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七上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浙教版七上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浙教版七上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直接加热,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
2、,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
3、,单位符号是m。 l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 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
4、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累积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
5、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平移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2、体积的测量。 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可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在使用
6、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仰小俯大)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用排水法、针压法、沉坠法 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四、温度的测量
7、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均匀。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 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
8、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体温计是一类特殊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从3542。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五、科学探究 理解科学的本质,它的核心是探究。 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
9、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实验设计基本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对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随机性原则第二章 观察生物一、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的特征也就是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最基本标准,即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蛋白质和核酸;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能通过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适应周围的环境;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并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在以上这些特征中最基础的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养活自己,属于
10、异养;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动物能进行自由快速地运动,植物却不能。二、细胞1、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的作用如下。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遗传有关。 除此以外,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的作用如下。 细胞壁:保护与支持植物细胞;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含细胞液。2、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共同点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是:(1)植物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11、,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还有大液泡,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这两种细胞器; (2)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成为细胞质和外界环境之间唯一的屏障。五、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1、显微镜的构造:1.目镜;2.镜筒;3.物镜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压片夹;7.遮光器(调节通光量);8.通光孔;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2、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四个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将显微镜安放在接近光源,身体的左前侧;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
12、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a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要观察的部分对准通光孔;b从侧面观察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4)调焦: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有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然后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像清晰为止。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1)擦: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13、3)取:用镊子撕下一小片洋葱鳞片内表皮;(4)展:把洋葱内表皮浸入清水中,用镊子展平;(5)盖:盖上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另一边以45度角再慢慢盖上)防止气泡产生;(6)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2滴红墨水(染色,便于观察),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4、 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1)擦: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氯化钠溶液;(3)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口腔内壁上沿同一方向轻刮几下;(4)涂:把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氯化钠溶液中,尽量涂均匀;(5)盖:盖上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另一边以45度角再慢慢盖上)防止气泡产生;(6)染:在盖玻片的
14、一侧滴1-2滴亚甲基蓝溶液(染色,便于观察),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 (2)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加,通过细胞分化实现细胞种类的增加;(3)形状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是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植物组织结构特点分布功能保护组织细胞排列整齐表皮保护作用营养组织(薄壁组织)细胞壁薄叶肉(叶片中部)制造、储存营养物质机械组织细胞呈
15、细长形,细胞壁较厚茎支撑、保护分生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根、茎等的顶端分裂产生新细胞输导组织细胞呈管状叶脉(导管、筛管)输送水分、无机盐及营养物质动物组织结构特点分布功能上皮组织由排列密集的上皮细胞构成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保护、分泌、吸收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分布广血液、软骨、肌腱等运输、支持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三种:心肌、骨骼肌、平滑肌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收缩、舒张,产生运动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在脑、脊髓、神经中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4)动物体内不同的器官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的系统。所以
16、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动物体; 植物体直接由器官组成,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2、动物皮肤结构层次性的体现。 动物的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主要有上皮组织构成; (2)真皮内有许多血管,还有汗腺、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及冷敏小体等。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接受皮肤的触碰、挤压、冷或热等外界刺激,主要有神经组织构成。而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则属于结缔组织。另外,当人体遇到寒冷或某些刺激汗毛会竖起来,这是立毛肌在起作用。立毛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3)皮下组织主要有脂肪组成,
17、能缓冲撞击,并储藏能量。 3、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可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口腔内有牙齿,在舌的搅拌作用帮助下,将食物弄碎,混合了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后,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消化成麦芽糖。 胃能贮存食物,也能消化食物。胃壁上的胃腺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还能通过蠕动起到一定的物理消化作用。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分别从胆总管和胰管进入小肠,小肠肠壁上的肠腺还能分泌肠液,通过小肠的蠕动,多种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将淀粉、脂肪、蛋白质等有机高分子物质消化分解成能被身体
18、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和水、无机盐、维生素等物质透过小肠壁进入毛细血管。 因此消化系统的三大主要功能是:首先,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分子;然后,这些分子被吸收到血液中并被带到全身各处;最后,废弃物通过肛门被排出体外。二、常见的动物1、动物的分类。(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多种。(2)科学分类的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的。(3)林耐的生物学分类等级(从高到低):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种。随着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来越多,亲缘关系越来越近,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少。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
19、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又分别可称为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2、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及特征。脊椎动物(有脊椎骨)鱼类卵生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淡水:鲢鱼、鳙鱼、青鱼、草鱼;海水:黄鱼、带鱼、鲨鱼体温不恒定两栖类卵生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或者水中,无尾有四肢,用肺呼吸兼用皮肤青蛙、大鲵、蝾螈、蟾蜍爬行类卵生贴地爬行、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鳄鱼、蜥蜴(变色龙)、蛇、龟、鳖鸟类卵生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胸肌发达,脑较发达,适于飞行,没有牙齿,用肺呼吸。鸽子、鸡、鸭、鹅、鸵鸟、猫头鹰、鹦鹉体温恒定哺乳类胎生全身被毛、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大熊
20、猫、袋鼠、蝙蝠、鲸3、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椎骨,它们的形态各异,按照形态和结构可分类如下。无脊椎动物主要特征代表动物原生动物单细胞草履虫、变形虫腔肠动物摄食和排泄不分口,身体辐射对称水母、海蜇、海葵、珊瑚、水螅扁形动物摄食和排泄不分口,身体背腹扁平涡虫、血吸虫线性动物长而薄的体型,身体线形,不分节蛔虫、钩虫、蛲虫环节动物长而薄的体型,身体有许多体节蚯蚓、蚂蝗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克蜗牛、螺、蚌、乌贼节肢动物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蚱蜢、虾、蜘蛛、蜈蚣、蝴蝶、蝗虫棘皮动物体具棘皮海星、海参、海胆4、节肢动物门的特征。节肢动物门约有100多万种动物,是种类最多的一
21、个门,它可分为四个纲,分别是昆虫纲(典型动物一蜜蜂、蝴蝶),甲壳纲(典型动物一虾、蟹),蛛形纲(典型动物一蜘蛛、蝎子,多足纲(典型动物一蜈蚣、马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和足都分节,并且拥有外骨骼。5、昆虫的特征。要判断它是否是昆虫,就要知道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分节的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三、常见的植物1、植物的分类。自然界的植物共可分为五大类,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它们的特征如下。植物类别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孢子)代表植物被子植物有有有有有种子青菜,桃树,苹果树,水稻裸子植物有有有无无种子松,杉,银杏,铁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浙教版七上 科学 期末 复习 知识点 总结 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