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6页).doc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第 6 页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一、传染病基本知识(一)、传染病的定义: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叫传染病。(二)、传染病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体内有病源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空气、飞沫、尘埃传播,经水、食物、苍蝇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传播,土壤传播)。3.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易感者,如幼儿、老人。二、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组病毒引起,经飞沫或被疱疹浆液污染的物品传播。冬春季多见。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病
2、后获得终生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发生带状疱疹。常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9以下;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发热1-2天出现皮疹,皮疹以躯干、腰、头皮多见,四肢稀少,呈向心性分布;常成批出现,在同一时期可见斑丘疹、疱疹、干痂。口腔粘膜、咽部、眼结膜也可见皮疹,破溃后形成溃疡。脱落后不留疤痕。应隔离至患儿皮疹全部干燥结痂。隔离期注意观察有无皮疹。 预防: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变干后为止。对密切接触儿检疫21天;室内注意通风,可用紫外线消毒;对正在用激素、免疫制剂的患儿进行被动动免疫或接种水痘疫苗。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经由飞沫传播。13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高。临
3、床表现,可有突然发烧(通常为39C或以上),干咳,肌肉疼痛,头痛,咽喉痛,极度疲劳,流鼻涕或鼻塞,恶心、呕吐和腹泻(多见于幼儿,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这是由于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生活习惯不正常,不良饮食等)5.隔离期:自发病后5天内,至流感痊愈后。6.观察内容:咳嗽、流涕等流感症状。7.预防:良好的卫生可以帮助预防感冒并阻止流感病毒在家庭中的蔓延。(1)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2)把用过的纸巾扔进垃圾桶,然后用抑菌洗手液彻底洗手;(3)饭前便后要洗手;(4)适当运动,及时增减衣物,吃好早餐;(5)经常接触的家居表面要定期清洁消毒,尤其是门把手、扶手和水
4、龙头;(6)避免与感冒或流感患者近距离接触;(7)着凉后,立马到暖和的房间,同时喝点姜汤或热牛奶等。流行性腮腺炎1.病因:腮腺炎病毒2.传播途径:唾液、飞沫传播。冬春季为流行高峰。3.易感者:学龄前儿童多发,患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4.临床表现:腮腺肿大、疼痛。可一侧或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大肿大,边缘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粘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偶尔有腮腺始终不肿者。5.隔离期:患儿腮腺完全消肿后一周。(病程两周左右)6.观察内容:注意观察有无发热或单、双侧腮腺肿胀。7.预防:(1)隔离患儿至腮腺肿完全消失后一周,
5、对密切接触者观察21天。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加强晨检、全日观察,早期发现病儿,及时隔离;观察期不能接受或转出儿童。(2)腮腺炎流行季节,儿童活动室、卧室勤通风换气,勤晒被褥。(3)药物预防:可板蓝根冲剂连服35天。(4)预防接种:可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麻疹1.病因:麻疹病毒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冬春季多发。 3.易感者:婴幼儿多见,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临床表现:(1)前驱期:中度以上发热,结膜充血,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病后23天可见口腔麻疹粘膜斑(科氏斑),为小白点周围有红晕,并有粘膜充血,最有早期诊断价值。(2)出疹期:发热后45天开始出疹,自耳后,发际向面、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常见 传染病 防治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