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点总结(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知识点总结(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第 8 页选择:l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1723岁),其心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青年期是从儿童、少年发展到成人的过渡期。青年期可分为青年初期(1418岁)、青年中期(1723岁)和青年晚期(2225岁)三个年龄阶段。l 斯金纳倡导的是程序教学,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l 创造力的重要特征:新颖性、价值性l 思维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l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核心和基础。其构成从横向上看,创造性活动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集中思维,既需要直觉思维,也需要分析思维,需要它们的共同协调;从纵向上,高度的创造力是敏锐观察
2、力、良好记忆力、生动想像力和独特思维能力等共同综合发展的结果。l 发散思维的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l 元认知策略;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计划策略和监控策略l 大学生品德的形成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社会规范的认同、社会规范的内化阶段l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l 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外在表现,是评判人的道德品质高低的标志。l 有人认为听话就是好学生,大人的准则是固定不变的,这个人正处在哪个阶段?权威阶段(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判断的总规律是从自律到他律,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公正)l 柯尔伯格认为好孩子定向是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的哪个阶段?习俗道德水平的
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前习俗道德水平:避免服从取向、相互功利取向习俗道德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遵守法规取向后习俗道德水平:社会法治取向、普遍伦理取向)l 强化的类型;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性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或一级强化;二级强化(社会强化、信物、活动)l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知识观:动态性学生观: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l 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l 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六途径: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自己;
4、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主动交往、移情l 提出学科的基本机构的是布鲁纳l 奥苏泊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中,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适当性判断:l 正确:处于他律阶段的孩子认为打碎一个鸡蛋和打碎五个鸡蛋一样坏l 学习的含义;学习(广义):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一定要发生改变、行为或潜能的改变;暂时性如疲劳、药物、适应则不对。)l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联结的形成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试误过程)
5、l 负强化=惩罚(不对)(强化则是增加反应概率,惩罚是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l 有人说:接受学习为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是有意义学习奥苏泊尔认为是错误的,因为有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不是看它的学习是接受还是发现而是要符合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即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l 关于动机和学习效率的关系,动机上升,工作强度加大错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动机的激活水平和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呈现倒U型的函数关系:中等激活水平的动机,行为效率高。同时发现,动机激活水平与任务难度之间的关系。任务易激活水平高;任务难激活水平低;任务难度适中中等激活水平。l 有人说
6、,定势对学习迁移反作用错误。定势分为积极、消极,定势与解决问题一致起积极作用,不一致起消极作用。l 创造力与智力关系:创造力高智商就高、智力高的人创造力就高错误。低智力者难以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力或低创造力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智商l 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方法:是学习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是学习策略的一部分。l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正确:品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化。错误:品德道德没有关系/是一回事)品德:是指个体依据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指由
7、社会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区别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社会现象;品德个体现象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品德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部分反映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社会需要;品德个体的社会性需要。2.联系品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化社会道德影响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社会道德风气。l 从众与服从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的一致性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性特征。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别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l 对教师要求
8、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是社会主义提出的错。l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操作不是)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了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是一种倾向于动态的(变化的)知识。经过反复练习能达到自动化程序的程序性知识,就是通常所说的技能、技巧。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简答:l 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和后天规律;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
9、因规律;个体心理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规律;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l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大学生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大学生求知欲与识别力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渴望独立和依然依赖的矛盾;大学生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大学生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大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l 大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强;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l 有效地使用惩罚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就事论事,使被罚者认识到行为的错误所在,即要将罚与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受罚者的消极情绪与自己的所作所为联系在一起防止惩罚的程度太轻。惩罚太轻往往出现在受罚的行为存在着其他强化之时防
10、止惩罚后奖赏不同时间场合、不同教育者之间惩罚要有一致性对某些行为进行惩罚时要准备好替换行为,并对替换行为进行奖赏使用惩罚时要注意对某个人的惩罚会成为对其他人的奖赏,被称为暗默强化效应(Sechrest,1963)。l 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认知结构的形成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2)重视人类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已有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生学习的内存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3)学习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4)提倡发现
11、学习: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的方法。l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联系起来的倾向性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与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旧知识得以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中,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适当性。l 斯金纳强化动机理论早期行为主义者倾向于把动机看作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
12、明动机的引起和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之间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不断强化可以使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用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l 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动机。;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l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包括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
13、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前四级为缺失性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三级为成长性需要)l 韦纳归因 认知动机理论归因:个体成功或失败后,对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论。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主要可归纳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等四种因素。而这四种因素又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控制性(可控与不可控)、稳定性(稳定与不稳定)和因素来源(内部与外部)。l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 认知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个体
14、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生理状态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对活动中所遇困难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l 卡芬顿自我价值感理论此理论主要从学习动机的负面着眼,试图探讨“有些学生为什么不努力学习?”的问题。自我价值感是人们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区别对待成功与失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维护自我价值感3.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随年级而变化。l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培养措施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成功感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15、,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l 概念的获得概念的形成;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出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概念的同化;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l 概念教学应注意/措施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适当运用正例和反例;提供变式和比较;变式: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在实践中运用概念。l 影响原理学习的因素对原理所涉及的概念的掌握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
