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宽路基填方施工技术方案(3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拼宽路基填方施工技术方案(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拼宽路基填方施工技术方案(34页).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拼宽路基填方施工技术方案-第 29 页目 录一、工程概况111122二、编制依据223三、拼宽路基施工计划443.2人员、材料与设备计划4四、填方拼宽路基施工形式、方案及工艺54.1填方路基拼宽形式、方案58991011121415154.4.2原地面清表、回填16161818五、路基沉降监测及既有高速拆除191920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02021212223七、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25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方案25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26八、雨季施工措施29一、工程概况滨莱高速淄博西至莱芜段起自青银高速淄博西枢纽互通立交,向南经淄博市、莱芜市,接至济莱高速莱芜枢纽互通
2、立交,路线全长72.678公里。二标段起止桩号为K102+570K130+253,路线全长27.683km。其中新建段起止桩号为K102+570K120+900,路线长18.33km;加宽改扩建段起止桩号为K120+900K130+253,路线长9.353km。本标段位于既有滨莱高速公路西侧,线路基本沿滨莱高速公路布设,南北走向。起于姚家峪隧道,向南经姚家峪大桥、樵岭前1号隧道、马公祠中桥、樵岭前2号隧道、樵岭前3号隧道及路基进入和庄互通区,经和庄大桥及路基、佛羊岭隧道、祝家洼水库大桥,在既有苗山互通以北200m处进入加宽改扩建段,即沿既有滨莱高速加宽,途经苗山互通、北辛庄小桥、方下河大桥,设
3、孟家裕分离立交上跨辛泰铁路,再经由上郭家沟2号大桥、柳龙固东通道到达项目终点莱芜枢纽互通。主线设计车速100km/h,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新建及拼宽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利用桥涵进行检测评估后,维持原有汽车-20,挂车-120级,桥涵设计洪水频率为: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及涵洞1/100,其余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执行。加宽改扩建段(K120+900K130+253),既有滨莱高速为整体式路基,路基宽度为23m,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道路沿线跨越方下河流域,沿线地下水受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岩性分布等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形成不同的
4、水文地质单元,富水程度有明显的差异。根据水质分析实验结果,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评定,场区环境类型属II类。地质条件:路线所经地带地形复杂,微地貌类型多,主要以花岗岩为主。根据设计特点,拼宽设计类型主要为整体式右幅单侧拼宽、双侧拼宽两种主要形式。主要拼宽路基施工段落分为:K120+900K124+580双侧拼宽主线段;YK126+890YK129+000整体式右幅单侧拼宽段;K129+000K130+253双侧拼宽主线段。序号路基段落路基类型长度(km)填方量(万m)1K120+900-K124+580双侧拼宽主线段2YK126+890-YK129+000整体式右幅单侧
5、拼宽段3K129+000-K130+253双侧拼宽主线段1)路基拼宽施工期间,设计要求需保证四车道双向通车,即保证既有高速的正常通行。2)在路基拼宽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进行交通组织以及施工临边防护处理。3)原则上,保证项目如期、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并尽量减少社会影响以及区域路网影响。1)资料收集,整理本标段的工程地形、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勘察施工现场的地形及周围环境、场地的可利用程度,确定施工现场交通,临时道路、临时水电管线的布置方案。2)熟悉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参数,为施工做准备。3)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勘察资料,编制具体的施工方案。明确采用的施工方法、工艺,交通
6、组织及安全防护措施。确定施工顺序以及所需人员、机械、设备配备及材料需求。二、编制依据为了如期完成项目的施工任务,实现施工控制目标,编制路基拼宽填方段土石方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确保施工总体目标的实现。编制依据如下:1)山东省淄博西至莱芜段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施工设计图;2)山东省淄博西至莱芜段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工程施工合同文件;3)交通部现行的公路施工技术规范、评定验收标准及有关技术规程以及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对高速公路施工的有关技术要求等;4)国家、交通部、山东省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基施
7、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678-200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2004)。路基拼宽施工期间,应遵循如下原则:1)安全原则:必须保障运营车辆的行驶安全,同时也必须保障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2)遵守边通车、边施工的基本原则。3)畅通原则:路基拼宽施工期间,确保既有高速公路的畅通,确保施工过程中车辆能够以一定的速度顺利通过,保证一定的服务水平。4)确保施工进度原则:路基拼宽施工是在既有高速公路的基础上进行的,确保施工进度、尽量减短施工周期。5)采用网络组织计划技术,科
