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笔记(0605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卫生笔记(06051)(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卫生笔记(06051)-第 七 页心 理 卫 生(0605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卫生概述1、1948年WHO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2、现代关于健康的看法不仅仅指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看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3、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四种特征: (1)积极的自我观念 (2)恰当地认同他人 (3)面对和接受现实 (4)丰富的主观经验 4、马斯洛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九项特征:优良的现实知觉;更能接受自我,他人和自然;内在的自发性和自主性;一种超脱的气质和心态;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民主性的人格结构;同情而宽容;内在创造力的不断发
2、展;不断的高峰体验和自我的不断完善。 5、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正常的心理状态,包括基本的认知能力,情绪自控和协调能力。 (2)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3)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游刃有余。 6、1906年,克朗斯托的心理卫生一书出版,“心理卫生”一词开始被世人正式接纳。第二节 心理卫生学的历史与现状1、柏拉图认为,个体人格健康的决定因素,是理性的,精神的以及生理的相互协调一致。2、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源于对精神病人的治疗。3、皮内尔成为现代精神卫生运动的先驱者、。4、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做出直接贡献的人是美国的比尔
3、斯。5、1930年,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会议通过了成立“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的决定。6、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各种模式,为心理卫生失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第三节 学校心理卫生学的内容、任务和作用1、学校心理卫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应激与心身疾病(2)学习活动的心理卫生指导(3)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指导(4)青少年情绪问题与心理挫折(5)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个性塑造(6)青春期性教育(7)特殊儿童的心理卫生指导(8)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心理卫生问题(9)闲暇与健康(10)环境与健康2、学校心理卫生学的基本任务在于:探索维护和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途径与规律
4、,帮助和鼓励青少年学生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促使他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学校心理卫生学的任务:(1)我们必须探寻青少年学生可能发生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2)学校心理卫生工作应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预防为主,适当采取措施,使学生中出现的身心问题能尽早消除在萌发状态。(3)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从一开始就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习惯。4、学校心理卫生学的立足点在于:提高中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为未来的中国培养身心俱健,能在国际舞台上应付自如的栋梁之才。5、学校心理卫生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对学生而言(2)对教师而言(3)对家长而言
5、第二章 应激与心身疾病第一节 现代人与疾病1、身心病被贴上“跟社会不相适应”的标签,而且身心病具有比标签更深的意思。 第二节 应激1、塞利认为应激 是各种各样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一系列的非特异性的反应,这种生理反应与刺激物的性质无关。 2、一般性适应综合症 通常是按照三个紧密相连而又清晰可分的阶段进行的: (1)警戒反应阶段 (2)抵抗反应阶段 (3)衰竭反应阶段 3、所谓应激源 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应激源可分4类: (1)生物性应激源 (2)心理性应激源 (3)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4)其他应激源 4、社会文化因素 是造成人的预见状态的最普通的最重要的应激源。 5、应激可促使人的情绪向低
6、落或高涨两个方向发展。 6、应激状态下的行为反应主要包括:变相依赖、反常动作增加 和 攻击性行为 这样三种行为倾向。 7、变相依赖是指 个体在应激状态下依靠吸烟、喝酒和过量饮食等不良行为来对付环境。 8、反常动作增加 是指个体在应激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与平时大相径庭的行为特征。 9、所谓攻击性行为 是指个体为了减轻应激威胁,而选择某种目标进行发泄。 第三节 应激状态与心身疾病1、心身疾病 是指有心理因素为主要诱因所引起的躯体疾病。 2、据威特洛尔的研究,指出在下列几种条件下,应激将诱发心身疾病: (1)心理方面的应激源在身体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2)个体能察觉到却无力改变的情绪兴奋状态。 (
