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第6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35页).doc
《弹塑性力学-第6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3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塑性力学-第6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35页).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弹塑性力学-第6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第 160 页第十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任何一个弹塑性体实际上都是空间(三维)物体,且一般的载荷严格说来也是空间力系。因此,所有弹塑性力学问题实际上都是空间问题,即所有的力学量都是坐标的函数。但是,当所考察的物体(结构)及其所承受的载荷具有某些特点时,则可将它们近似地看作平面(二维)问题,即所有的力学量都是两个坐标(如)的函数,从而使问题得简化,且所得解答又具有工程所要求的精度。由第二章知,弹塑性力学平面问题可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两种,本章主要讨论弹塑性平面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6.1 弹性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由第二章己经知道,
2、两类平面问题的基本未知量虽然是完全相同的,但非零的应力分量、应变分量和位移分量不是完全相同的。 无论是平面应力问题还是平面应变问题,由于在方向自成平衡,因此,两类问题的平衡方程均为 (6.1-1)由于只需要考虑面内的几何关系,因此,对于两类平面向题均有 (6.1-2)由式(6.1-2)可得到平面问题的变形协调方程为 (6.1-3) 两类平面问题的非零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不相同,因此,由广义虎克定律所得本构方程也必然不尽相同。(1) 平面应力问题 对于平面应力问题,因 ,根据广义虎克定律显然有。因此本构方程为 (6.1-4a)或 (6.1-4b)(2) 平面应变问题 对于平面应变问题,有,根据广义
3、虎克定律,必有和。因此,本构关系为 (6.1-5a)或 (6.1-5b) 将上面两种平面问题的本构方程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只要将平面应力问题本构方程式中的换为,换为,就可以得到平面应变问题的本构方程式。 如果采用应力法求解,还必须将平面问题的应变协调方程(6.1-3)式变换为用应力表示。(1) 平面应力问题的应变协调方程对于平面应力问题,将方程(6.1-1)式中的第一式对求导,第二式对求导,有将上式相加后,得因将式(6.1-3)中耐、用本构关系式(6.1-4a)入,而用上式代换,可得化简上式,得上式可进一步写为 (6.1-6)如果不计体力或为常体力,则上式可写为 (6.1-7a)或用拉普拉斯算
4、符简写为 (6.1-7b)式(6.1-6)即为用应力表示的应变协调方程,通常称为纳维方程。(2) 平面应变问题的应变协调方程对于平面应变问题,因为平衡方程同样为(6.1-1)式,应力分量、也只是、的函数,因此应用由平面应力变换到平面应变的对应关系,则平面应变问题的应变协调方程可直接从(6.1-6)中得到,即 (6.1-8)注意到,当在平面应变问题中,如果不计体力或为常体力时,则(6.1-8)式也简化为(6.1-7)式,这时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的应变协调方程相同。 由以上可见,如果讨论的问题为域上的调和函数,则是在区域上直到二阶导数都是连续的连续函数。在这种情况下,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的
5、应力分量,的分布是相同的,是是是说,他们在平面内应力场一致。 平面内周边上的应力边界条件为 (6.1-9a) 对于平面应变问题还有 (6.1-9b)对于平面应力问题由于方向无外力作用,又,所以该方向的边界条件自动满足。 从以上的讨论中不难发现,方程(6.1-1和(6.1-7)以及边界条件(6.1-9)中均不含材料常数。由此得出重要结论:对于全部边界为力边界的无(或常)体力的平面问题,无论什么材料,只要它们的几何条件、载荷条件相同,则不论其为平面应力或平面应变问题,他们在平面内的应力分布规律是相同的。这一结论,给实验模型的设计,尤其是光弹性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需特别注意的是
