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19页).doc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章 总需求:应用模型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判断题1假如投资对利率完全不敏感(即是说,在投资函数中值为0),则曲线将会是垂直的。( )【答案】T【解析】投资对利率完全不敏感,因此曲线是垂直的。价格上涨导致实际货币余额减少,曲线向左上移动,此时产出不变
2、,利率上涨;当价格下降导致实际货币需求增加,曲线向右下移动,此时产出也不发生改变,由此可知价格的变化不影响产出水平,所以曲线将会是垂直的。2在模型中,甚至在长期中总需求也不可能等于产出的自然水平。( )【答案】F【解析】模型中,假定价格在短期具有黏性,因此由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总需求的其它决定因素,产出可能会偏离自然水平。在长期,价格是完全伸缩的,因此总需求能够达到产出的自然水平。3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财政扩张所带来的影响。( )【答案】T【解析】当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曲线右移时,总产出和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增加。此时,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方法抑制货币需求,从而使曲线向左
3、移来抵消总产出和通货压力的增加。这种情况下,财政扩张的结果是利率的上升。4财政收缩政策必定将降低消费水平、产出和投资。( )【答案】F【解析】政府支出的减少会使曲线左移,则产出下降,假设收入效应大于利率效应或在消费上无利率效应,因此消费下降,同时利率下降,收入下降导致投资减少,而利率下降导致投资增加,因此财政紧缩政策对于投资的影响不是很明确。5财政和货币同时扩张的政策将必然导致产出和利率的增长。( )【答案】F【解析】GDP肯定会增加,但是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曲线的移动和和曲线本身斜率的综合作用,可能增长、下降或不变。6无论从长期看还是短期看,消费支出的增加和厂商对资本品投资的增加对总需求的影响是
4、一样的。( )【答案】F【解析】投资通过乘数效应使得总需求成倍增长,等量的消费支出增加受边际消费倾向的削弱对总需求的影响小于投资支出增加对总需求的影响。二、单项选择题1假定货币需求为,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乘10亿美元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即) D右移除以10亿美元(即)【答案】C【解析】由得:。均衡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当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2货币供给增加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陡峭,也陡峭 B和一样平缓C陡峭而平缓 D平缓而陡峭【答案】C【解析】均衡收入变动接近的移动量要求货币政策完全或接近
5、完全有效,此时的状态接近于古典区域,此时曲线是平缓的,而曲线陡峭。3其它变量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信用卡使用的放开,在每一利率水平上,人们都比原先较少地持有货币,这种现象会导致( )。A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B曲线向左上方移动C相同利率水平上,收入水平比原先减少D相同收入水平上,利率水平比原先上升【答案】A【解析】信用卡使用的放开会对曲线产生冲击。它将导致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减少,从而货币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曲线向右下方平移,相同利率水平上收入水平增加,相同收入水平上,利率水平下降。4所谓“凯恩斯陷阱”一般产生于债券价格的( )。A高位区B低位区C中位区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凯恩斯陷阱是指利
6、率足够低,债券价格足够高,所有人都预期债券价格会下降。于是,所有人都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券。5在长期中,如果政府购买增加,名义货币供给减少,那么可以预计( )。A总需求和价格会增加,但利率不变B总需求,价格和利率都会减少C总需求和利率会减少,但价格会增加D利率增加,同时总需求和价格可能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政府购买增加,使曲线向右移动,而名义货币供给减少使曲线向左移动,利率会增加,但是不能确定总需求曲线有什么变化,所以总需求和价格可能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6挤出效应接近100%时,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导致( )。A乘数作用接近1 B乘数作用接近0C乘数作用增强 D乘数作用不
7、受影响【答案】B【解析】挤出效应越大,乘数作用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小。7假如在产品市场,投资完全不受利率影响,则( )。A垂直,货币政策在提高产量方面很有效B水平,货币政策在提高产量方面很有效C垂直,在模型中货币政策不影响产量D水平,在模型中货币政策不影响产量【答案】C【解析】投资完全不受利率影响,则垂直,不存在挤出效应,经济处于凯恩斯区域中,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有效。8对于极端凯恩斯主义的模型,当经济处于萧条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B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C对私人投资产生百分之百的“挤出效应
8、”;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D对私人投资产生百分之百的“挤出效应”;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答案】A【解析】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曲线是水平的,无论政府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无法改变利率水平,此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完全不产生挤出效应。9假定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中,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5,政府为了搞基础设施建设而支出了40亿元人民币,这会引起收入( )。A增加将超过200亿人民币B增加200亿人民币C增加将小于200亿人民币D增加不确定【答案】B【解析】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当中,此时曲线呈水平状,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将完全有效,挤出效应为零。因此,政府支出多少,就使收入
