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2(3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2(32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2-第 29 页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1标段建单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1标段建单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1标段项目经理部二分部评估小组负责人: 日期:2012年7月23日目 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2.1、隧道工程概况22.2、气象条件32.3、水文32.4、地形地貌32.5、地层岩性32.6、地质构造42.7、地震42.8、隧址区地质条件评价42.9、围岩级别划分5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63.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分级63.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分级8四、风险评估104.1、风险评估的
2、主要内容104.2、各项基本风险、引起风险的因素104.3、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104.4、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114.5、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15五、风险对策措施225.1、风险接受准则225.2、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225.3、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24六、隧道风险评估结论30建单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2、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合同文件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6、锚杆喷
3、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7、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01-2011)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TJ 79-2002)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1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15、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16、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17、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成果18、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19、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
4、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20、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2.1、隧道工程概况建单山隧道为小净距隧道,隧道位于上林县西燕镇覃浪村附近。设计车速为100km/h,为双向4车道隧道。单洞设计标准为:行车宽度为0.5+23.75+1.00m,行车道限界净高5米。右线起点桩号K302+520,终点桩号K303+330,右线全长810米,进口采用剥竹式洞门,出口采用端墙式洞门;
5、左线起点桩号ZK302+515,终点桩号ZK303+810,左线全长810米,进口采用剥竹式洞门,出口采用端墙式洞门。隧道最大埋深220m,最小埋深20米。隧道内轮廓总宽度为11.70米,周长为32.25米,内轮廓面积为70.128m2,内轮廓高度为7.25米。2.2、气象隧道区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夏季刮南方,冬季刮北风,季风影响明显,常年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年均降水1789.2mm,降雨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四分之三,西侧沿大明山一带年均雨量为2407.5mm,最高达2600mm,是广西六大暴雨区中心之一。年均气温在20.9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
6、温-1.7。常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主。2.3、水文隧道区域地表水对隧道基本无影响,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中的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富水性较差,距隧道进口端800米处有一条大龙洞干渠通过,可以解决施工用水问题。2.4、地形地貌隧道区属岩溶峰丛谷地地貌,海拔130390m,相对高差260m。隧道进洞口段山体斜坡自然坡角约10、出洞口段山体斜坡自然坡角约30,上陡下缓,局部呈绝壁陡崖。隧道穿越山体山顶与坡脚相对高差约220米,整座山体植被以生长于石缝中的杂草及灌木为主。隧道勘查区未见滑坡、崩塌、危岩等不良地质现象,隧道进出口自然斜坡较稳定。2.5、地层岩性根据野外调查及钻探、物探资料,隧址区
7、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兰木组下段(T211)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第四系为残坡积(Qeldl)亚粘土及碎石土。残坡积(Qeldl)亚粘土成分为砂岩、泥质粉砂岩等,棱角状至次棱角状。主要分布于山间洼地、进洞口及洞身地表,厚度变化较大,山顶较薄,12m左右,山脚及沟谷较厚,25m左右。残坡积(Qeldl)碎石土成分为砂岩、泥质砂岩、页岩等,棱角状至次棱角状。隧址区地表普遍分布,厚度变化较大,山顶较薄,12m左右,山脚及沟谷较厚,25m左右。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兰木组下段(T211),岩性为泥质砂岩,强风化呈灰黄色、灰绿色,弱风化及新鲜基岩为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强风化岩体破碎,呈块石碎石状,弱风化岩体呈大块