8、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地施工。6)坚持按专业化组织施工的原则,选派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现场管理机构,对路基拼宽工程均安排有相关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进场施工。7)注重当地民风、民俗、惯例,减少因施工对当地带来的一切干扰。三、拼宽路基施工计划根据总体工期安排,路基拼宽段施工计划见下表:表3.1-1 路基拼宽工期安排表3.2人员、材料与设备计划1)人员计划根据进展情况和施工点布置,通过合理组织人员施工,拟投入的施工人员见下表3.2-1施工人员组织安排所示。表3.2-1 施工人员组织安排表序号职务数量(人)职责1项目经理1全面负责2总工程师1技术负
9、责3生产副经理3负责施工生产4安全员4负责现场安全施工5试验员3试验检测工作6测量员4测量工作7工区长3现场施工管理8现场技术员4现场施工技术9机械手33机械操作10运输车司机27材料运输11辅助员工15杂活12后勤保障人员5后勤保障2)材料计划(1)拼宽路基所需材料主要为路基挖方(土方料、土石混合料、石方料)、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水泥稳定风化砂。除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水泥为外购材料外,其余均为现场取料。(2)材料要求填土路基填料强度和粒径要求见下表:填土路基填料强度和粒径要求项目分类路床顶以下(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810下路床30-120
10、510上路堤120-190415下路基190以下3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81030-120510土工格栅采用双向HDPE土工格栅,极限抗拉强度50KN/m,2%伸长率时的抗拉强度20KN/m,格栅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为防止格栅在压实时错动,采用10钢筋固定,间距为100cm。土工格室片间连接处断裂拉力160KN/m,单位宽度的断裂拉力160KN/m,连接处连接件的抗剪切力160KN/m,格室片断裂延伸率10%,格室高度100mm,格网尺寸为40*40cm。高强土工格室的网带连接方式采用U型钢钉插接编织,U型钉直径2.5mm,U型钉需做好镀锌防腐处理。3)机械准备施工配置重型压实机械。每
11、1施工段(单侧不超过2Km),配置平地机一台、重型振动凸轮压路机1台(激振力+自重T),重型振动光轮压路机1台(激振力+自重50T),静力压路机3台(自重18T),挖掘机3台,推土机2台、小型压实机具、洒水车,其他辅助机械和设备等。四、填方拼宽路基施工形式、方案及工艺4.1填方路基拼宽形式、方案1)填方路基拼宽形式(1)双侧拼宽土质路基填筑施工形式(2)双侧拼宽石方路基填筑施工形式(3)双侧拼宽抬高路基填筑施工形式(4)单侧拼宽路基填筑施工形式(5)老路挡墙路段单侧拼宽填筑施工形式2)填方路基拼宽方案(1)低填浅挖路段(填方高度不大于1.2m+路面厚度)采用开挖一级台阶,清表后若未达到路床底标
12、高则继续挖至路床底,路床基底30cm范围内的土层需超挖或翻挖,然后分层回填、压实,并在路床底部铺设一层6m宽土工格栅。(2)边坡高度大于1.2m+路面厚度且小于4m的一般路段填筑路基时在最下一级台阶铺设一层整体式高强土工格室,路床底部铺设一层土工格栅。(3)边坡高度大于4m的一般路段路堤每填筑2m进行一次冲击补强,路床120cm不进行冲压,对于路基高度大于8m的路段,在变坡处增设一层土工格栅。(4)纵断变化路段当纵断抬高小于2.04m(路面厚度84cm+路床厚度120cm),旧路面顶至新建路基顶面要求填筑水泥稳定风积砂(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铣刨料)。旧路顶面新旧路基结合处下路床底部各铺设一层6
13、m宽土工格栅。当纵断抬高大于2.04m,旧路顶面新旧路基结合处下路床底部各铺设一层6m宽土工格栅,新建路基与旧路面齐平处下面80cm采用水泥稳定风积砂铺设。(5)挡墙路段既有路基两侧设置了部分路堤或路肩挡墙,在改扩建施工期间须保证通车安全及既有路基的稳定性。当既有挡墙不能挖除时,采用填石路基拼宽,在挡墙顶部加铺一层土工格栅以防止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1)测量准备(1)按照规范要求对沿线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和加密。由于两侧拼接路基的旧路基两侧导线点无法通视,则在既有路基两侧各布设一条附合导线,最终两条附合导线闭合。(2)路基开工前每隔20m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旧路基外边缘点,并在旧路基护栏上用喷漆标
14、上桩号。(3)每隔20m对旧路基和加宽路基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充横断面,发现和设计图纸不符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2)试验准备(1)在路堤填筑前,对填方材料每5000m或在土质变化时取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以及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试验。(2)在开工前28天,结合施工路段选择长度至少100m的试验路段进行现场试验,试验段所用填料和机具与施工所用材料和机具相同,并结合业主提供的压实工艺进行试验段施工。(3)试验时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
15、量等,试验结果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试验结束时,试验段达到施工规范要求时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挖除重新进行试验。试验段填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路面地面以下深度(cm)摊铺厚度(cm)最大粒径(cm)压实干重度(KN/m) 孔隙率(%)硬质石料中硬石料硬质石料中硬石料上路堤120190400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322下路堤1906005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524填土路基填料强度和粒径要求项目分类路床顶以下(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810下路床30-120510上路堤120-190415下路基19
