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修改后)(4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修改后)(4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修改后)(43页).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修改后)-第 41 页目 录第一篇 总论2第一章 患者入院护理常规3 第一节 一般患者的入院护理3 第二节 急症患者的护理 4 第三节 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4 第四节 危重患者的护理5 第五节 老年患者的一般护理5 第六节 患者出院的护理6 第七节 临终关怀的护理6第二章 症状护理常规6 第一节 恶心、呕吐的护理7 第二节 腹胀的护理7 第三节 腹泻的护理7 第四节 咳嗽、咳痰的护理8 第五节 呼吸困难的护理8 第六节 水肿的护理9 第七节 疼痛的护理9 第八节 头晕的护理9 第九节 发热的护理10 第十节 抽搐的护理10 第十一节 咯血的护理11 第十二节 心悸的护理
2、11 第十三节 呕血、便血的护理12第三章 特殊检查及治疗护理常规12 第一节 胸腔穿刺术的护理12 第二节 腹腔穿刺术的护理13 第三节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护理13 第四节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13 第五节 胸腔镜的护理14 第六节 胃镜的护理14 第七节 肠镜的护理14 第八节 肾穿术的护理15 第九节 肝穿刺活检术前后的护理16 第十节 骨髓穿刺术的护理16 第十一节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17 第十二节 特殊试验护理17 第十三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19 第十四节 脑电图检查的护理20 第十五节 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20 第十六节 血液透析专用深静脉导管的护理21 第十七节 CT增强检
3、查护理21 第十八节 MRI增强检查护理21 第十九节 高压氧的治疗与护理22第四章 急、危、重症护理常规22 第一节 急诊抢救患者的护理22 第二节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23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24 第四节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护理25 第五节 急性脑出血的抢救护理25 第六节 急性创伤急救的护理26 第七节 急性中毒抢救的护理28 第八节 溺水抢救的护理30 第九节 中暑抢救的护理31 第十节 电击伤抢救的护理32第二篇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33 第一章 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33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33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护理33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3
4、4 第四节 心律失常的护理34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35 第六节 心脏瓣膜病的护理35 第七节 心肌病的护理36 第八节 心力衰竭的护理36 第九节 高血压病的护理37 第十节 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护理37 第十一节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38 第十二节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38 第十三节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39 第十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护理39 第十五节 心脏电复律的护理40 第二章 内分泌科疾病的护理41 第一节糖尿病的护理41 第三章 神经内科疾病的护理41 第一节 脑梗死的护理41 第二节 癫痫的护理 42 第三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43 第四节 颈椎病的护理44 第四章
5、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45 第一节 肺血栓栓塞的护理45 第二节 胸腔积液的护理45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 患者入院护理常规第一节 一般患者的入院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患者病情、身体状况、自理能力、饮食习惯、心理及社会状况、疾病认知程度、配合程度、经济能力等。2.疾病环境。病床单位设施及使用情况。3.实验室相关检查。【实施要点】1.接到患者住院通知后选择合适的病室、病床来收治患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2.保持备用床床单位设备齐全、能正常使用。3.患者来到病区时,办公室护士主动热情迎接,核对患者身份,并递上一杯温开水,一张爱心卡。4.通知责任护士、护士长接待新患者,在电脑上安排好患者的床位。5.责任
6、护士向患者做自我介绍、病区主任、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及联系方式,询问过敏史、准确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6.详细介绍医院病室的相关管理制度,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7.做好新患者入院卫生处置,多余物品交待家属带回家。8.注意患者体位舒适与安全。9.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10.责任护士按要求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巡视患者,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其尽快熟悉医院住院环境,做好 “首提护理级别”工作。11.及时完善各种护理记录。【指点要点】1.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病室、床单位辅助设施。2.告知患者或家属配合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性。3.饮食指导。4.落实相关沟通、告知、陪
7、护措施。第二节 急症患者的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患者病情、身体状况、自理能力、饮食习惯、心理及社会状况、配合程度等。2.疾病环境、病床单位设施及使用情况。3.实验室相关检查。【实施要点】1.立即将患者护送至抢救室并安置好床单元,必要时加床栏。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3.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皮肤、黏膜、疼痛及排泄物等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汇报。4.做好各项检查准备,危重病人的贵重物品交由家属妥善保管。5.做好急救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等。6.神志清楚者给予心理安慰,通过有效交流减轻其恐惧紧张情绪。7.安置好患者后引导其家属了解病区环境并做入院自我介绍。8.向患者或其家属交待注意事
8、项,如禁食、特殊治疗或手术等。9.根据患者患者的病情需要必要时联系辅助科室做床边检查。10.疑有传染病者应按隔离原则处理。11.及时进行护理查体,针对还债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病室、床单位辅助设施。2.告知患者或家属配合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性。3.饮食指导。4.落实相关沟通、告知、陪护措施。第三节 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1)身体评估:一般状态:体重、身高、生命体征、意识、营养状态、皮肤颜色、活动与休息、排便情况。(2)个人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社会状况;疾病认知程度;配合程度。(3)病因、阳性体征。
9、(4)实验室检查:抽血化验;X线检查;B超。2.观察要点(1)生命征、排泄的观察。(2)症状的观察。(3)用药的观察。(4)心理状态的观察。【实施要点】1.实施专科护理常规、落实分级护理、基础护理。2.饮食护理 根据医嘱落实患者饮食症状的护理。3.活动与休息 提供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环境,保持空气清新,根据患者情况协助患者活动。4.排泄与管道的护理 观察患者二便情况,各类管道使用情况符合规定,无违反原则情况发生。5.皮肤与清洁 随着病情的变化注意患者皮肤情况,口腔,毛发保持清洁,做好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床单衣物。6.用药观察 根据用药情况做好发药到口,做好用药指导,观察药效及副作用。根据需要发