8、状,强风化层下限为1012m,大部分地段地表无露头,仅在沟谷或陡坎处有基岩出露。2.6、地质构造隧址区位于南丹-昆仑关断裂带的东侧,分布于塘昶向斜次级背斜东翼,该向斜为澄泰向斜北部,轴向北西-南东,呈屉状褶皱向两端扬起。2.7、地震根据中华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02001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区划图线路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级;根据附录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线路区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g。2.8、隧址区地质条件评价1、隧道区域稳定性评价根据调绘资料,建单山隧道出口段有一小断层,有断层角砾,两盘岩石较破碎,影响宽度约34米。隧道进口段、洞身段均无断
9、裂通过,也无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2、隧道进、出口边坡、仰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来宾端洞口地处山坡坡底处,隧道右线起于K302+520,洞口路面标高为168.880m,左线起于ZK302+515,洞口地面标高为168.875m,地形坡角2535,最大坡度60,自然边坡稳定,但洞口边坡表层为约6.10m厚的第四系坡残积碎石层,结构松散,围岩稳定性差,需做好洞口支护。马山端洞口地处山坡坡腰上,隧道右线终于K303+330,洞口路面标高为180.650m,左线终于ZK303+325,洞口地面标高为180.221m,地形坡角3045,上陡下缓,局部呈绝壁陡崖,自然边坡稳定,但洞口边坡表层为约5.5m厚
10、的第四系坡残积碎石层,结构松散,围岩稳定性较差,需做好洞口防护。3、洞身段稳定性评价洞身段顶板围岩厚度为45210米,岩性主要为二迭系下统茅组口(P1m)灰岩,较坚硬岩坚硬岩,中厚层构造,节理裂隙发育稍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胶结较好,呈裂隙块状结构,在局部发现2条断层,宽度均为50cm,规模很小且胶结较好,局部为方解石脉填充,岩层产状与隧道轴线呈大角度近正交,产状较为稳定,以级围岩为主,隧道开挖后在岩层面及洞身段发育的节理裂隙切割下,局部将形成不稳定的“楔形体”块体,洞顶易产生碎落,施工时需注意排除不稳定块体。隧道围岩岩体富水性较弱,洞室涌水量较小,不会出现涌水、突泥现象。2.9、围岩级别划
11、分建单山隧道左、右线围岩分级表序号左右线长度(m)起讫桩号长度(m)修正的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围岩级别占隧道总长(%)1右线810K302+520- K302+565455.6K302+565- K302+6579225911.4K302+657- K303+27561837276.3K303+275- K303+330552596.72左线810ZK302+515- ZK302+564496.0ZK302+564- ZK302+635712598.7ZK302+635- ZK303+27064037279.0ZK303+270- ZK303+325502596.3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施工
12、安全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工程特点,选择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及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的有关内容,建单山隧道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拟采用指标体系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和专项风险评估。3.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思路与指标1、总体风险评估思路总体风险评估指开工前根据隧道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风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隧道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其评估思路如下:(1)结合隧道实际,遵循指南要求,建立评估体系;(2)根据项目情况
13、,参照评估体系,选择合适的分值;(3)建立评估等级,并确定本项目的等级。2、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参见下表。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质G=(a+b+c)围岩情况a1、V、VI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70以上34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2、V、VI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40以上、70以下23、V、VI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以上、40以下14、V、VI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以下0瓦斯含量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层2-32隧道洞身附近可能存在瓦斯地层13隧道施工区域不
14、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c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2-32有部分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13无涌水突泥可能的地质0开挖断面A1特大断面(单洞四车道隧道)42大断面(单洞三车道隧道)33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24小断面(单洞单车道隧道)1隧道全长L1特长(3000m以上)42长(大于1000m、小于3000m)33中(大于500m、小于1000)24短(小于500m)1洞口形式S1竖井32斜井23水平洞1洞口特征C1隧道进口施工困难2从施工便道难易、地形特点等考虑。2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1注:1.指标的取值针对单洞。2.表中“以上”表示含本数,“以下”表示不含本数,下同。3、隧道工程施工安
15、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G(A+L+S+C)=(a+b+c) (A+L+S+C), 计算得到总体风险值R后,可对照下表确定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的等级。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极高风险)22分及以上等级(高度风险)1421分等级II(中度风险)713分等级I(低度风险)06分经总体风险评估后,对于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等级的隧道工程,应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3.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思路与流程1、专项风险评估思路专项风险评估是指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III级(高度风险)及以上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