16、0以下3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81030-120510填土路基拼宽填筑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清基整平边沟处理台阶开挖基底压实处理土工格室铺设分层填筑土工格栅铺设路基检测。 施工准备 清基整平既有隔离栅迁改 圬工防护处理 台阶开挖 软基处理 基底压实处理 基底冲击碾压 土工格室铺设 分层填筑 土工格栅铺设 路基检测土方路基拼宽施工工艺流程图清基整平及圬工防护处理1)既有隔离栅迁改先拆除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原隔离栅,并按照图纸移埋至新征地界处,用作拼宽部分临时施工隔离栅。2)路基清表拼宽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洞、墓穴、枯井等用砂砾或砂换填,采用灌水法检测压实度。3)圬工防护处理对既有圬工
17、防护(既有水沟、既有边坡包边土)采用挖机拆除。既有水沟低于地表时,在水沟位置按宽度34m、深度1m进行扩挖,然后分层回填素土压实至原地面;既有水沟高于地表时,将高出部分挖除整平;路侧边沟若为干沟,清表开挖台阶后可直接分层回填素土;若沟内潮湿则需先清淤,清淤后开挖台阶换填石渣。4)台阶开挖(1)台阶开挖施工采用自上而下的开挖方式。(2)坡脚往上第一级台阶宽度2m,高度1.33m,其余每级台阶高度为67cm,宽度不小于100cm,台阶底面设计向路中心4%内倾。(3)台阶开挖一级填筑一级。开挖拼接至路床底面小于100cm的台阶时,将台阶作为一个台阶开挖回填,距离路床底面大于100cm时分成两个台阶高
18、度开挖回填;路床部位单独做一个台阶开挖处理,其开挖位置距离原路基土路肩外边缘向路中线75cm,台阶高度为120cm。台阶开挖示意图1)基底压实(1)基底压实原地表现场清理完成后,使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分别沿路线中线从中间向两侧推土,往返3次,使清理后的场地基本平整,用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将地基压实,压实度90%;为冲击压实提供较平整的基面。现场清理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压实后,及时检查地基稳定性。(2)冲击碾压路基填前冲击压实工作面,宽度为路基坡脚外1m范围内。选用25KJ以上的冲击压实机,冲击压实机行走速度控制在9-14Km/h,匀速行驶,不得急刹车。冲压时要及时对路基适量洒水,洒水
19、量以确保冲压时不扬尘为原则。每冲击压实4-5遍地表起伏较大时,用平地机大致整平后,在冲击压实到设计压实度91%。2)土工格室铺设采用冲击式压路机对基底碾压完成后,在基底铺设一层高强度整体式土工格室,土工格室从台阶内缘铺设至拼宽路基边坡放坡脚位置。土工格室上下10cm范围内的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8cm。土工格室铺设示意图1)填筑施工(1)填筑施工时,路基填料选用与原路基相同的填土或透水性较好的土,填筑时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2)当填筑高度H4m以上路段时,路基每填筑2m采用冲击式压路机冲压补强,冲击遍数不小于20遍;并且在路基变坡处铺设一层土工格栅。(3)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
20、侧需超出路基设计宽度不小于5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4)当填筑至下路床底部时,铺设一层6m宽的土工格栅;上路床顶部以下120cm不进行冲击碾压。土工格栅层上下10cm范围内的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0cm。(5)分层碾压为节省摊铺平整时间,在运输填料时,计算控制卸土密度,20t自卸车间隔45m,梅花形卸车。完成一层卸土后,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初平,然后平地机精平,用拉线和打方格网的办法保证摊铺厚度一致,做到摊铺面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轮表面能均匀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碾压效果。在摊铺平整的同时,用推土机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碾压时,路肩不致发生滑坡
21、。路基压实施工顺序示意图(6)机械碾压路基碾压以重型压实机械为主,以中、轻型为辅。每层填料在压实前先用平地机整平,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则,碾压至该土层压实度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压路机按照压实部位密实度要求、填层厚度及控制压实遍数,沿线路纵向进行碾压。横向行与行之间重叠0.40.5m,前后相邻两段间重叠1.52m。压实遍数由试验人员根据试验段压实参数确定。压实后若试验检测密实度不合格时,需重新压实在做密实度检测,直到合格为止。路机碾压行走线路图1)路基整修路堤填筑达到设计标高后,每20m进行一次水准测量,计算平整高度,放样路肩边桩,按设计要求修
22、筑路拱,并进行压实。路基面整形须保证基床表层质量,做好路拱、路肩的整修压实。边坡整修须按设计坡率刷除超填部分,要尽力避免超刷并及时整修夯拍。外观鉴定达到边坡直顺、平整稳定、曲线圆顺。路基边缘整齐、路拱坡面平顺。2)试验检测验收(1)含水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填料摊铺后,及时安排试验人员对填筑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当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在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2以内时,进行下道填筑施工。如果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超过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上时,采用翻晒等方法降低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直至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降至最佳含水量的2左右以内时,开始下道填筑施工。如果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小于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填方 施工 技术 方案 3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