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5月月考(23页).doc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5月月考(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5月月考(23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5月月考及答案1据世说新语记载,晋明帝司马昭在回答“汝意谓长安与日孰远”时,一句“举目望日,不见长安”惊愕群臣。我们生活的2020年初的地球,需经8分13秒才能看见太阳的光芒,但我们离长安却隔了将近1111年。距研究者发现,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断缩小,月球却在逐渐远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020初,地日距离约为150万千米B倘若月球彻底脱离了地球,则它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为0C与长安城中的人相比,我们的“一个月”在实际上应略长于他们的D与长安城中的人相比,我们的“一年”在实际上应略长于他们的【答案】C【解析】【详解】A由可得,地日距离约为故A错误;
2、B倘若月球彻底摆脱了地球,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球对它仍然有引力作用,故B错误;C由于月地距离增大,故月球的公转周期变长,故现在的一月应该长于过去,故C正确;D由于日地距离不断缩小,故地球的公转周期变短,因此现在的一年应该略短于过去,故D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为某齿轮传动装置中的A、B、C三个齿轮,三个齿轮的齿数分别为 32、12、20,当齿轮绕各自的轴匀速转动时,A、B、C三个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A8:3:5B5:3:8C15:40:24D24:40:15【答案】C【解析】【详解】三个齿轮同缘转动,所以三个齿轮边缘的线速度相等,即为:vA=vB=vC三个齿轮的齿数分别为32、12、20,
3、根据得A、B、C三个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A. 8:3:5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错误。B. 5:3:8与计算结果不符,故B错误。C. 15:40:24与计算结果相符,故C正确。D. 24:40:15与计算结果不符,故D错误。3. 火星是地球的邻居,已知火星的半径是地球的,质量是地球的,自转周期与地球基本相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g。若某同学在地球表面上能够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忽略星球自转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同学在火星表面所受的万有引力是地球表面的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D该同学以相同的速度在火星上跳起,上升的最大高度是【答案】C【解析】【详
4、解】A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该同学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在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所受的万有引力之比为故A错误;BC根据在星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已知火星与地球半径、质量的关系,代入后可以求得在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B错误,C正确;D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以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竖直跳起时,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故D错误。故选C。4.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直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和半径为R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水平相切于O点,O点在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O点以某一初速度进入半圆,刚好能通过半圆的最高点A,从A点飞出后落在四分之一圆轨道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B点与O点的竖
5、直高度差为ABCD【答案】D【解析】【详解】小球刚好通过A点,则在A点重力提供向心力,则有:,解得:;从A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则水平方向的位移x=vt,竖直方向的位移h=gt2,根据几何关系有:x2+h2=R2解得:,则B点与O点的竖直高度差为,故D正确,ABC错误。5. 小明撑一雨伞站在水平地面上,伞面边缘点所围圆形的半径为R,现将雨伞绕竖直伞杆以角速度匀速旋转,伞边缘上的水滴落到地面,落点形成一半径为r的圆形,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根据以上数据可推知伞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为( )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雨点甩出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h=gt2t=水平方向初速度为雨伞边缘
6、的线速度,所以v0=R雨点甩出后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x=v0t=R伞边缘上的水滴落到地面,落点形成一半径为r的圆形,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水平距离为x=所以=R解得h=故选A.点评: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考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6. 如图,可爱的毛毛虫外出觅食,缓慢经过一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山丘,已知其身长为3L,总质量为m,如图头部刚到达最高点,假设小虫能一直贴着山丘前行,求其头部越过山顶刚到达山丘底端时小虫的重力势能变化量()ABCD【答案】B【解析】【详解】选山丘底端为零势能面,初状态的重力势能为:,小虫头部越过山顶刚到达山丘底端
7、时的重力势能为:,其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7.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自由伸长,一滑块以初速度v0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滑行,先是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从滑块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选地面为零势能面,滑块的加速度a、滑块的动能Ek、系统的机械能E和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与弹簧形变量x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设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弹簧的弹力为选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滑块的加速度为可知与的关系是不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故A错误;B当弹簧的压缩量为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8、所以滑块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功克服摩擦力做功对滑块由动能定理可得即有动能为的二次函数,是一条曲线,故B错误;C滑块克服弹簧做的功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即系统的机械能与之间的关系为斜率为负的一次函数,故C正确;D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弹簧形变量成正比,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故D错误;故选C。8. 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体B以水平初速v0滑上A的上表面,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中的信息(图中所标注的物理量均为已知量)不可以求得A木板获得的动能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C木板的长度D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求
9、出长木板的加速度为,物块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A板获得的动能,故A可以求出;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摩擦力所做的功,由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求出B相对A运动的位移,故,故B可以求出;C.根据题意只能求出AB的相对位移,不知道B最终停在哪里,无法求出木板的长度,故C错误;D.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摩擦力:,而,解得:,故D可以求出;综上所述,不可求出为C。9. 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固定一边长为0.3m的小正三棱柱abc俯视如图。长度为L=1m的细线,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住一个质量为m=0.5kg、不计大小的小球。初始时刻,把细线拉直在ca的延长线上,并给小球以且垂直
10、于细线方向的水平速度,由于光滑棱柱的存在,细线逐渐缠绕在棱柱上(不计细线与三棱柱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已知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7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线断裂之前,小球角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B细线断裂之前,小球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C细线断裂之前,小球运动的总时间为0.7(s)D细线断裂之前,小球运动的位移大小为0.9(m)【答案】BCD【解析】【分析】【详解】A细线断裂之前,绳子拉力与速度垂直,不做功,不改变小球的速度大小,故小球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绳子刚断裂时,拉力大小为7N,由解得,由于小球每转120半径减小0.3m,则知小球刚好转过一周,细线断裂,根据速度角速度公式速度不变,半
11、径变小,故在细线断裂之前,小球角速度变大,故A错误;B细线断裂之前,绳子拉力与速度垂直,不做功,不改变小球的速度大小,故小球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故 B正确;C绳子刚断裂时,拉力大小为7N,由解得,由于小球每转120半径减小0.3m,则知小球刚好转过一周,细线断裂,则小球运动的总时间为其中,解得,故C正确;D由于小球每转120半径减小0.3m,则知小球刚好转过一周,细线断裂,小球运动的位移大小为故D 正确。故选:BCD。10. 在地球上将物体P水平抛出做平抛运动,物体的动能Ek与下降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某一星球H上改用质量相同的物体Q水平抛出做平抛运动,其动能Ek与下降高度h之间的
12、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地球和星球H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的半径是星球H的2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质量是星球H的6倍B地球与星球H的密度之比为3:2C已知地球的半径约为6.4106m,则星球H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3.3km/sD若P、Q下落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则Q下降的高度是P的9倍【答案】BC【解析】【详解】AB物体做平抛运动,由动能定理可得:可知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为星球H的3倍,在星球表面,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得其中,解得得地球与星球H的密度之比为,地球的质量与星球H的12倍,故B正确,A错误;C第一宇宙速度为,代入数据星球H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扬州 中学 2019 2020 学年 第二 学期 物理 月月 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