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呼吸骤停的护理(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跳呼吸骤停的护理(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跳呼吸骤停的护理(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跳呼吸骤停的护理-第 5 页时间:2017年01月12日题目: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主讲人:李宏参加人员:门诊输液室全体人员内容: 定义: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继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一般认为,心脏停搏510秒可出现眩晕或晕厥,超过15秒可出现晕厥和抽搐,超过20秒可出现昏迷;若心搏停止超过5分钟常可造成大脑严重损伤或死亡,即使复跳也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一、病因 1.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是心脏性猝
2、死中最常见的病因。其次冠状动脉痉挛: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而缺少显著的、明确的冠状动脉病变,目前已较肯定,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足以使ST段抬高,且可以是无症状性的,也可以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自发性ST段抬高与严重心律失常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同时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3)其他如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原发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常发生猝死。(2)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有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少部分可致猝死(3)先天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以法洛四联症,尤其是术前有严重肺动脉瓣狭窄者猝死多见,其次为艾生曼格综合征。(4)其他心肌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急性弥漫性心肌炎引起猝死的危险性很大。心肌炎为猝死的第
3、2位病因,多系统性结节病不少见,少数病例可有心脏受累。3.电生理异常先天性或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传导系统病变。二、临床表现 突然意识丧失或抽搐;大动脉搏动(股动脉、颈动脉)消失;听不到心音,测不到血压;急性苍白或发绀,继之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固定,肛门括约肌松弛。三、辅助检查 心脏骤停时做的心电图常有3种类型:(1)心室颤动最常见,占绝大多数;表现为QRS波消失,代之以规则或不规则的心室扑动或颤动波;(2)心室停顿占极少数,因心室电活动停止,心电图呈一直线或尚有心房波;(3)电-机械分离占少部分,表现为缓慢,宽大,低幅的QRS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室机械性收缩,一般认为,心室停顿
4、和电机械分离复苏成功率较低。 脑电波低平。四、处理措施心肺脑复苏(CPR)是针对心脏骤停而采取的尽快建立有效循环,提高心输出量的一系列措施。心脏停搏时间越长,全身组织(特别是脑组织)经受缺氧的损害越严重,维持生命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开始抢救时间的早晚。整个复苏抢救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基本的生命支持;二是进一步的支持生命活动,争取恢复心跳;三是复苏后处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其处理原则大致相同,首要任务是尽快建立有效循环,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心输出量,给予有效的生命支持。处理心脏复跳后的各种后遗症及原发病。心脏骤停的复苏处理大致可分为3期:(1)第1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跳 呼吸 护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