16、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其评估思路如下:(1)将隧道施工工序分解;(2)结合分解的工序,进行危险源普查,列出风险源普查清单。(3)用系统安全方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性评估;(4)选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量评估2、专项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源普查、辨识、分析,并针对重大风险源进行估测、控制,具体见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成立风险评估小组风险源辨识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分析主要事故类型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 专家咨询风险分析分析事故的致险因子确定物的
17、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动态评估 风险估测一般风险源检查表法LEC法重大风险源风险矩阵法 指标体系法隧道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措施建议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四、风险评估4.1、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1、根据建单山隧道现场勘察设计资料和设计图纸,以及我项目相关人员对建单山隧道的实地考察,并对建单山隧道危险单元划分及风险分析如下:(1)隧道洞身开挖易发生坍塌,尤其是洞口段。(2)二衬施工属于高空施工,存在人员高空坠落和高空坠物等危险因素。(3)空压机等特种设备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危险因素。2、根据指南中的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建单山隧道的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特
18、点,建单山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的指标分值如下:建单山隧道左、右线V、VI级围岩长度分别为49m、45m,占左、右线隧道总长度的比例分别为6.0%和5.6%, V、VI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以下,围岩情况a分值为0分。经地勘院勘测,根据设计图纸,建单山隧道施工区域无瓦斯。瓦斯含量,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b分值0分。隧道附近无河流,根据设计图纸,隧道施工区域无地下水。富水情况,无涌水突泥,c分值0分。隧道为单洞双车道隧道,开挖断面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A分值为2分。隧道全长810米,为中隧道,L分值为2分。隧道洞口选用水平洞,S分值为1分。隧道进洞口端为V级围岩,采用新奥法施工,进口施工难
19、度较困难,洞口特征C分值为2分。3、风险大小及等级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R=G(A+L+S+C)=(a+b+c) (A+L+S+C),代入数值,得R=(0+0+0)(2+2+1+2)=0,对照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建单山隧道的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级,属于低度风险,可不进行专项风险评估。但考虑到隧道右线进洞口地形比较复杂,且隧道施工时间较长,洞口失稳和隧道坍塌等重大风险源依然存在,因此特对其进行专项风险评估。4.2、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1、施工程序分解将建单山隧道施工作业程序按表下表分解建单山隧道施工作业工序分解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位作业洞口工程洞口开挖清表作业挖掘作业爆破作业超前
20、管棚支护钢拱架喷射混凝土洞身开挖钻爆作业人工钻孔装药与起爆通风危石清除洞内运输装渣无轨运输卸渣爆破器材运输洞身衬砌初期支护超前支护或超前小导管立拱架铺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铺设防水层绑扎二次衬砌钢筋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填充仰拱混凝土隧道路面基层面层水泥混凝土浇筑养生2、风险源普查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根据设计说明中的钻探、野外观察、孔内原位测试、室内岩石试验资料及地质测绘和物探结果,将隧道左、右线围岩分别分为三个区段。(1)左线进口段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259,综合确定左线进口段围岩等级为V级。顶板较薄,以中厚层灰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部分裂隙为方解石填充,围岩完整性、稳定性均较差
21、,开挖时会出现掉块、小崩坍,局部可能会存在少量上次滞水或基岩裂隙水。(2)左线洞身段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259,综合确定洞身段围岩等级为级。洞身段顶板围岩厚度在45210m之间,岩性以灰岩为主,属较坚硬岩,中厚层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胶结较好,呈裂隙块状结构,在局部发现有2断层,性质不明显,断层宽度约0.5m,规模很小且胶结较好,局部为方解石脉填充,产状较为稳定,开挖宽度在1018m时可暂时稳定,局部会出现掉块及渗水现象。(3)左线出口段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259,综合确定左线隧道出口段围岩为级。顶板较薄,以中厚层灰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部分裂隙为方解
22、石填充,岩体较破碎,呈碎块状镶嵌结构,稳定性较差,局部地段也可能出现存在少量长层滞水或基层裂隙水,开挖时会出现掉块、小崩塌等。(4)右线进口段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259,综合确定右线隧道进口段围岩为V级。右线进口段暗洞洞口位于山体冲沟内,有3条自然冲刷的天然水沟,有20m长暗洞的顶板厚度在1.54.0m之间,且左侧以中厚层灰岩为主,右侧以第四系坡积层的碎石土为主,整体稳定性很差,建议将暗洞往山体内前移20米。其它部位围岩节理裂隙发育,部分裂隙为方解石填充,围岩完整性、稳定性均较差,开挖时会出现掉块、小崩坍,局部可能会存在少量上次滞水或基岩裂隙水。(5)右线洞身段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
23、值【BQ】=372,综合确定洞身段围岩等级为级。洞身段顶板围岩厚度在45210m之间,岩性以灰岩为主,属较坚硬岩,中厚层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体较破碎较完整,胶结较好,呈裂隙块状结构,在局部发现有2断层,性质不明显,断层宽度约0.5m,规模很小且胶结较好,局部为石英脉填充,产状较为稳定,开挖宽度在1018m时可暂时稳定,局部会出现掉块及渗水现象。(6)右线出口段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259,综合确定右线隧道出口段围岩为级。顶板较薄,以中厚层灰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部分裂隙为方解石填充,岩体较破碎,呈碎块状镶嵌结构,稳定性较差,局部地段也可能出现存在少量长层滞水或基层裂隙水,开挖时会
