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复习资料终极版2011(11页).doc
《数据库复习资料终极版2011(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复习资料终极版2011(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1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三部分组成1.2 基本概念l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书4)l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人们用于操作数据库的软件产品(如我们上机用的SQLSERVER)l 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即为数据库应用1.3 数据库的组成:数据库由数据表组成,数据表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表的结构描述信息(又称为元数据或数据字典)包括表名,列名,列的宽度,列的数据类型。第二部分是用户的数据。1.4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5个基本功能:(详细内容见书5)(1) 数据定义(2) 数
2、据操作(3) 数据库的运行和管理(4) 数据库维护(5) 数据通信2.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2.1 数据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手工文档,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2.2 文件系统的缺点:数据依赖,数据冗余,数据异常,数据不一致。理解数据依赖,数据冗余,数据异常,数据不一致具体的含义(书10, 书11)2.3 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数据独立,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库需要一定的数据冗余)(书11)3.数据模型3.1 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抽象描述,这种抽象描述应能确切的反映事物,事物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3.2 理解实体,属性和联系的含义(书13-14)联系类型(1)一对多 (2)多对多
3、 (3)一对一 (要会判别联系的类型)3.3 数据类型的类别(理解各种数据模型的优缺点)n 层次数据模型n 网络数据模型n 关系数据模型3.4 数据的抽象级别 数据的抽象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n 概念模型(软件独立,硬件独立)n 逻辑模型(软件不独立,硬件独立)n 外部模型(软件不独立,硬件独立)n 物理模型(软件不独立,硬件不独立)第二章 关系数据模型1.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关系(书26 关系的定义),实体,实体集,属性,联系,表的基本概念(书26 表2.1 )结合书上27图2.1表的特点理解基本概念的含义。 关键字(主码):主码是一个属性(或多个属性的组合),它能够唯一地标识一行(实体)2
4、.关系完整性规则 2.1 完整性规则分为三种l 实体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规则:关系的主码不能取空值l 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规则:外码必须是另一个表主码的有效值,或者是“空值“l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规则,比如定义某一属性的数据类型,长度,格式,取值范围2.2数据字典和系统目录l 数据字典用来保存数据库中表的结构信息(见书30图2.4,数据字典保存的是那些信息)l 系统目录2.3索引 建立索引结构和目的 索引结构:索引是由索引关键字和指针组成 建立索引的目的是快速查询和有序输出3.关系代数和数据库操作(本部分内容需要深刻理解,主要通过做题来提高) 3.1 掌握基本的代数运算(并,差,交,
5、乘,除,选择,投影,连接) 3.2 掌握自然连接和等值连接的方法 3.3 综合应用以上连接方法(比如投影和选择的综合使用)第三章 结构化查询语言1.SQL语言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1.1基本功能:(看书44的介绍)n 数据定义n 数据管理n 数据查询n 容易学习 n 具备可移植性1.2主要特点(看书44的介绍)2. SQL语言的用法(本节是重点,一般会出综合应用题和选择题,填空题,同学们需要高度重视,通过看书和做题相结合的方式掌握本部分内容) 2.1 建立数据库的SQL语言(书46) 2.2 建立数据表的SQL语言(书46) 2.3 基本数据管理的SQL语言(书50-52) 2.3 数据查询的S
6、QL语言(本小节是重点中的重点,要熟练掌握各种查询语句), 会灵活运用特殊运算符(between,is null,like,in,exists,%,-)以及SQL函数(order by,distinct,count,max,min,avg,group by),会使用多表查询(书52-66)2.4.掌握建立视图和索引(书67-68)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1 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l 需求分析阶段l 概念结构设计(E-R模型)l 逻辑结构设计(关系数据模型)l 物理结构设计l 数据库实实施(SQL语句)l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2 熟悉E-R模型的各种概念,会画E-R模型图(书81-88) 实体,属性,联系
7、的概念 弱实体,递归实体,复合实体,超类与子类的概念3 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库的一般规则(书89),会画数据结构图(本部分内容是重点,分值不小,要理解基本概念的含义,能根据题目要求画出E-R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图)l 一对一联系l 若实体l 一对多联系l 多对多联系第5章 数据库管理1 数据库的安全性11 数据库安全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防止未经授权,非法使用数据,防止数据的泄漏,篡改或破坏1.2 保护数据库安全的基本方法(要求会定义视图,会写授权语句和收回权限语句)l 定义视图l 访问权限控制(参照书112授权语句) GRANT ON TABLE TO l 监控DBMS其中
8、前面两种方法是用SQL语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3 事物处理2.1 事物的概念(书114)2.2 事物的性质(书115-116,要理解每个性质具体代表的含义)l 原子性l 永久性l 串行性l 隔离性2.3 理解事物提交,事物回滚所产生的效果(书116)4 并发处理和并发控制3.1 并发处理的定义:在多用户数据库系统中,多个事务交迭执行,称并发处理3.2 并发处理可能产生的问题(参照书117-120,理解各种问题的含义)l 丢失更新l 读未提交数据l 不一致检索封锁可以解决并发处理所带来的问题3.3 封锁的类型(理解给数据加锁后数据的状态,书120,回忆课堂上讲的不同锁的作用)l 共享锁(读锁)l
