运输便捷,积累了国家主要的物质财富、经济能量和精神文明,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特殊作用是一般城市无法替代的。中心城市的具体作用有:(1)中心城市是组织和发展专业化协作的枢纽。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中心城市能为实行广泛的横向经济联系提供有利条件。(2)中心城市是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先导。由于具有明显的聚集性、扩散性、商品性、高效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中心城市在发展大市场、大流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3)中心城市是调节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 阶段 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