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设计说明(19页).doc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方案设计说明(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 19 页江西星子帝景御园居住小区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工程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用地性质:居住用地、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工程规模:总用地面积64556.5 总建筑面积(计容积率)12二、区域位置及周边情况:1区域位置本地块位于江西九江市星子县。星子县西北倚傍庐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乡镇均滨临鄱阳湖。全县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7座,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拔1474米。县境内湖汊众多,湖岸迂回曲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亚势带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1437.1毫米,年平均气温15至18。县城南康镇三面环水,负山襟湖。距九江市36公里,距南昌
2、120公里,距武汉200余公里。水上逆赣江可直航景德镇、南昌、赣州,入长江黄金水道抵国外口岸。赣、抚、饶、信、修五大水系在县域东南水面束流而东,形成“江湖之会”。高等级旅游公路庐山南大道联接“昌九”、“九景”高速公路,105国道贯穿全境,京九铁路、九江机场擦境而过。“十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3%。完成了环庐山百里休闲旅游走廊总体规划,温泉休闲旅游迅速发展,形成了江西旅游业的“星子现象”;工业总体规划已经完成,星子工业园和温泉高新技术项目区成为工业发展主要平台,沿湖大运量工业带建设已经启动;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和新城区控规已经启动
3、实施,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显著提升。2周围环境本地块较为规整,现状为空地,有零星几栋民居,地势东高西低,整体地势比周边道路低。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地块东南面为城市交通型道路,东北面为城市支路,西面隔鄱阳湖大道与鄱阳湖相望,视野开阔,环境优美,是在本方案构思中重点考虑的景观元素。 三、设计依据: 1设计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B5018093)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8、建筑设
4、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0、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1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4、本地块相应地形图电子文件15、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16、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及现行规范2设计指导思想1、从城市设计的高度指导地块规划设计,立足该地块及其周边自然环境,注重小区文化环境的塑造,聚集人气,繁荣街景,创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提升该区域的城市形象。2、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强调
5、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创造一流的室外环境,以人为本,塑造有自身特色、适宜居住、健康、舒适、安全,具有均好性居住理念的生活小区。3、以适度超前为原则,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充分考虑今后销售、管理、使用的因素。各部既独立又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完善社区文化,服务和环境配套设施,体现生态,文化的社区理念,创造有自身特色具有归属感的居住小区。4、特色性原则,小区规划设计及造型具有一定的特点,使小区在区域内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一定的地标性。3设计原则项目按照现代城市居住生活模式进行规划设计,力求建成环境优美,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居住舒适,并具有丰富地域文化内涵的居住小区,根据本地块的用地条件以及居
6、住小区的实际需要;规划和设计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原则:1、简练的布局与合理的功能分区相结合2、便捷的车流交通与安全的人流路线相结合3、完整的外部环境与优美的内部环境相结合4、丰富的空间组织和多彩的绿地水体相结合四、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其中: 地下建筑面积: 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平方米其中: 十八层住宅面积: 平方米十五层住宅面积: 平方米花园洋房面积: 23728平方米商业面积: 14056平方米单身公寓面积: 57平方米物业经营用房: 575平方米物业管理用房: 426平方米环网站: 54平方米门卫: 80平方米容积率: 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面积: 178
