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1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第 13 页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做好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范。各级综合医疗机构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包括功能相对独立的呼吸道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艾滋病门诊等。一、 设置原则及基本要求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其业务用房应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2、感染性疾病科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3、感染性疾病科的各类功能用房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做到可
2、分可合,能适应公共卫生医疗救治需要。4、应根据感染性疾病科业务工作要求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医、护、技工作人员。5、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制定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二、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功能设置要求l 一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一)1、必须设立感染性疾病诊室和候诊室,与普通诊室相隔离,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有独立卫生间和医务人员更衣、洗手间。2、感染性疾病诊室内部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3、感染性疾病诊室应安装紫外线灯和洗手装置。4、感染性疾病诊室的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3、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l 二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二)1、选址为控制交叉感染,感染性疾病科与其它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必要间距,确保通风。建议间距2025m。感染性疾病科必须与普通门(急)相隔离,避免发热病人与其他病人相交叉;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普通门(急)诊显著位置也要设有引导标识,指引发热病人抵达发热门(急)诊就诊。2、布局呼吸道发热门(急)诊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应完全分隔,呼吸道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应分设呼吸道发热病人、肠道病人、肝炎病人的专用出入口和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应设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出入口应设有醒
4、目标志。感染性疾病科内应设有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并有醒目标志。感染性疾病科应设置医务人员更衣室,在半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符合要求的第二次更衣区。3、通风、排风感染性疾病科业务用房应保持所有外窗可开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感染性疾病科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禁止使用下列空调系统:循环回风的空气空调系统;不设新风,不能开窗通风换气的水空气空调系统;既不能开窗、又无新风、排风系统的空调系统;绝热加湿装置空调系统。设中央空调系统的,各区应独立设置;呼吸道发热门诊设全新风空调系统,肠道、肝炎门诊设中央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和换气次数不得低于设计规范要求;不设空调系统的,应确保自然通
5、风。4、消毒感染性疾病科的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感染性疾病科内应设置专用的消毒室。各业务用房必须安装紫外线灯或其他备用卫生部批件的空气消毒器械,配备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消毒箱、纱窗纱门、防虫防鼠等消毒隔离和卫生设施。5、呼吸道发热门诊的具体要求呼吸道发热门诊内至少设置一间诊室。呼吸道发热门诊内必须设独立厕所。呼吸道发热门诊内应具有挂号、候诊室、治疗室、留观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和收费、取药等功能。呼吸道发热门诊内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应安装足够的机械
6、通风设施,进行强制排风。有条件的医院应采取措施形成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室内空气压力梯度。使用中央空调的应调整气流方向,使气流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污染区域内应保持负压。每周对空调系统清洗消毒1-2次,对空调冷却水集中收集,消毒后排放。6、肠道、肝炎门诊的具体要求肠道门诊内污染区主要包括肠道病人诊疗室、病人专用厕所、观察室;半污染区包括挂号收费、发药室、治疗准备室;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更衣室、库房等。肝炎门诊内污染区主要包括病人诊疗室、抽血室;半污染区包括挂号收费、发药室、治疗准备室;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更衣室、库房等。肠道门诊厕所应设病人专用蹲式坐便器。肠道门诊诊疗室、观察室、肝炎门诊的诊
7、疗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挂号收费、发药室应分设窗口,确保肠道病人与肝炎病人就诊路线不交叉。肠道门诊观察室应设置1张及以上观察床位,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药械。7、艾滋病门诊的具体要求参照肠道、肝炎门诊。但要满足艾滋病诊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保护隐私以及健康宣教等要求。8、必备的医疗设备 检验设备:血、尿、便检测仪。放射设备:X线检查设备。 基本急救设备:氧气瓶、简易人工呼吸器、急救药箱等。l 三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三)除按二级综合医院设置外,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设置处置室和抢救室等。1、处置室:划分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2、抢救室:仪器及物品摆放固定,标志醒目。设有抢救床
8、、抢救车、氧气瓶、氧气袋、血压计、除颤器、心电监护仪、专用呼吸机、吸引器、插管物品等,备有常用抢救药品及一次性消耗品如吸痰管、吸氧管、导尿管、采血针、试管、一次性手套等。处置室、抢救室应安装紫外线灯或其他具备卫生部批件的空气消毒器械。三、人员配置要求1、基本要求:各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当配备有一定临床经验,经过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工作制度及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理以及消毒隔离等内容培训,技术好、责任心强的高年资内科医师,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2、一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诊室应配备一名医师和一名护士,并有专人负责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3
9、、二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配备一名中级职称以上、有传染病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师担任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各诊室应配备能满足工作要求的医护人员,并有专人负责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4、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职称以上、有传染病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师担任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各诊室应配备能满足工作要求的医护人员,并有专人负责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四、医院感染管理(一)各级医疗机构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三级医疗机构必须设置医院感染管理职能部门,配备35名专职人员(医师或公共专业医师和护士);二级以下(含二级)
10、医疗机构应指定12名专人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二)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的要求,做好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与病区的消毒隔离工作,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指导,并做好空气、医疗用品、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与使用中消毒剂的微生物学监测,二、三级医疗机构每三个月一次,一级医疗机构每半年一次,并做好记录。(三)医务人员防护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并根据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医院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1、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包括: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
11、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性 疾病 设置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