7、3)应激源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是长期、持久的。 (4)由遗传或早期创伤经验所造成的机体性损伤。 3、人格因素也与特定的心身疾病有关。 4、几种典型的心身病: (1)溃疡:溃疡病患者病前常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不良的情绪通过植物神经机制的作用而致病的。他们常常在依赖与独立性之间抗争,或许这是溃疡病发作的真正原因。 (2)支气管哮喘:症状是持续不停的咳嗽。哮喘的诱因很多,包括对空气中各种物质的过敏反应;细菌,病毒等呼吸道反复感染;家族遗传史。(3)头痛:周期性偏头痛,直接原因是头部血管舒张膨胀,压迫了附近神经所致;间接原因则是某种情绪刺激的结果。(4)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
8、障碍,长同时伴随植物神经、内分泌和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机体组织病变可能是这类疾病的起因。(5)冠心病:个体的人格模式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典型的A型人格有两个基本特征:极高的竞争驱力 和 不断紧迫的时间观念。5、预防心身疾病可从两方面着手:(1)消除来自各方面的应激源a、改善个体的生活环境;b、减少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压力是个体承受环境中新出现的或不良因素的作用;c、减低生活事件的影响力(2)提高自我应付的能力a、寻求社会支持;b、提高实际应付能力;c、善于适时放松自我第三章 学习活动的心理卫生指导第一节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卫生指导1、智力正常,五官健全的儿童,没有任何生理障
9、碍,缺不能适应一般的教学环境,发生各种学习困难问题,导致学业失败,称为学习困难儿童或学习障碍儿童。2、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1)活动特征;(2)认知特征;(3)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4)人格特征;3、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1)个人自身的因素脑部损伤;疾病、虚弱、营养失调等身体障碍。(2)家庭的因素父母的教育不得法;父母文化水平低;父母与孩子缺少适当的交流;父母经商;(3)学校的因素学生频繁转学,教师频繁调动;大量家庭状况不佳的学生的存在;课程、辅导方法和教学设备等管理措施不当。4、学习困难的预防:(1)让学习困难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2)针对儿童的学习困难“对症辅导”(3)帮助儿
10、童集中注意力(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a.了解学习安排;b.合理安排时间;c.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节 拒学学生的心理卫生指导1、拒学儿童通常表现出严重的上学困难,却无生理病因的身体不适、无明显反社会行为等特征。具体表现如下:(1)心因性疾病(2)伴随不良的情绪反应2、儿童拒学的原因主要有:(1)儿童本身的身心因素(2)家庭因素(3)学校因素3、拒学的预防:(1)教师的友善态度(2)给予成功的体验(3)提供儿童社会化的机会(4)学会自己做决定第三节 逃学学生的心理卫生指导1、所谓逃学,是指儿童无正当理由,未经家长、教师同意,便在上课时间内随意离开学校一段时间的行为。2、逃学的心理和行为特征:(1
11、)认知特征;(2)情绪特征;(3)行为特征;3、逃学的原因分析:(1)个人因素(2)家庭因素 a.有关家庭结构与学生行为适应关系;b.父母的教养态度与子女是否愿意上学读书有密切相关;c.父母期望过高是造成孩子对学业排斥的原因之一(3)学校因素a.许多孩子逃学是由于学习因素造成的;b.教师上课方式单调,缺乏想象力是学生逃课的一个原因;c.教师的偏心,对学生的不公平对待,促使一部分学生以逃学来表示第四章 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指导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1、人际关系:个体无论与何种人进行交往,都会发生人与人之间一定的心理关系,这种心理关系便是我所说的人际关系。2、任何人际关系都离不开 认识、情感、行为 三
12、方面的因素。认识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解因素;行为是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3、正常的人际交往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社会化的功能;(2)信息交流的功能;(3)自我认识的功能;(4)心理保健的功能第二节 同伴交往的心理卫生指导1、青少年期同伴交往有以下一些特征:(1)关心自我;(2)充满感情色彩的友谊;(3)异性交往中充满困惑2、消极的人际冲突主要由个体不良的心理因素和行为习惯而引起的。3、同伴交往的心理卫生指导:(1)学会自我调节; 首先,个体要学会实事求是地了解和评价自己;其次,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另外,个体还应学会调节自身需要与他人、集体、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2)加
13、强个人修养; a、博览群书;b、利用节假日时间外出游历;c、适当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3)发展友谊; 青少年自己在交友中也应注意方式方法,应尽量避免自我投射,自我投射反应在三方面:a、以为别人与自己的好恶相同,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b、过度赞扬和吹捧自己所喜好者,过分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不喜欢的人;c、把自己的主观愿望投射于他人;第三节 代际交往的心理卫生指导1、所谓代沟:指的是两个世代之间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差异。2、代沟的差异,可表现为:(1)人生观;(2)交际观;(3)婚恋观;(4)生活方式;3、代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只要体现在:(1)对家长在教养过程中强权和过分关心照