7、84平方米户数: 858户机动车位: 561辆非机动车位面积: 2031平方米第二章 规划设计说明一、总平面布局一个好的社区是你可以记得、关心和融入生活的地方,它鲜活,有个性,可以引起我们对一些情感、人物、想法的回忆。一个好的社区,能唤醒我们的情感,或者激发我们的想象。本地块致力于打造成为这样的社区,强调“人、建筑、环境”三者间的和谐,建筑与环境相互依存,营造一种富有情趣,充满温情的居住空间。本设计力求利用基地自然条件,创造全新的社区生活形态,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智能化居住社区的同时,提供一个生动的活动空间,在创造互动的邻里关系的同时,兼顾生活的私密性,与此同时,还顺应城市架构,照顾与城市道
8、路的关系。分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说明。1、 规划结构本地块西侧即为鄱阳湖,沿湖还有有绿化,铺地,小品等景观,本地块按照规划条件自身有20米的退河绿化,故在本方案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这个自然条件,采用一轴两心多点的布局模式。一轴指的是主入口处东西向串连鄱阳湖景观,入口广场及小区内部中心绿地的中轴线。两心分别指的是以小区外的鄱阳湖景观和小区内的中心景观。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而言是以鄱阳湖景观为中心采用西低东高的布局,东面的板式,点式高层朝向鄱阳湖,使以鄱阳湖为中心的景观能辐射到每一户。从小区自身规划而言是以小区中心绿地为中心,建筑围绕其布局。多点是指高层建筑半围合而成的组团景观绿地,这些组团绿地又与
9、小区中心绿地相连,使整个景观贯穿小区南北,构架起小区南北向的骨架。小区多层建筑是以从中心绿地衍生出的次景观轴线对称布局。2、 功能布局本小区包括居住与商业等功能,其中居住部分又分为多层住宅,十五层住宅,十八层住宅及单身公寓。在功能布局上,商业部分沿街设置,以一层店面为主,局部两层,既丰富了街景,又为住户提供了便利。住宅布局方面,整体成西低东高的布局。把多层布置在近鄱阳湖的西面,自成一体,多层的住户出门或在自家的阳台露台上即可近距离的享受鄱阳湖的美景,更显其优越。同时不会对东面高层住户视线造成遮挡,使鄱阳湖的景观能渗入到小区内部为更多的用户所共享。东侧的高层结合中心景观布置,建筑朝向鄱阳湖,使高
10、层住户也能在自家眺望鄱阳湖。在主入口处对称的布置了两栋十五层住宅,提升了入口形态,与入口的景观广场相得益彰。地块东面的小块用地受地形限制,无法单独成构成组团,形成居住氛围,所以考虑布置一栋单身公寓。本地块东高西低,再加上地块本身又低于周边道路标高,因此本规划设计方案结合地形布置地下室,可尽量减少土方量的开挖与回填。地下室作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空间,地下室东侧考虑人防布局。3、 空间构成空间构成方面可分为高层空间,多层空间,及入口空间构成。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了个小区丰富的空间效果。高层空间是由中心绿地与高层建筑半围合形成的空间。此空间以中心景观为中心,以组团绿地为辅,呈线性延伸,贯穿小区南北。
11、中心景观开阔优美,开阔的场地同时布置居民活动设施,让心悦目的同时还可娱乐身心。线性的绿地一直延伸至次入口处,产生有纵深感的景观效果。多层空间是由中心景观衍生出的景观次轴为中心,多层花园洋房对称布局。层层退台的花园洋房与景观轴线的水景,铺地相互映衬,同时又与花园洋房的前花园后绿地相结合,使多层的空间呈现出水平面与垂直面的多层次的空间效果。入口空间从指从面向鄱阳湖的亲水平台始一直延伸到中心绿地的景观主轴线。主入口开设在面向鄱阳湖的道路上,亲水平台,使得入口一开始就获得了良好的景观。从主入口处经过景观喷泉,广场铺地,对称布局的花池雕塑,对景墙等手法,有效的提升了出入口的形态,提升了小区的档次。同时利
12、用地势的高差,设计了景观台阶,使入口空间更具有层次感。同时开阔的入口空间也对人流车流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二、交通组织系统:1、出入口设置: 小区主入口开设在西面的交通干道上,面向鄱阳湖,获得良好的入口景观效果。 次入口开向南面的道路。2、车行系统:本住宅小区考虑完全人车分流的方式,机动车在主入口处即下到地下车库,保证了小区内部有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小区内部设有4米的道路通达各户,可供消防车等车辆临时通行。3、人行系统: 行人经过主入口的广场进入小区,在小区内部道路结合中心绿地,景观系统设计,形成了独立的人行系统。内部空间与绿化景观系统合而为一,有效地使小区步行系统将各部分外部活动空间、景观空
13、间、绿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人性化的住区户外活动空间。4、停车系统: 本方案西侧较大的地块设计一层地下室,共停放机动车辆499辆,同时利用地势高差设计地下室夹层提供非机动车停放空间及部分储藏空间。单身公寓的停车也利用了地势西低东高的高差设计了三层地下室,地下三层作为机动车库使用,共停放机动车辆49辆。机动车的出入口开始在小区外围支路上。地下一二层为库房。三、景观系统:本地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鄱阳湖,本方案设计在进行总平面布局及建筑单体设计时多方面的考虑这个景观因素使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能为更多用户所共享。除了利用小区外的自然景观,小区自身也重点打造了中心绿地景观。大面积开阔绿地、环绕四周的高层
14、及花园洋房住宅,共同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中心绿地向两边延伸,进入了半围合的组团绿地空间,通过堆坡造景,配以石景、小径、亭台和花廊,构成多样的景观层次,随着人所处位置不同和道路延伸,形成了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营造了一个“雅致、休闲、自然、和谐”的园林间境。开阔的空间中一部分可设置体育活动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中心绿地到多层空间又衍生出一条对称型的景观次轴。这条景观轴线通过方正的水体,对称的景观铺地,致力打造精致典雅的景观效果。这条景观轴线又与边上的住宅间的组团绿地相衔接。小区外部景观与内部景观之间通过景观轴线相联系。这条轴线始于鄱阳湖,通过亲水平台,入口处的水景喷泉,经过景观广场,拾阶而上,即可到