24、出现掉块、小崩塌等。3、风险源普查清单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普查清单。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序号风险源判断依据1坍塌本隧道级围岩段2触电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害3火工品可能导致爆炸,造成人员伤害4高空坠落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人员伤害5机械伤害操作失误,造成人员伤害4、风险分析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从人、机、料、环五个方面分析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人员方面,未接受安全教育、未持证上岗、无相关证件等;机械方面,未经过检查、劳损严重等;原料方面,物料乱堆放、原材料不合格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等;施工方法方面,未按设计施工、重
25、大施工方案未经审批等;环境方面,主要是围岩情况复杂,给施工带来困难。隧道风险源风险分析表单位作业内容潜在的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员类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备注洞口工程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洞身开挖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机械伤害作业场所内设备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使用不安全设备
26、等设备带 “病”运转等洞身衬砌触电人员活动作业能力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等(电气)未接地等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洞内运输机械伤害作业场所内设备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使用不安全设备等设备带 “病”运转等5、风险评估(1)风险估测方法选择风险估测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数量估算。本工程采用LEC法进行风险估测。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个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
27、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风险值D=LEC。D值越大,说明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2)量化分值标准为了简化计算,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人员暴露时间、事故发生后果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如表所示。事故发生可能性L等级划分及赋值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6相当可能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3可能、但不经常0.1极不可能人员暴露时间E等级划分及赋值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
28、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暴露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等级划分及赋值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10人以上死亡7严重4039人死亡3重大、伤残1512人死亡1引人注意根据公式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将结果按下表分级 。LEC法评估结果分级D值危险程度D值危险程度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0.31很可能40.030.30.1可能30.0030.030.01偶然20.0030.
29、001不太可能1注: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 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4、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四级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下表示:人员伤亡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特大重大较大一般后果等级4321人员伤亡数量(人)30或10010F30或50SI1003F10或10SI50F3或SI10注:F=死亡人数 (含失踪) SI=重伤5、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如下表示: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
30、一般较大重大特大后果等级1234经济损失(万元)Z1010Z5050Z121.23M50.99M121.10M20.86M81按照图表所示,本隧道总承包企业资质为特级,A分值为0分 。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B选项分值为0分。本项目未发生过事故,C分值为0分。本项目作业人员均为经验丰富,且有多年施工经验的人员,D分值为0分本项目三类人员全部持证上岗,E分值为0分。本项目安全照要求,安全费用的投入符合有关规定,F分值为0分。本项目机械设备配置与管理基本符合合同要求,G分值为1分。本项目编制的建单山隧道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可操作性较强,H分值为0分,M=0+0+0+0+0+0+1+0=1,0M
31、2,依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折减系数为0.8。8、坍塌事故危险性评估(1)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根据隧道实际情况,结合指南中关于坍塌指标体系建立要求,建立洞身开挖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围岩级别AV、IV级45可根据围岩节理发育情况和岩性适当调整分值IV级3III级2I、II级01断层破碎情况B存在宽度50m以上的大规模断层破碎带34存在宽度20m以上、50m以下的中等规模断层破碎带2存在宽度20m以下的小规模断层破碎带1不存在断层破碎带0渗水状态C岩溶管道式涌水1.5渗水状态应考虑天气影响因素线状一般股状1.2线状1.0干滴