14、顾的不满和抗争;(2)对家长在代际情感沟通和交流中的缺陷的不满和抗争;(3)对家长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承担中的不足的不满和抗争;4、如何进行代际沟通:(1)父母民主的教养方式;(2)教师公正的对待方式;(3)青少年的主动沟通;第五章 青少年的情绪问题第一节 情绪概述1、情绪是指个体被激起的一种状态,主要反应了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2、儿童被老师批评时,脸一下子红起来,脸睑低垂不敢正视老师。在这短短几秒中的情绪反应中实际包含了(1)个体主观体验;(2)生理唤起;(3)表情行为;3、青春期的学生在情绪反应方面发生了众多的变化:首先,青春期的学生开始变得多愁善感。其次,他们的情绪体验强烈而又
15、深刻。再次,情绪体验具有明显的的两极性。4、正常情绪反应的功能:(1)正常的情绪反应大头“事出有因”的;(2)正常的情绪反应随客观情境的不同而不同;(3)正常的情绪反应有助于个体的行为适应;第二节 不正常的情绪反应过度焦虑1、焦虑是指即将面临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痛楚,所产生的悲伤、忧虑及不安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2、恐惧指的是个体因外在危险的存在而产生的害怕感觉。3、焦虑使我们提高警惕,随时防范肯能面临的危险。4、适度的焦虑对生活、学习是有益的。5、儿童焦虑行为的特征在于:(1)首先,处于焦虑状态的儿童显示出生理异常的状态。(2)其次,过分焦虑者也是高度自我关注者,外界很小的刺激都会
16、使他烦躁不安,随时准备以焦虑来防卫。6、焦虑情绪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动,由于焦虑情绪影响个人后会有种种不舒服的感觉,致使人们采取一些无意动作来消除这份紧张。7、儿童焦虑的原因:(1)遗传和体制因素;(2)心理因素;a、儿童早期创伤经历与焦虑密切相关;b、儿童的自我形象也与焦虑有关;(3)家庭因素;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是导致儿童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4)学校因素;a、学生在学业方面的成败与其生活适应和情绪困扰有密切关系;b、不良的人际关系也是造成在校生焦虑的重要来源;8、焦虑的预防:首先,我们应帮助孩子了解生活中各种现象,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应尽量满足儿童身心方
17、面的各种合理需求。再次,社会各界应尽量降低施加在儿童身上的各种压力。第三节 不正常的情绪反应自卑1、所谓自卑感,指的是个体对其个人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感觉不满的心理倾向。2、自卑儿童的特征:(1)首先,儿童因为感觉自己的某一方面不如别人而自卑,自卑的结果便是不愿意展示自己不如人的一面。(2)其次,自卑感强的孩子与自信心强的孩子相比,存在着一个显著的区别,那就是体现在成就动机上。(3)再次,并非所有的自卑儿童都是退缩、不敢尝试的。3、儿童自卑的原因:(1)身心因素;(2)家庭因素;a、孩子的出生顺序与自卑感有关;b、父母的期望过高,是造成孩子自卑的另一个原因。c、家庭气氛对子女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18、(3)学校因素;a、教师的轻视是导致孩子自卑的一个原因;b、教师的忽视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c、学校里同学之间的学业竞争,可能给失败者带来自卑。4、自卑的预防:(1)培养儿童的胜任感;(2)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3)给予儿童更多的关爱;第六章 青少年心理挫折及其处置方式第一节 心理挫折及其原因第二节 受挫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第三节 预防和战胜挫折的方法第七章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个性塑造第一节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第二节 青少年个性的塑造第八章 青春期性教育第一节 青少年性意识与性成熟第二节 青少年的性问题第三节 青少年的性心理卫生指导第九章 特殊儿童的心理卫生指导第一节 器官缺陷儿童的心理
19、卫生指导第二节 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卫生指导第三节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卫生指导第十章 生活方式与健康1、生活方式是指跟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模式。2、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生活方式病,他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医疗费用增长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第一节 吸烟1、影响青少年吸烟的因素:(1)家庭因素;(2)同伴的压力;(3)吸烟者的形象;(4)传播媒介;2、青少年吸烟的危害:(1)对身体健康的危害;(2)对心理健康的危害;3、青少年吸烟的预防和干预:(1)大众媒介的宣传;(2)群体规范的约束;(3)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4)净化社会环境;(5)戒烟治疗;常用的治疗手段有:a、 戒烟药物的运用;b、 厌恶疗法:厌恶疗法的典型的做法是使吸烟行为与某些不愉快的刺激相匹配,这样吸烟可能导致否定的联想;c、 操作条件反射;d、多种方式的干预:第二节 过量饮酒第三节 饮食与健康第十一章 闲暇与健康第一节 青少年闲暇生活的现实与追求第二节 闲暇活动与心理健康第十二章 环境与健康第一节 环境改进第二节 生态环境与健康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健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