9、排它锁(写锁)给数据加锁可能会带来死锁3.4 产生死锁的原因:事物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书121的表5.8举了死锁的例子3.5 解决死锁的方法(书121-122)n 预防措施n 解除措施5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4.1 理解什么是事物日志(书122)4.2 数据转储的概念(书123)4.3 数据转储方法(书123)l 海量转储l 增量转储l 转储事物日志4.4 数据恢复的方法n 事物故障恢复n 系统故障恢复n 介质故障和病毒破坏的恢复6 数据库完整性控制5.1 理解数据库完整性的概念(书125)5.2 实现数据库完整性的方法l 定义关系完整性规则(书125,回忆第2章的内容) 参照完整性(定义主码
10、) 实体完整性(定义外码l 删除约束,更新级联 l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第6章 网络环境的数据库体系结构1 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的体系结构(书130-134)1.1 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书132,131图6.1)l 服务器平台l 客户平台l 连接支持 1.2 各部分的任务(书131)u 服务器的任务u 客户机的任务 1.3 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的特点(书132) 1.4 网络服务器的类型(书133) 1.5 理解几个概念(书129) 处理分布,数据分布,功能分布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的结果2.1 理解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11、的定义和结构(书136,书137图6.5) 理解局部应用,全局应用的含义(书136)2.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点n 数据独立性n 集中与自治共享 结合的控制方式n 适当增加数据冗余度n 全局一致性,可串行性和可恢复性 2.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目标(书139,特别要弄清楚分布透明性的具体情况)l 分布透明性(回忆课堂上分析不同透明性的特点)片段透明性地址透明性局部映像透明性l 事物透明性l 故障透明性l 异质透明性2.4 数据的分片和复制数据分片的类别(能判别具体的例子属于哪种分片,书141,结合课堂上举的例子)l 水平分片l 垂直分片l 导出分片l 混合分片数据分片要满足的条件(书142,
12、回忆课堂上讲的哪些情况不满足下面三个条件)l 完整性l 不相交性l 可重构性数据复制(书142,图6.7)第7,8章和第6章的ODBC部分见练习7练习1一 选择1数据库类型的划分是根据()A文件形式 B数据模型 C记录形式 D数据存取方法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概念模型的抽象级别最高,用于描述数据的整体概况B逻辑模型依赖于数据库软件C外部模型依赖于硬件D物理模型是数据最低层的抽象3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A文件集合 B数据集合 C命令集合 D程序集合4以下关于数据冗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冗余的存在可能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B冗余的存在将给数据库的维护增加困难C数据
13、库中不应该存在任何冗余D数据冗余是指在两个或多个文件中重复出现的数据5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优点的是() A实现数据共享 B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C控制数据冗余 D数据依赖程序6下列模型中数据抽象级别最高的是() A概念模型 B逻辑模型 C外部模型 D物理模型7下列功能中,不属于DBMS基本数据操作功能的是( )A排序 B插入 C删除 D查询8.下列数据模型中,独立于DBMS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是( )A.概念模型 B.外部模型C.逻辑模型 D.物理模型9.物理模型( )。A.依赖于计算机硬件和DBMSB.独立于计算机硬件,依赖于DBMSC.独立于计算机硬件和DBMSD.依赖于计算机硬件
14、,独立于DBMS10.数据字典中存放的是( ) A.数据与数据的来源 B.数据的结构 C.数据与数据的结构 D.数据的来源二 填空11. 在数据抽象的四个级别中,_模型的抽象级别最高。12. 数据冗余不仅增加存储开销,而且可能导致数据的_。13数据库中不仅存储数据,而且存储数据的 描述信息。14DBMS的数据操作功能包括:输入、_、更新、插入、删除、修改数据等。15实施模型主要有层次数据模型、网络数据模型和_数据模型三种。16当文件结构和数据发生任何微小变化时,都必须修改或重新编写文件的存取程序。其原因是文件系统的数据_。三 简答17简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组成。18简述数据冗余的含义和可能产生的
15、后果。19简述DBMS的主要功能。练习2一 选择1. 已知关系R(A,B)和S(A,B),则以下关系代数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 A.RS=S-(S-R) B.R-S=R-(RS) C.RS=R(S-R) D.RS=R-(S-R)2为了保证每一个实体有唯一的标识,主码不能取空值,这种约束属于()A实体完整性 B参照完整性 C用户自定义完整性D并发控制措施3在关系理论中称为“元组”的概念,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为()A实体 B表 C属性 D字段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关系中元组没有先后顺序,属性有先后顺序 B关系中元组有先后顺序,属性没有先后顺序C关系中元组没有先后顺序,属性也没有先后顺序D关系中元组有
16、先后顺序,属性也有先后顺序5从一个数据库文件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记录的操作是()A.选择 B连接 C.投影 D.复制6设有教师表Rl和学生表R2,如下表所示,则R1R2的行数和列数分别为()Rl R2教师编号教师姓名学号姓名教师编号125吴亚利99321梁山231167张小明99322李双双125231刘朋99323王 萍23199324张 杰125A行数为12,列数为5B行数为12,列数为4 C行数为4,列数为4 D.行数为4,列数为57下面关于自然连接与等值连接的各个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B自然连接要求两个关系中具有相同的属性组,而等值连接不必C.两种连
17、接都可以只用笛卡尔积和选择运算导出D.自然连接要在结果中去掉重复的属性,而等值连接则不必8 . 已知关系R、S和R,如图1所示,RABCSRa1b2c1CDADa3b4c1c1d2a3d2a5b6c2c1d3a3d3图1要从R和S中通过关系代数查询得到R,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查询中不需要包含选择运算B.该查询中肯定包含自然连接运算C.该查询中肯定包含投影运算D.属性C是两个关系进行自然连接的公共属性9如果用其它运算来重新定义自然连接,应该使用( )A选择、投影 B选择、乘 C投影、乘 D选择、投影、乘10已知两个关系R(A,B)和S(A,C),它们的主码都是A. R中含有10个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库 复习资料 终极 2011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