32、渗0.9地质符合性D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相比较差23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基本一致1施工控制与设计0施工方法E施工方法不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23可参照有关技术标准确定是否适合施工方法基本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1施工方法完全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0施工步距F=a+baV、VI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200m以上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250m以上45二次衬砌距离掌子面的距离是影响隧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指标主要考虑施工时台阶法施工、全断面施工二次陈雀是否及时跟上V、VI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120m以上、200m以下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160m以上、25
33、0m以下3V、VI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70m以上、120m以下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120m以上、160m以下2V、VI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70m以下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120m下01b一次性仰拱开挖长度在8m以上23一次性仰拱开挖长度在8m以下01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计算分值P事故可能性描述等级P12很可能48P12可能33P7偶然20P3不太可能1结合本隧道的特点,隧道断层破碎情况B,存在宽度20m以下的小规模断层破碎带,B=1;渗水状态C,为干滴渗状,C=0.9;地质符合性D,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基本一致,D=1;施工方法E,施工方法完全适合水文地质
34、条件的要求,E=0;施工步距F=a+b,V、VI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70m以上、120m以下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120m以上、160m以下,a=2;一次性仰拱开挖长度在8m以下,b=0;F=a+b=2;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分值计算公式为:P=(CA+B+D+E+F),结果要四舍五入为整数因此,建单山隧道发生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分值:V级P=0.8(0.94+1+1+0+2)=6,3P7,属于2级(偶然)。级P=0.8(0.93+1+1+0+2)=5,3P7,属于2级(偶然)。级P=0.8(0.92+1+1+0+2)=5,3P7,属于2级(偶然)。(2)坍塌事故严重性评估建
35、单山隧道发生坍塌事故的可能性为偶然。隧道施工前,需进行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量测,可随时了解隧道围岩及洞内支护的稳定性。若隧道出现较大变形而发生坍塌,可通过监控量测提前预知,并及时撤出洞内人员和机械设备,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等级划分表,本隧道发生坍塌事故会造成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3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事故严重程度为一般。9、洞口失稳危险性评估(1)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根据隧道实际情况,结合指南中关于坍塌指标体系建立要求,建立洞口失稳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洞口失稳危险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围岩级别AV、IV级45可根据围岩节理发育情况和岩性适当调整分值IV级
36、3III级2I、II级01施工方法B施工方法不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23可参照有关技术标准确定是否适合施工方法基本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1施工方法完全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0洞口偏压C洞口存在较严重偏压3洞口存在可矫正偏压2洞口无偏压01隧道施工区段洞口失稳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计算分值P事故可能性描述等级P8很可能45P8可能32P5偶然20P2不太可能1结合本隧道的特点,隧道洞口围岩级别A,V级围岩,A=4;施工方法B,施工方法完全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B=0;洞口偏压C,洞口无偏压,C=1;隧道洞口失稳事故可能性分值计算公式为:P=(A+B+C),结果要四舍五入为整数因此,建单山隧道洞口发
37、生失稳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分值:V级P=0.8(4+0+1)=4,2P5,属于2级(偶然)。(2)洞口失稳事故严重性评估建单山隧道洞口发生失稳事故的可能性为偶然。隧道施工前,需进行洞外观察和地表沉降监控量测,可随时了解隧道洞口段地表的沉降及边仰坡支护的稳定性。若出现较大变形而发生失稳,可通过监控量测提前预知,并及时撤走人员和机械设备,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等级划分表,本隧道发生坍塌事故会造成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3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事故严重程度为一般。10、根据隧道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表,建单山隧道的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表如下。建单山隧道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表序号施工区段坍塌洞口失稳可能性等级严重程度等级风险等级可能性等级严重程度等级风险等级1V级施工区段偶然一般中度偶然一般中度2级施工区段偶然一般中度偶然一般中度3级施工区段偶然一般中度偶然一般中度五、风险对策措施经过隧道风险评估,建单山隧道总体风险评估为中度风险,严重程度等级一般,可能性发生等级偶然。5.1、风险接受准则按评估指南要求,一般风险源由施工企业按常规制定控制措施。重大危险源应按照预案、预警、预防等三阶段来制定控制措施。下表为风险接受准则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