9、增加乘数倍政府支出。10利用模型分析,如果其它条件不变,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将会出现( )。A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B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C曲线向左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D曲线向左移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减少【答案】C【解析】提高法定准备金相当于货币的供给减少,因此曲线向左移动,在曲线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11在哪种情况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减弱?( )A实际利率很低 B名义利率很低C实际利率很高 D名义利率很高【答案】A【解析】当实际利率很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下降,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将不会再上升,人们更愿意持有货币,从而形成了“流动性陷阱”,曲
10、线为水平,紧缩性货币政策无效,此时移动曲线的财政政策的效果非常显著。12凯恩斯学派认为“挤出效应”会( )。A比较小,因为货币需求曲线较平缓,而投资需求曲线较陡直B比较小,因为货币需求曲线较平缓,且投资需求曲线较平缓C比较大,因为货币需求曲线较平缓,而投资需求曲线较陡直D比较大,因为货币需求曲线较陡直,而投资需求曲线较平缓【答案】A【解析】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当货币需求曲线较平缓,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则挤出效应越小
11、;当投资需求曲线越陡峭,说明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低,则挤出效应越小。13在凯恩斯陷阱当中,( )。A债券价格很高,人们纷纷购买债券,以期待债券价格更高时倒卖出去B利率极低,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限大C此时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利率下降D无论利率怎么变化,人们都不愿把货币持在手中【答案】B【解析】在凯恩斯陷阱中,利率极低,有价证券价格极高且不可能再上涨,因此人们不愿意购买有价证券,而是无限度的持有货币。当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因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无限大的,利率不变,货币政策无效。14如果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影响落入流动性陷阱,那么就意味着( )。A有价证券的价格达到历史最高 B有价证券的价格达到历
12、史最低C有价证券的价格被认为是极高 D有价证券的价格被认为是极低【答案】C【解析】流动性陷阱时,利率极低,与之相对应的有价证券的价格被认为是极高。15政府支出增加使右移(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平缓而陡峭 B垂直而陡峭C和一样平缓 D陡峭而平缓【答案】A【解析】要使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的移动量,那么由政府支出多引起的挤出效应要尽可能小,当平缓而陡峭时,挤出效应较小。16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陡峭而平缓 B垂直而陡峭C平缓而垂直 D和一样平缓【答案】C【解析】增加货币供给,意味着曲线向右移动,当经济处于凯恩斯区域,即平缓而垂
13、直时,曲线向下移动,均衡利率下降而均衡收入不变。17与财政政策相比较,货币政策的不利之处是( )。A政策效果更容易预期 B给予经济的影响更直接C政策决策实施周期短 D给予经济的影响更间接【答案】D【解析】财政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可直接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因为政府购买支出会直接作用于国民经济中的、等宏观变量,效果明显;而货币政策要通过中介目标,经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相互制约,因此效果不直接。18在模型中,下列对财政扩张所带来的影响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均衡产量上升,但比模型中均衡产量上升的幅度小B均衡利率上升,但比模型中均衡利率上升的幅度大C均衡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实际货币供给量减
14、少,名义供给量增加【答案】D【解析】在模型中,财政扩张只会引起曲线右移;而在模型中,财政扩张引起产出增加、物价水平上升,物价水平的上升又反过来影响曲线,因为物价上涨,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将会下降,曲线左移,这就会部分抵消财政政策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同时均衡利率再一次被抬高。D项,题中没有提到名义货币供给有发生变化。19在通常的框架下,挤出效应可以避免,如果( )A银行限制信贷B政府在增税的同时增加政府购买C在财政扩张的同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 D中央银行大规模出售政府债券【答案】C【解析】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则必然导致产出增加,利率上升,为了使得私人投资不受到政府支
15、出增加的排挤,那么中央银行可以增加货币供给,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到原来的水平,从而私人投资不受影响,挤出效应由此得以避免。20下列哪一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是敏感的,投资需求是不敏感的B对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是敏感的,投资需求也是敏感的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变动时敏感的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地【答案】C【解析】利率对货币供给量越敏感,说明变动货币供给所导致的利率变动量越大,而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说明一定量利率水平所造成的投资变动水平越大,此时货币政策将越有效。21下列哪一种情况时,挤出效应为O?( )A曲线水平B曲线垂直C联邦政府充分缩
