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气候特点(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气候特点(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杭州市地跨南、北两个热量带,东部近海,西部连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所以杭州市的气候特点,不但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的优势,而且还有明显的地形小气候优势。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光温同步、雨热同季 杭州市由于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光、热、水同季配合良好的气候特色。开春后,太阳总辐射量逐月增强,气温同步回升,雨热同季增加;月由春入夏,为杭州市的降水高峰期,气温适中。 盛夏季节(月)太阳总辐射量达最高值,也是一年中的高温期。由于受热带暖气团控制,梅雨结束后降水量较前期明显减少,进入高温伏旱季节。杭州市区日最高气温曾达39.9。 月由夏入秋,光温同步下降。同时受台风和冷空气影响,秋雨来临,使伏旱得以缓解。
2、月则盛行秋高气爽天气。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光温条件优于春季。冬季光、热、水均处在一年中的低值期。二、春季回暖早、增温快、气温日较差大 杭州市低山丘陵面积广大,沿江平原、盆谷地依山傍水,因此具有明显的地形气候特点。从表1看出,东部的宁绍平原地区,冬季(以月为代表)月平均气温较西部低丘谷地高,但的回暖初日临安与东部平原地区相同。而回暖初日,临安较宁波早天;从回暖初日到的初日,临安为天,而东部宁波要天,春季回温比宁绍平原早。表2列出了宁波、萧山等地上半年前后两个月平均气温回温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盆谷地月平均气温回升值要大于平原地区。山间盆谷地的气温日较差明显大于平原,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昌化为,建
3、德为,而杭州东北部平原地区只有,较山间盆谷地小,这是杭州市又一个气候特色。表1 平原与山区回暖日期比较表1月平均气温()回暖期(日/月)10-15间隔天数(天)10初日15初日宁 波4.3 31/325/425萧 山3.9 31/323/423临 安3.4 31/322/422昌 化3.0 2/424/422 表2 月平均温度回温比较表(单位)地点月份123456宁波月平均气温4.35.29.114.919623.6前后二月气温差 /0.93.9584.74.0萧山月平均气温3.85.29.315.320.324.4前后二月气温差/1.44.1 6.05.04.1临安月平均气温3.55.09.
4、115.420.424.0前后二月气温差 /1.54.16.35.03.6建德月平均气温4.86.110.316.320.824.4前后二月气温差 /134.2 6.04.5 3.6 三、气候多宜、资源丰富杭州市地跨两个热量带,南北仅跨个纬距,而年平均气温却相差,的活动积温差,山区与平原降水量多寡相差毫米以上,年日照时数相差小时以上。这说明杭州市的气候资源,除地带性差异外,地形小气候差异更是十分显著。杭州市西南部的新安江水库区、梅城两江小平原、寿昌盆地,四面环山,中间有水体调节,是杭州市降水量较多,热量条件最优,无霜期最长,越冬条件优越的气候区。杭州市东北部的河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形向北敞口,
5、降水量偏少,光照充足,冬季寒冷,热量条件稍差。中部的河谷平原、盆地介于南北之间,气候多宜,降水量适中,热量条件较优。另外,三江流域优越的小气候资源,造就了十分秀丽的自然景色。山水相依,林木葱郁,名胜古迹分布其间,形成了杭州市主要的南线风景旅游区。杭州市广大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雨量丰沛,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千米以下的山区雨量随高度上升而增加,组成了复杂多样的立体小气候。四、气象灾害频繁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频繁的气象灾害。以杭州市区为例,冬秋季月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可差以上,春夏季也差左右;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可差倍以上(毫米),而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更是多寡悬殊,可差十倍以上;年日照时数年际变化也可差小时以上(小时)。正因为气候因子年际变化如此之大,就造成了有的年份盛夏久旱不雨,有的年份又暴雨成灾,带来了频繁的气象灾害。冬季寒潮带来严重的冰冻之害,不但使交通、邮电受阻,农作物受冻,而且给牲畜造成伤亡。年、年的冬季就是如此。 春季的倒春寒、连阴雨、秋季地温、早、晚霜冻常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灾害。 、年和年的洪涝;、年和年的大旱;、年受台风影响,都给经济建设和人民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第 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