16、的言语组织l 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和策略定势的作用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的组织结构l 学习迁移的促进(论述)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遵循系统性、序列性原则,教学目标的表述应用明确具体,不能含糊笼统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应把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则、方法、态度等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遵循不断分化(教学要先教一般或广泛的观念,再将其一步步分解成具体的或初级的概念。通过不断分化,直到最广泛的观念分解为最初级的概念)、综合贯通(教师在教学中要比较观念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观念中建立起联系)的教学原则。恰当
17、运用教学方法:倡导运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大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或合作探索自己在事实材料中发现规律,概括总结出基本原理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把认知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l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情绪与动机对问题情境的知觉:维特海默的知觉律分为接近律、相似律、闭合律、连续律定势: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到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物体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l 复习策略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分散复习形式多样化尝试背诵与反复阅读相结合自
18、问自答过度学习l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班杜拉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作出与之相似的行为。2.观察学习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三种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3.对品德教育的启迪必须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重新认识教师言行一致的教育作用警惕体罚带来的负面效应注意大众传媒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影响重视自我调节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l 大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不良品德:指大学生存在违反某种道德准则、甚至犯有严惩的道德过错,但尚未达到违法犯罪程度的行为表现。1.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客观原因:
19、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不当主观原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意志薄弱、盲目模仿消极的现象与事物、对偶发的不良行为未能及时深刻认识和纠正而不断重复。2. 大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措施了解不良道德行为的动机,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消除疑惧心理和对抗情绪:总是受批评,主要来自于老师的真心帮助和热情的关心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内心是自卑的,所以过度自尊,要尊重学生,表扬肯定他的优点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抗拒诱惑的意志力:评道理,正面引导的方式,提供锻炼机会,促使学生克服诱惑抓住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矛盾转化:经历三个阶段,醒悟、转化、自新,转化是关键时期,当出现反
20、复时不要放弃丧失信心,分析了解问题,帮助度过这个阶段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性格特点,错误的严重程度。l 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仪表空间距离交往频率相似性互补性能力个性品质重点内容l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l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学心理、高等学校的德育心理和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l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
21、健康知识l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几种?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的规律性。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实验室实验法: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收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测验法:采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如测验量表),在
22、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l 大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想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想象目的明确;想象内容丰富;想象的创造性显著增强l 大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理论型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显著提高;l 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大学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大学生情绪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重要方面;大学生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l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每一领域的目标
23、又从低到高分为若干等级。其中认知领域目标分为: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l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行为可分为:答性行为刺激所引起的(被动);操作性行为有机体本身发出的(主动)条件作用包括:刺激性条件作用:SR;操作性条件作用:RS学习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形成,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强化的作用:增强反应概率l 心理学者反对采取惩罚的原因惩罚不可能导致适当的行为惩罚并不能消除不良行为,而只是抑制它惩罚可能会导致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惩罚有时并不起作用。l 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序教学(积极反应、小步子、低错误率、自定步调、及时反馈)。l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
24、构,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态度和方法。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l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信息加工学习模式三个系统:操作系统、执行控制系统、期望系统2. 加工系统或操作系统:瞬时记忆(感觉贮存):暂存信息,不加工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容量有限:72个信息单位长时记忆:容量无限;信息相对静止,可被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激活两条路径l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学习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和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境界。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认为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
25、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自我实现”潜能。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并倡导“非指导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l 人本主义教育观教育目的:强调发展人性,注重创造潜能的启发,引导认知与经验的结合,注重人的理性与情感的均衡发展,使学习者肯定自己,并进而促进自我实现。教育方法:重视自由创造、经验的学习、主动探索与角色扮演。课程设计:重视以人与社会的幸福为学习内容,注重师生共同设计、问题解决并从行动中加以学习。教学思想和实践:主张以自我发展为导向,一切教育措施应适合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的发展。l 学习动机
26、的种类1. 蒂西的认知评价理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由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它取决于个体内在的需要,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中)外部动机(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2. 奥苏伯尔认知内驱力(想知道)、自我提高内驱力(想提高)和附属内驱力(为父母)l 学习迁移的类型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和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侧向迁移(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纵向迁移(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低通路迁移(经过充分练习的技能产生的自动化的迁移)高通路迁移(有意识
27、地将在某一情境下抽象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普遍迁移与特殊迁移l 学习迁移 认知结构说奥苏伯尔学习迁移是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结果。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对学习的迁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认知结构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利用新观念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的分化程度原有观念的清晰性和稳定性。l 大学生的问题问题(传统观点):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问题(认知心理学观点):指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基本成份;给定(givens):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goals):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障碍(obstacles)
28、:通过一定的认知操作及思维活动找到答案,逐渐达到目标状态。l 专家和新手问题解决能力的差异有意义知觉模式的差异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差异技能执行速度的差异用于表征问题时间的差异表征问题浓度的差异自我监控技能的差异l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创造适当气氛,鼓励主动质疑提供难度适当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提供结构不良问题,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l 迈克卡等人区分了三种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策略(重复、抄写、作记录、划线等);精加工策略(释义、口述、总结、作笔记、类比、提问、答疑等);组织策略(组块编码、选择要点、列提纲、制作关系图等)元认知
29、策略:自我计划策略(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自我监察策略(自我查测、集中注意、监察领会状态等);自我调控策略(调整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用应试策略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建立时间表、设置进度目标);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找固定地点、安静地点、有组织的地点等); 努力状态管理策略(将成败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强化、自我坚持等);社会支持管理策略(寻求教师/伙伴帮助、获得个别辅导、采用同伴/小组学习)l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告知学生本课的目标使用标示重点的线索增加材料的情绪性使用独特或奇特的刺激让学生相信学习内容对他们非常重要。l 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品德教育的启示个体思维水平的提高伴随着道德认识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提高道德认识,必须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对于个体道德行为制约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加强道德认识的教育道德认识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重视隐性课程或道德氛围的蕴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道德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