10、放健康教育处方,落实健康教育。7.并发症观察 定期巡视病房,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做好护理记录。8.心理护理 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9.安全护理 评估患者意识,根据需要使用识别腕带、防护栏、防跌倒标识,评估患者自理情况,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铺整洁,患者卫生清洁。【指导要点】1.饮食、运动、用药指导。2.熟悉基本能够相关知识及用药。3.了解疾病并发症。4.做好定期复查。第四节 危重患者的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变化: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末梢循环、出入量。2.皮肤、压疮风险。3.有无跌倒、坠床等风险。【实施要点】1.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
11、执行医嘱。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定时为患者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3.严格执行医嘱,详细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4.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吸收的流质饮食或遵医嘱补液,做好胃肠营养管及鼻饲的护理。5.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并保持管道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脱落,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特殊管道要有标识。6.根据病情给予患者合适的体位,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对意识丧失、谵妄、躁动的患者应采取保护性的措施,防止坠床、摔伤等意外。7.观察排便情况,必要时可留置尿管,每周更换一次,注意观察尿量、颜色、
12、性状等。便秘者使用缓泻剂或灌肠,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性状。8.加强基础护理,保持患者手卫生清洁,做到两短(胡须短、指甲短,有特殊要求者除外),六洁(头发、五官、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9.做好心理护理 与患者交流沟通,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10.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11.及时完善各种护理记录。【指导要点】1.饮食、用药指导。2.熟悉疾病相关知识及用药。3.了解疾病并发症。4.落实相关沟通、告知、陪护措施。第五节 老年患者的一般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及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发症及合并症等。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进食情
13、况、排泄功能。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状态、社会人际关系。4.评估患者安全 活动能力、周围环境及体位安全等。【实施要点】1.饮食 根据患者生活习惯、病情选择正确合理的饮食,如少量多餐,低盐、低脂、低糖、多维生素、多纤维、易消化饮食。2.活动与休息 告知老年患者的运动原则缓慢、多次的运动方式。3.排泄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过度用力,必要时给予缓泻剂。4.皮肤与清洁 保持皮肤清洁,卧床患者防压疮,秋冬季节防止皮肤干燥瘙痒,避免皮肤抓伤。5.用药观察 指导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6.并发症的观察 掌握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容易发生合并症,应加强巡视,
14、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7.心理护理 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状态、社会人际关系,主动与老年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耐心、细心护理,疏导消极情绪。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8.安全护理 正确评估老年患者的病情、生活自理能力及活动能力,加强安全教育,提供安全护理措施,防跌倒、防坠床、防压疮,注意服药安全,运动安全,有安全警示标识。【指导要点】1.根据老年患者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做到有效的健康教育,应反复多次,语速缓慢,语言清晰,语调平和。2.入院时 进行住院环境及设施的应用,医院规章制度,科室工作人员介绍。3.住院期间 进行检查注意事项、疾病症状体征、药物知识、运动、饮食,并发症的预防
15、、应急处理方法的指导。4.出院前 疾病知识、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出院后的运动与休息、饮食、防护措施、复查的时间和方法。第六节 患者出院的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心理变化、自理能力等。2.患者对疾病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实施要点】1.正确执行出院医嘱。2.交待患者或其家属正确办理出院手续。3.告知家属准备出院用物。4.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将检改。5.发放患者病区联系卡,出院后按时进行电话随访。6.出院当日护士撤销患者各项治疗及正确处理各项护理文件,按规定进行归档。7.协助患者整理物品、清点用物,行动不变者安排轮椅或推车协助护护送患者出院。8.按规定处理床单元备用
16、。【指导要点】1.根据病情做好出院指导。如:饮食、起居、活动、功能锻炼等以及用药情况、复诊时间等。第七节 临终关怀的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观察临终患者的情绪表现。2.评估临终患者的心理需要和生活质量。【操作要点】1.尊重患者的隐私,充分认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2.以不同文化与信仰的患者为中心,满足临终患者文化与信仰方面的需求,将地方文化的信仰、仪式、习惯同医院的医院的医疗救治相结合。3.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娱乐活动。4.认真做好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求。5.倾听临终患者的诉求,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对临终患者表达理解和关爱。6.营造安详和谐的环境让患者和家人倾诉衷肠,有助于家属对患
17、者的心理安慰。【指导要点】1.从哲学、医学、法律、伦理和宗教的角度认识临终关怀,包括各年龄段对临终与死亡的态度、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不同年龄临终患者及家属的辅导技巧及丧葬礼仪及习俗等。2.帮助临终患者与周围的亲友保持联系,鼓励患者与亲友通过电话、信件、e-mail联系。第二章 症状护理常规症状是疾病过程中机体内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患者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和医务人员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临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尽早识别症状,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第一节 恶心、呕吐的护理【评估
18、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恶心与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呕吐的特点及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气味,伴随的症状等。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营养状况,有无脱水表现,腹部体征。3.了解患者的呕吐物、毒物分析或细菌培养等检查结果。4.呕吐量大者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实施要点】1.出现前驱症状时协助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预防误吸。2.清理呕吐物,协助漱口,更换清洁床单。3.必要时测生命体征。4.测量和记录每日出入量、尿比重,体重及电解质平衡情况等。5.剧烈呕吐时暂禁食,应暂停饮食和口服药物;遵医嘱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待呕吐减轻时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少量多餐,并鼓励多饮水。【指导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血管 内科 疾病 护理 常规 修改 4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