16、紧货币供应 D收入通过减税而非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增加【答案】A【解析】曲线水平,发生移动时利率不会发生变化,挤出效应为0。22下列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分析,错误的是( )。A严重衰退并且出现严重失业时,通常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并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B出现严重通胀时,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辅之以紧缩性财政政策C如果失业不严重,通货膨胀压力也不大时应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并辅之以紧缩性货币政策D如果经济过热不严重,通货膨胀承受力尚可时,应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答案】C【解析】如果失业不严重,通货膨胀压力也不大时,应当采取温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即稍有所扩张。23在充分就业的经济中,下列哪
17、一项最可能是政府支出减少的结果?( )A产出、价格和利率在中期都会增加B产出、价格和利率在长期都会增加C价格和利率会在中期和长期减少,同时对产出在中期有负面影响D产出和价格在长期保持不变,但利率在中期和长期都会增加【答案】C【解析】在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在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政府支出减少意味着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则价格下降,产出减少,当价格下降则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从而抵消产出的下降,利率下降;在长期,只要产出依然低于潜在产出,价格会持续降低,实际货币存量进一步增加,利率进一步下降,产出最终会返回它的潜在水平。24下列何种场合,总需求曲线比较陡峭?(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
18、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答案】B【解析】A项,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那么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较小,曲线较平缓;B项,支出乘数较小,说明曲线斜率较大,则总需求曲线越陡峭;C项,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则曲线越平缓,总需求曲线平缓;D项,根据,货币供给量变动不影响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只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25假定某经济的为0.75,存在200亿元的衰退缺口,并处于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如果要使该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必须( )。A使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50亿元 B使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200亿元C使其总供给曲线向左移200亿元 D使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800亿元【答案】A
19、【解析】在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时,扩大需求并不会影响价格,扩张性财政政策完全有效,此时并不存在挤出效应,政府支出乘数为:,要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那么应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50亿元。26财政政策乘数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简单乘数所表示的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简单乘数( )。A没有考虑时间因素B没有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C没有考虑货币和价格因素D没有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答案】C【解析】财政政策中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利率上升,从而使得投资减少,即存在挤出效应。在不考虑利率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时,财政政策乘数的实际作用与简单乘数表示的相等。三、简答题1在价格不变条件下,为什么增加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答
20、:在均衡利率水平和既定价格下,货币市场实现需求和供给的均衡,私人部门(公众和厂商)持有货币和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如债券、股票等)的数量会保持一定比例。当增加货币供给时,货币市场均衡被打破,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超出了他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他们会用手中多余的货币去购买有价证券,以恢复他们希望有的资产组合比例。这时在证券供给量不变情况下,证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这里之所以要保持“价格不变”的条件,是因为如果增加货币供给时价格也随之上升,那么货币的交易需求必然会增加,增加的货币供给可能会完全被这种交易需求所吸收,人们就可能没有富余的货币去购买有价证券,于是利率可能不会下降。2在曲线平行于横轴的区域,货币
21、政策为什么无效?答:在曲线平行于横轴的区域,即在水平阶段的曲线上,说明这时候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已无限大,这时,利率降到了极低的水平,人们持有货币的利息损失极小,而债券的价格太高,人们购买债券出现损失的风险极大,债券价格只可能下跌,不会上涨。因此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只愿意持在手中。这时国家货币当局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是不可能有效果的。这一区域又被称为凯恩斯区域。这时经济一般处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3用模型说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答:(1)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其原因是,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萧条时存在流动性偏好现象。流动性偏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1章 总需求:应用IS-LM模型19页 曼昆 习题 精编 详解 11 总需求 应用 IS LM 模型 19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636693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