6、,以上两种情况的应力、应变和位移是不相同的。 由以上讨论可知,当边值问题属于第一类,即面力已知问题,则采用应力法求解时,其基本方程归结为(1) 当体力为常量时 (6.2-1a) (6.2-1b) (6.2-1c)(2) 当不计体力时 (6.2-2a) (6.2-2b) (6.2-1c) 由数学上可知,方程(6.2-1)是一组线性非齐次偏微分方程,它的解答应该包含两部分:任意一组特解和齐次方程(6.2-2a)的通解。 非齐次方程(6.2-1a)的特解可取为 (a)或取为 (b)或取为 (c)等形式。显然,这些特解都满足(6.2-1a)式。对于齐次方程式(6.2-2a),如果引进一个函数,使得 (
7、6.2-3)则将(6.2-3)式代人齐次方程(6.2-2a)式,可知恒满足。函数称为平面向题的应力函数,是英国天文学家艾里(Airy,G.B)于1862年首先提出的,因此也称它为艾里应力函数。 将(6.2-3)式与式(a)式相叠加,就得到(6.2-1a)式的全解为 (6.2-4)为使应力表达式同时满足协调方程、则应力函数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将(6.2-4)式代入(6.2-1b),得将上式展开为 (6.2-5a)或采用双调和算子简写为 (6.2-5b)将(6.2-4)式代入(6.2-1c)式,得到相应的用应力函数表示的静力边界条件为 (6.2-6)综上所述,对于常体力下的平面问题,只要求解一个
8、未知函数,即在给定边界条件(6.2-6)的情况下,求解方程(6.2-5)式。求出函数后,就可通过(6.2-4)式求出应力分量,最后可通过本构方程式求应变,通过几何方程式积分求位移。对于无体力的平面问题情况,协调方程式不变静力边界条件利用(6.2-3)式写为 (6.2-7)相应的应力分量为(6.2-3)式所示。 实际上,直接求解弹性力学问题往住是很困难的,因此有时不得不采用逆解法或半逆解怯等来求解。当用逆解法时,需先假定满足双调和方程(6.2-5)式的某种形式的应力函数,然后用式(6.2-3)或(6.2-4)求出应力分量,等,再根据边界条件式(6.2-6)或(6.2-7)来分析所得应力分量对应于
9、什么样的面力。由此判定所选应力函数可以解什么样的问题。如用半逆解法则针对所要求的问题,假定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为某种形式的双调和函数,并引入足够多的待定参数,从而导出应力函数,然后分析所得应力函数是否满足应变协调方程,判断假定的以及由应力函数导出的应力分量是否满足边界条件。如不满足则应重新假定。 应当注意的是,双调和方程是四阶的或低于四阶的多项式都是双调和函数。但必须至少是二次和二次以上,以保证得出非零的应力解。例如,对于不计体力的弹性平问题,如取应力函数的一次式,尽管它满足双调和方程式(6.2-5),但将其代入应力分量(6.2-3)式,得显然,这是一个无应力状态。由此得出,在应力函数中增添或除
10、去和的一次式,并不影响应力分量。 不难验证,当应力函数取二次多项式时可得均匀应力状态,取三次多项式时得线性分布的应力场。.3 梁的弹性平面弯曲 在第五章采用材料力学初等理论介绍了梁的弹塑性纯弯曲,这节首先应用应力函数法讨论高为,宽为,跨长为作用,忽略自重时的平面弯曲。 图6.1 悬臂梁 对于图示悬臂梁,其边界条件为 (a)式(a)所列边界条件表示:悬臂梁自由端没有轴向水平力,顶部和底部没有载荷作用,及自由端的切应力之和应等于F。 (a)中第四式的负号是因此处切应力是作用在外法线方向与轴反向的平面内,切应力方向又与轴同向,根据第2章对切应力的正负号约定应为负。1)选择应力函数 由材料力学可知,悬
11、臂梁任一截面上由产生的弯矩随作线性变化,而且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与成比例,因此,可假定为 (b)式中为常数。将(b)式对积分两次,得 (c)式(c)中的和为的待定函数。将(c)式代入双调和方程(6.2-5a)可得 (d)因和仅为的函数,而上式中左边第二项又与无关,故要使上式成立时,必有对上面两式分别积分,得式中系积分常数。将它们代入式(c),可得应力函数为 (6.3-1)将式(e)代入式(6.2-3),可得应力分量为 (e)2)确定系数 根据边界条件式(a)中的第2式,有上式应对所有的都应成立,因而必有求解此方程组,得 (f) 根据边界条件式(a)中的第3式,并注意到式(e)和(f),则有由上
