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滕王阁序.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5课+滕王阁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滕王阁序.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滕王阁序王勃1.了解作家作品和骈体文的相关知识。2.体会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和用典。尤其是本文运用的典故与现实相结合,巧妙抒发个人情感的手法。3.积累掌握“属”“故”“且”“数”等实词语的多义用法。4.体味文中铺叙的美景,欣赏于古名句;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感情。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他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
2、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文章。1.英年早逝。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同以诗文齐名,并称“初唐四杰”。王勃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授朝散郎。乾封初为沛王李贤征王府侍读。咸亨三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或三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2.一字千金。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后就写了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屿,便起身
3、告辞。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于是阎大人便命人备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向王勃请教。王勃笑道:“空者,空也!”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王勃才高志更高,但接连受到打击后,他的意志不免有些消沉,他孤身一人流落异乡,决定到交趾去与父母团聚。他路过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就顺道拜望了洪州都督阎伯屿。时值九月初九重阳节,阎伯屿邀请了许多名士,在重修的滕王阁上登高、欢宴、赋诗
4、。才名出众的王勃也被主人留了下来。 酒过三巡,都督府的一个幕僚提出为重修的滕王阁作序之事。席上几个有头脸的名士都附和他的建议,一致推举由王勃作序。王勃当仁不让,挥毫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绝唱。1.为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 自我核对自我核对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筵难再。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译文: 俨骖马非
5、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译文: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译文: 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控制楚地,连接瓯越。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到高山峻岭去寻访美好的风景。我王勃不过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人,一个无足轻重的书生。5.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自我核对自我核对 (1)学士:古义,掌握文学撰述的官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2)上路: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开始行走。(3)见机:古义,看见细微的征兆;今义,看情况办事。(4)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违心趋奉迎合。(5)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肆无忌惮。(1)孟学士之词宗 (2)俨骖马非于上路(3)所赖君子见机(4)千里逢迎(
6、5)阮籍猖狂 1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zhnmnloyqud minchnjhnltlxintozcn fi6.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上,名词作状语,向上。目,名词作动词,看。屈,使动用法,让受委屈。雾、星,名词用作状语,像雾,像星。下,使动用法,使放下来。窜,使动用法,使出走。美,形容词作名词,才俊。丘墟,名词作动词,变成废墟。(1)襟三江而带五湖 (2)层峦耸翠,上出重霄(3)目吴会于云间(4)屈贾谊于长沙(5)雄州雾列,俊采星驰(6)徐孺下陈蕃之榻(7)窜梁鸿于海曲(8)尽东南之美(9)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自我核对自我核
7、对 (1)定语后置句,应为“词宗孟学士”。(2)被动句,“遏”,被歌声阻止。(3)省略句,“唱”“穷”“惊”“断”后省略了介词“于”。(4)宾语前置句,应为“知何”。(5)判断句。(6)介词结构后置句。(1)孟学士之词宗 (2)纤歌凝而白云遏(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4)童子何知(5)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7.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 8 8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1)冯唐易老: (2)老当益壮: (3)穷且益坚: (4)萍水相逢: (5)天高地迥: (6)命途多舛: (7)人杰地灵: (8)高朋满座: (9)钟鸣
8、鼎食: (1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感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谓年虽老而志更壮。谓处境困顿,意志应该更加坚强。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天空深邃遥远,大地平坦辽阔。形容极其高远。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指杰出人物相关的地方,就会成为名胜地区, 后亦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比喻虽然开始时在这方面失败,却 最后在另一方面获得胜利。1.文章一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写地势与人物,这样有何好处?【与你交流与你交流】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这样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又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
9、府滕王阁饯别序。2.阅读第23段,思考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与你交流与你交流】第2、3段写景,先点明时间深秋季节,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俯瞰,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声声渔歌,以及空中飞过的大雁的啼叫,有声有色,亦动亦静,引人入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千古传诵。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作者一反传统悲秋的习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平添了一份洒脱之气。3.如何理解第45段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与你交流与你交流】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
10、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句,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人们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化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贪泉”“涸辙”和阮籍的典故,说明应遇困顿而品行不移,处逆境而壮志弥坚。作者就是如此展示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的,同时抒发了交织于内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滕王阁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