15、达开阔的中心绿地。在这条轴线上有水景,有花池,有铺地,有小品,有平面的景观元素更有竖向的空间元素,多方位,多层次的打造出不一样的入口空间。单身公寓区块利用地势高差在机动车库顶上形成了屋面的绿化。四、日照分析:本方案经天正建筑8.0进行日照分析计算,初步结论满足大寒日8:00-16:00之间三小时日照的要求。具体需由当地具有日照分析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日照分析计算。第三章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具有承担城市风景,提高城市品味的功能。优美外形设计无疑是建筑内在品味的象征。而建筑的格调一定程度上成了居住者自身审美情趣的反映,高品味的建筑设计表达了居住者本身的居住格调。当岁月洗尽铅华,留给城
16、市的记忆往往是那些载有痕迹的艺术建筑。本设计体现现代简约典雅风格,追求建筑的艺术审美价值,以建筑的品味表达对精英阶层生活品味的尊重,营造了一个儒雅、大气、富有人文气质的建筑群落,是城市里一道优雅风景线。一、住宅平面设计1、结合住宅地段设计套型,以求为住宅取得最好朝向和观景角度。西面的两栋点式高层考虑客厅设置在侧面,面向鄱阳湖,而东面的高层套型设计时则把客厅面向中心绿地。2、结合住宅地段合理设计套型面积,临湖临中心绿地布置大套型,沿路布置部分小套型。3、单元式住宅采用“灰空间”手法设计,引入入户花园、双阳台、景观阳台、露台等理念,丰富住户空间。4、花园洋房拥有自己本身层层退台,每户都有一阳台一露
17、台,为住户提供便利舒适的生活模式。5、最大限度引入阳光。本设计中阳光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环境资源被最大限度地利用。在满足节能的前题下,适度采用低窗台大玻璃窗,起居厅至阳台为落地玻璃门,保证良好的日照采光及优美的景观视野。6、起居室与餐厅的分离。独立的餐厅是高档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餐厅脱离起居室靠近厨房,为厨房的开敞与封闭提供了选择性。7、厨房、卫生间保证足够的使用和操作面积,符合现代居民生活趋势。8、结合立面造型,预留室外空调机位置。9、所有房间保证足够的窗地比。10、临近道路的住宅单元,均采用双层玻璃以隔绝噪声干扰。二、建筑造型1、高层建筑:高层建筑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整体造型挺拔向上
18、,整体建筑以暖黄色面砖和深褐色石材为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以处理:整体凹凸的立面,显现建筑本身的高贵与内敛,优雅而不动声色的文化气息弧形阳台,圆弧形转角处理,一系列弧线的运用让高层的立面添加了柔和的元素,流线型与鄱阳湖的流水相呼应。2、多层建筑:多层的建筑立面风格以暖色调为主,面砖与石材相结合,体型变化丰富,层层退台,建筑尺度亲切宜人。3、商业建筑: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通过精致的线条,稳重的体型,典雅的色调及石材的运用,体现高贵典雅的风情。4、单身公寓:单身公寓的立面造型简洁流畅,石材,面砖与通透的玻璃相映衬。第四章 结构方案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总建筑面积约
19、17万余m2;是由高层、花园洋房、单身公寓以及商业组成的高档住宅小区。二、自然条件1. 2;地面粗糙度:A类2. 基本雪压:0.40 KN/m23. 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 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丙类。5.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三、设计依据1. 建筑及各设备专业提供的资料;2. 设计遵循规范、规程、规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
20、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四、楼屋面均布活荷载1. 非上人屋面: 0.5 KN/m22. 23. 消防楼梯、电梯厅 3.5 KN/m24. 入户花园、空中花园 3.0 KN/m25. 卫生间、厨房、卧室、客厅:2.0 KN/m26. 电梯机房: 7.0 KN/m27. 消防汽车通道: 20 KN/m28. 停车库、汽车道 3.0 KN/m29. 底层架空层施工活荷载: 5.0 KN/m2五、主要结构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地下室部分)基础梁、承台、地下室底板、顶板、外墙 C
21、30各楼层柱 C35,C30各楼层梁、板、楼梯C30次要构件(如圈梁、过梁、构造柱等):C20()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一类环境:二a类环境以外的部分。二a类环境:基础部位。钢筋:直径10用HPB23510用HRB33512用HRB400填充墙:0.00以下填充墙采用混凝土实心砖,0.00以上外墙采用烧结粉煤灰多孔砖,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型钢Q235B,焊条E43(用于HPB235钢筋,Q235B焊接),E50(用于HRB335钢筋),E55(用于HRB400钢筋)。六、结构选型地基基础拟采用桩基础,具体形式待地质勘察完成后再确定。2抗侧力体系本工程多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抗震等
22、级为四级。高层和小高层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利用楼梯间和电梯井设置剪力墙,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楼盖体系本工程各楼层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五章 给排水方案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 1、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92(2000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方案设计 说明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