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12页).doc
《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一课时 加减法的关系预习稿主备人: 廖丛英、王亚非、杨柳 学生姓名 班级 预习内容:教材第34页例1、议一议。预习目标:1、 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 让学生掌握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进行验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 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预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难点:加减法之间的互逆运算。预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 用60、110、170三个数写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 - = - =2、 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1 8 + 1 7 =
2、 3 5 3 5 1 7 = 1 8 ( )( )( ) ( )( )( )二、 自出预习。1、 看教材第34页例1情境图。 回答:成年大熊猫( )只,大熊猫宝宝( )只,一共有大熊猫( )只。 根据上面的信息列出算式。a. 18+17=35(只)这是求 的算式。b. 35-17=18(只)这是求 的算式。c. 35-18=17(只)这是求 的算式。 在18+17=35这个算式中,18和17叫做( ),35叫做( );在35-17=18这个算式中,35叫做( ),17叫做( ),18叫做( );在35-18=17这个算式中,35叫做( ),18叫做( ),17叫做( )。2、 讨论:同一个数字
3、在不同的算式里名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3、 练习。 根据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36+12=48 39+21=60- = -= - = - = 填空。68+( )=100 ( )-300=600( )+350=900 140-( )=50( )+350=800 450-( )=150四年级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二课时 加法交换律预习稿主备人: 廖丛英、王亚非、杨柳 学生姓名 班级 预习内容:教材第36页例1、课堂活动第一题。预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懂得用字母表示的意义。2、探索并理解一个数加(或减)接近整百数的运算灵活性。3、通过经历对加法交换律的探究过
4、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预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应用它进行简便计算。难点:懂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预习过程:一、 知识回顾。1、 计算下面各题。1 2 + 2 5 =( ) 2 5 + 1 2 =( )500+300 =( ) 300+500 =( )3 0 + 2 0 =( ) 2 0 + 3 0 =( )1200+650=( ) 650+1200=(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2、 填空。12+25=( )+12 500+300=300+( )20+30=30+( ) 1200+650=( )+1200二、 自主预习。1、 看教材第36页例1情境图
5、。(1) 议一议。仔细观察算式,可以发现同一行两个算式的和( )。同一行两个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 ),只是加数的位置( )。这些算式中,把加数的位置交换了,但是它们的和( )。(2) 任意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3) 如果我们用a和b来分别代表两个加数,这两个数相加,加数的位置交换,它们的和不变。因此这样表示:a+b=b+a2、 练习。18+25=( )+18 560+375=375+( )( )+107=107+96 87+( )=126+87三、 检测练习。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七第一题第一行练习题。四年级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三课时 加法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西师版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导学案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