12、式可得 又依据边界条件式(a)的第4式,可得由上式可得式中为梁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3)应力分量计算 至此,式(b),(e)中的所有常数均已确定,于是可得悬臂梁中的各应力分量为 (6.3-2)式(6.3-2)的结果与材料力学的结果完全一致。由此可得出结沦:如果自由端部的切力按抛物线分布,在固定端是按线性分布,则这一解是精确解。如果不是这样,根据圣维南原理,这一解在梁内远离端部的截面仍是足够精确的,其所影响的范围大约只有截面尺寸大小的长度。需注意的是,式(6.3-1)中的系数并未求出,由上节已知,这主要是这3个系数与应力分量无关。因此,这几个系数确定与否无关紧要。4)变形计算 当应力求得后,变形
13、计算则可根据应变位移几何关系和虎克定律进行。由式(6.3-2)可得 (g)将式(g)中的第1和第2式分别对积分,有 (h)将式(h)分别对微分,代入式(g)的第3式,并整理后可得上式两边分别与的函数,因此等式左、右两边应等于同一常数,即将上式积分后代入式(h),可得位移的表达式为 (k)式中常数由阻止梁在面内作刚体运动所必需的三个约束条件来确定。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固定端处()的边界条件为: 这一边界条件相当于在固端处梁的轴线的切线保持水平,即将坐标点()的水平微线段固定,这与材料力学的处理方法相同。现将该边界条件代入位移表达式(k),可得将这些系数代入式(k),则位移为 (6.3
14、-3)由该式可知,均是的非线性函数,这说明梁的任一截面变形后不再保持为平面,这与材料力学初等理论所得结果不同。如在固定端()处,由式(6.3-3)可得上式表明,由这种固定条件得到铅垂线元有一绕垂直于面平面的轴逆时针方向的转角(图6.2)。 梁轴线的铅垂位移由(6.3-3)式可得对于梁自由端()处的挠度, 由式(6.3-3)的第2式可得梁 这与材料力学的结果相同。 图6.2 固定端转角示意图(3) 固定端处()的边界条件为: 这表示固定端断面在()处的铅垂微线元固定不能转动,将该边界条件代入式(k),可求得将这些系数代入式(k),得到一组与(6.3-3)式不同的梁的位移为 (6.3-4) 实际上
15、,由式(6.3-4)也得出均是的非线性函数。同样可得出在固定端()处的水平线元也有一绕垂直于面平面的轴逆时针方向的转角(如图6.3所示)。 由(6.3-4)式可得梁轴的铅垂位移为自由端的挠度度为 图6.3 固定端转角示意图显然,上式等号右边第二项是剪力对挠度的影响。而这部分与弯曲的影响之比,为如,则此比值为。所以当时,梁的挠度主要由于弯曲所引起。由此可见,在材料力学中得到的结果,对于细长梁是精确的。但是,必须指出,在高而短的梁中,以及在梁的高频振动和在波的传播问题中,切力效应是非常重要的。 由以上计算变形可见,在材料力学中,只是笼统地说梁端“固定”,没有规定具体的固定方式。在弹性理论中必须规定
16、固定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固定方式,得出不同的位移公式。 现分析如作用,不计体力的两端简支梁。q 图6.4 受均布荷重简支梁1)选择应力函数设应力函数为 (a)将(a)式代入式(6.2-5)知,满足双调和方程。2)利用边界条件确定常数边界条件为 (b)和在处 (c) 根据式(6.2-3)及边界条件式(b)、(c)可得 (d)由此可解得系数为 (e)将(e)式代入(a)式,得应力函数 (f)3)应力分量计算 将式(f)代入式(6.2-3),并注意梁的截面惯性矩,求得应力分量为 (g) 将式(g)的应力分量与材料力学对该问题的解答相比,可以看出: 1)式(g)中的表达式包括两项,第一项与材料力学解答相
17、同,而第二项与无关,是对材料力学解答的修正。且当时,梁的端面有正应力,但端面上没有水平外力,所以的表达式只满足了两端弯矩为零的条件,但未能消除两端的正应力。然而这组附加的水平力,即修正项显然也构成平衡力系。根据圣维南原理,这组附加力的效应是局部的,在远离两端部分可认为材料力学的公式是精确的。因此,通常认为长而低的细长粱此项可忽略不计,但对高梁,即短粗梁这项有显著影响。如梁中间截面处,的最大值为上式括号中的第一项为主要应力,第二项反映修正应力。一般认为当时,材料力学公式不再适用。 2)材料力学对该问题剪应力的解答与本精确解完全吻合。 3) 材料力学假设梁的纵向纤维之间互不挤压力,因此,但本解答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弹塑性力学-第6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35页 塑性 力学 平面 问题 3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