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基础》复习大纲(19页).doc
《《大气科学基础》复习大纲(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科学基础》复习大纲(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气科学基础复习大纲-第 19 页大气科学基础复习大纲大气动力学基础作用于空气的力:重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系数:科里奥利力在各方向的分量:忽略摩擦,标准坐标系的动量方程为:简化后:连续方程:速度散度的意义:,为比容单位时间质量的变化率:单位时间体积的变化率:水平速度散度和垂直速度的关系:对不可压缩大气有:,即则:,有大气中的平衡运动:地转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的风,无加速度、无摩擦的空气水平运动梯度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者相平衡时的风。热成风是上层地转风与下层地转
2、风的矢量差,太阳、地面和大气的辐射能量的传递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辐射:以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辐射能:辐射过程传播的能量热辐射:由于热的原因发生的辐射,物体减少本身的内能或吸收传来的热量发生的辐射微波:1mm1m红外波段:0.761000um可见光:0.380.76um紫外线:0.0010.38um太阳短波辐射:0.154um地面、大气长波辐射:3120um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空间任一平面的辐射能:(W)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通过的辐射量:发射面放出的称为辐射出射率或辐射能力;接受面的称为辐照度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选定方向上的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的辐射能:辐射亮度:通过
3、选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或辐射光谱: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处大气上界与太阳光垂直面上的太阳辐照度,1367W/m物体对辐射发生反射、投射与吸收黑体:吸收率不随波长变化,且都等于1,即对入射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灰体:吸收率不随波长变化的非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在辐射平衡的条件下,任一物体的单色辐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吸收率的比值是一个温度与波长的普适函数,与物体性质无关。也可表达为任意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吸收率之比等于相同温度下的黑体的辐射能力。意义:把物体吸收率、放射率和黑体辐射联系起来普朗克定律:绝对黑体的单色辐出度随波长变化的函数:对应任一温度,只有一个峰值,温度能
4、唯一确定单色辐出度的光谱变化和辐射出射度单色辐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峰值随温度升高向短波方向移动。维恩位移定律:随温度增加辐射能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黑体发射辐射的能力与其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太阳温度:约6000K太阳辐射能力对应峰值0.475um,对应可见光青光太阳辐射:紫外光区:7%;可见光区:50%;红外光区43%影响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因素:日地距离、太阳高度、白昼长度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大气对辐射的散射、大气对辐射的反射。大气的吸收:太阳辐射因水汽吸收减弱415%;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具有选择性,减弱作用不大;太阳辐射不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
5、气的散射:散射:光通过密度或折射率分布不均的介质,除光传播方向外,其他方向也可见到光。瑞利散射(分子散射):太阳辐射遇到直径比起波长小的空气分子发生的散射。有选择性,波长越短散射越强,天空呈蓝色是因为辐射中波长短。粗颗粒散射(米散射):太阳辐射遇到空气中波长尺度大的颗粒所发生的散射。无选择性,使天空呈灰白色。大气的反射: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削弱与其经过路径的空气质量有关,还与大气透明度有关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受太阳高度和大气透明度影响散射辐射:受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和云量、云状有关。总辐射主要决定于直接辐射地面辐射:由地面发射指向的电磁波辐射,
6、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发射的长波辐射,一部分下达地面,一部分周围大气吸收,小部分到达宇宙。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指向地面部分大气保温效应:没有大气地表均温255K,实际288K。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发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大气逆辐射之差影响地面有效辐射因子:地气温度差、湿度、云、地表植被地面辐射差额:物体辐射能与支出辐射能的差值。无其他热交换方式,辐射差额决定物体温度的升降。地面辐射差额:获得能量:太阳直接辐射、太阳散射辐射、大气逆辐射失去能量: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影响地面辐射差额的因子: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地理纬度、地面发射率大气辐射差额:获得能量: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地
7、面有效长波辐射失去能量:大气上界有效长波辐射一般而言,大气辐射差额为负数,热量平衡需要其他热传输渠道来维持,如潜热输送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地面辐射差额与大气辐射差额之和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在不同季节、不同纬度有正有负太阳短波辐射:总吸收:70%:地表吸收、大气吸收、云吸收地表吸收:直接发射到空间、传导和对流到大气、潜热携带到云和大气、辐射到大气总反射:30%:地表反射、大气反射、云反射温室气体:水汽、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臭氧(O3)、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氢代氯氟烃类化合物(HCFCs)、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等等
8、。大气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热量的变化等于系统内能的变化和对外做功之和:热力学定律的(T,V)形式:等容条件下,系统不做功,有:热力学定律的(T,P)形式:利用状态方程得:则可得:干绝热过程:干空气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与外界无质量和热量交换的过程。未饱和湿空气无相变也可视为干绝热。可得热力学方程:,两边积分得泊松方程:将气体常数和定压比容的数值填入得:干绝热方程表明,干空气绝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变化:气压升高,外界对气块做功,温度上升。干绝热温度递减率:位温:将任意高度空气块按干绝热过程移到1000hPa高度上所具有的温度。凝结高度: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正好达到饱和状态时的高
9、度。凝结高度上气块温度和露点温度相等,即:可得:湿绝热过程:始终保持饱和状态的绝热过程,与干绝热过程根本区别是有凝结潜热的释放。可逆湿绝热过程:凝结物留在气块内,下沉时蒸发减缓气块升温过程不可逆湿绝热过程(假绝热过程):凝结物变为降水掉落地面,下沉时按干绝热过程增温。湿绝热温度垂直递减率小于干绝热。假相当温度:湿空气块绝热上升到水汽全部凝结降落后,再沿干绝热过程下降到1000mb时所具有的温度。假湿球温度:气块按干绝热过程上升到凝结高度后,再沿湿绝热过程下降到1000mb时所具有的温度。实际不存在。温度-压力对数图及应用热力学图解设计要求:坐标为实际气象要素或其简单函数,使基本线条呈直线或近似
10、直线;基本线条交角尽可能大;图上面积应与能量成正比坐标: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为ln(1000/p)基本线条等温线、等压线、等饱和比湿线、露点温度、干绝热线、湿绝热线、温度层结曲线、露点层结曲线、状态曲线。确定湿度参量:给出(T,P)点可以得出该点的饱和比湿值qs,读出(Td,P)所对应的饱和比湿值qs即是与(T, Td, P)相对应的实际比湿。实际比湿为露点温度下的饱和比湿饱和水汽压:根据给定的温度T,找到T对应的等温线与622mb等压线的交点,读出通过该点的等饱和比湿数值,即为与温度T对应的饱和水汽压。实际水汽压:根据给定的露点温度Td,找到Td对应的等温线与622mb等压线的交点,读出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科学基础 大气 科学 基础 复习 大纲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