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学复习资料(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诊断学复习资料(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诊断学复习资料(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诊断学复习资料-第 6 页心 理 诊 断 学(全)心理诊断是一门科学,与迷信巫术活动具有天壤之别。心理诊断学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的方法学基础上。 第一课 心理诊断学的涵义1、心理诊断的定义: 以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偏移或障碍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估的过程。 广义的心理诊断: 包括心理学中的对各类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判断,也包括临床精神病学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后评定问题。狭义的心理诊断: 主要指临床心理学中对各类心理紊乱的定性区分与评估。 2、心理诊断研究内容 (1)主要针对非健康人的心理和行为;(2)研究心理障碍的诊断规律和发病规律;(3)特别强调对心理诊断
2、的方法、具体技能和病因的讨论3、心理诊断的研究对象一种观点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主要支持这种取向 另一种观点以非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精神分析学派是以畸形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为研究的对象。4、服务对象的分类 (根据严重程度,将服务对象分为三大类)l 心理问题:主要特征是近期发生、内容尚未泛化、反应不甚强烈、心境和情绪产生波动、思维保持逻辑、人格完整等;l 心理障碍:其主要特征是初始反应剧烈、持续久、内容充分泛化、自身难以克服、情绪波动较大、思维逻辑错误、可能具有人格缺陷等 l 心理疾病边缘:其主要特征是有不甚典型的异常精神现象、注意力涣散、好幻想、意志力减弱、
3、自我评价过分偏离常态、人格改变等等。5、心理诊断的特点l 以从没有任何心理紊乱到患有精神疾病之间连续带的人群为对象l 心理诊断对象的模糊性较高,推断难度较大 l 心理诊断与精神病学存在紧密的关系l 心理测量是心理诊断的重要手段 l 心理诊断要求对症状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并归类l 目的是对心理紊乱的性质、类别、程度作出判断,并探索其原因6、心理诊断与心理评估的区别与联系 l 共同点 a. 研究对象;b. 手段方法l 不同点 a. 侧重点;b. 研究对象;c. 目的7、心理诊断的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判明心理问题的性质。包括三个方面:l 异常精神活动的排除诊断(1)一致性原则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
4、反应 (2)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之间个性心理特征或倾向性(3)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个性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l 对心理问题的分类诊断心理诊断的第二项任务 在进行心理诊断时,除了把心理问题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分类外,首要的是需确定心理问题的具体类别。l 探索心理紊乱的原因 在探索心理紊乱的原因时,要注意a. 原因的综合分析: 临床上几乎看不到单因素致病的案例 b. 不是各类原因同等地发生作用。v 心理诊断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由定性向定量发展原则;3、经济性原则;4、客观性原则;5、综合性原则v 心理诊断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心理诊断学与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基础,是理论来源。普通心理
5、学是心理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而心理诊断学是心理学应用学科。2、心理诊断与精神病学心理诊断发展的历史深深蕴涵在精神病学的发展历史之中,直到近100年,心理诊断才从精神病学中分离出来。 3、心理诊断与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验是心理诊断的主要理论来源,也是心理诊断定量化的唯一方式。 4、心理诊断学与个体差异心理学个体差异是心理诊断的核心5、个体差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智力诊断6、心理诊断学与神经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主要运用测验评估大脑功能,判断是否有器质性损伤。第二课 心理诊断过程诊断的形式初诊、复诊、会诊、转诊 一、初诊1、定义:指诊断者运用心理诊断的各种技术与求诊者的第一次接触后,所形成的对求诊者的初步诊断,
6、有时是心理问题的性质判断。也有认为初诊是诊断者对求诊者的心理问题所形成的第一次诊断。2、特点:初诊的直觉性,易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初诊的快速性, 信息的非全面性。3、初诊的步骤:(1)建立初诊同盟关系;(2)介绍心理工作的职业道德保密原则;(3)试探性提问,找到诊断谈话的突破口:(4)通过提问、倾听、分析形成初步诊断;(5)做好初诊的结束小结。4、初诊的结束语:(1)保密性承诺结束语;(2)谈话继续性结束语;(3)诊断式结束语;(4)其他检查建议结束语;(5)感谢性或是终结性结束语。5、初诊应该注意的问题 l 初诊要注意先入为主的影响,初诊也要注意心理咨询师自已职业倾向的影响,初诊还要注意诊断的
7、多种可能性l 初诊必须要收集的信息(1)个人基本情况;(2)本次就诊原因,具体表现;(3)持续时间,诱因;(4)求诊者自己的看法感受。二、 复诊1、目的确定诊断或是观察疗效2、复诊的作用复诊是在初诊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复诊是对诊断过程的回溯。复诊要在前阶段诊断或是治疗结果基础上,进行确定诊断或是明确治疗方针。3、复诊的步骤:(1)审阅初诊记录,对初诊进行再推理,并分析材料与初诊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无关证据,看是否能够提供新的诊断思路。(2)询问病况,着重注意收集有否新病况或是重大变化。 (3)再次诊断和确定治疗方针4、复诊的注意事项(1)首先复诊要注意初诊阶段的诊断对复诊的影响,要考虑到初诊结
8、论改变的顽固性。(2)其次复诊过程也是对初诊信息的利用分析和补充,是对初诊逻辑过程的再分析,以提高初诊的可靠性、准确性。三、 会诊1、会诊的形式(1) 请同行专家会诊:一般是在心理问题诊断范围内进行。(2) 请相关专家会诊:这种会诊是不同领域的专家的会诊。 l 同行专家的会诊程序(1)审阅会诊申请报告;(2)叙述诊断过程;(3)突出会诊点;(4)专家发表意见;(5)会诊总结;(6)干预建议 l 其他临床科室的会诊程序(1)明确会诊目的;(2)听取申请者的详细介绍;(3)面询病人;(4)信息的整理;(5)提出咨询治疗方案2、会诊的注意事项(1)必须具有躯体疾病并发心理问题的相关基础知识(2)面询
9、病人,最好单独进行 (3)注意任务的合理分配 (4)面询过程要尊重和维护原主管医生 四、转诊1、需转诊的情况:不属于心理诊断的对象者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非信任型2、转诊步骤:(1)首先要判断求诊者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性;(2)向求诊者或是家属交待情况;(3)联系后续的接诊诊断者,办理资料移交。3、诊断过程:(1)建立心理诊断的同盟关系有利因素:积极的情绪体验、自尊心的提高、认同作用;(2)确定诊断目的 ;(3)收集分析资料 ;(4)定性和定量诊断;(5)病因诊断 第三课 心理诊断的基本方法 常用方法观察法、测量法、产品分析法、谈话法 其他心理诊断方法综合分析法 、现象学分析方法 、整体分析
10、方法 、历史分析法 、分析迹象法 、归类诊断法、潜意识诊断技术和方法 一、 观察法1、定义:观察法是有计划地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与装置,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资料的方法。 2、分类:l 自然观察法:家庭、学校、幼儿园或工作单位等生活工作自然情境中进行。l 控制观察法:在经过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所进行的观察。3、 观察法的评价l 观察法的优点(1)所获得的信息材料比较真实、客观;(2)在观察时对求诊者的合作要求不高;(3)该方法能得到求诊者不能直接报告或不便报道的资料。l 观察法的不足(1)观察法得到的只是外显行为,不易重复;(2)观察法也不容易保证观察到预定的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诊断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