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中医诊疗方案(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衰中医诊疗方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衰中医诊疗方案(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衰中医诊疗方案-第 6 页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衰范畴,病因归纳为外邪侵袭,郁于气道,肺气失宣,上逆而喘咳;或因房劳过度,肾虚不能纳气归元;或久咳伤肺,肺气不足,不能肃降而发为气短、喘促;也可因忧思过度,暗伤心脾,心血不足而致心悸、怔忡;再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湿上阻心肺也可变生诸证。病机则主要责之于心、肺、脾、肾等脏,而以心肾阳虚最为重要。人体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肾阳气的鼓动,心肾阳虚,运血无力,同时肾不纳气,阳衰无以化水,水气凌心,上则可致咳逆喘促,心悸怔忡;水湿泛滥,下则出现尿少水肿。因此,本病是以心气不足,脾肾阳虚为
2、本,水湿,痰浊,淤血为标,外邪侵袭,房劳忧思,饮食所伤为诱因。治疗方面宜注意邪正关系,分清主次,依期论治。二、分期辨治(一) 早期 此期相当于心功能2级。患者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刻无症状,中度以上体力活动即可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多属心、脾、肺、肾阳气亏虚或气阴两虚,或气血双亏,以虚证为主,治疗上应注意陪补。【主症】心悸怔忡,气短乏力,活动后尤甚,兼见头晕,神疲自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则】补益心气。【方药】五味子汤加减:五味子10克、白人参10克、麦冬15克、炙甘草10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20克、车前子15克。【主症】心悸气短,动则加剧。阴虚为主者,见虚烦失眠
3、,自汗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少津,舌质少苔,或光剥无苔,脉细弱或细数;血虚为主者,见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唇淡无华,失眠健忘,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则】气阴两虚者宜益气养阳;气血两虚者宜补气养血。【方药】气阴两虚者宜生脉散加减:白人参10克、黄芪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黄精20克、太子参10克。气血两虚者宜人参养荣汤加减:白人参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熟地1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炙甘草10克、远志10克、酸枣仁15克。(二) 中期此期相当于心功能3级。患者平静时可有头晕、倦怠乏力,或有肢凉、水肿等。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度体力活动即出现心悸。呼吸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衰 中医 诊疗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