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1.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识记)(识记)社会生活的内容内容(生产、生活和交往)是绚丽多彩绚丽多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空间延展、感受丰富、认识深社会生活空间延展、感受丰富、认识深刻。刻。2.2.个人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理解)(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3.3.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理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理解) (增加)(增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
2、的过程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4.4.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 (探究)(探究)(1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什么是亲社会行为?表现(含义)表现(含义)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等社会行为。举例你参与过(见过、听过)哪些亲社会行为?如: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母亲节鲜花义卖活动;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给贫困儿童献爱心等。(2 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背(背诵)诵)有利于养
3、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人格,形成正确的价价值观念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接纳与认可。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背诵)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背诵)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途径)主动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投身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热心帮助他人。5.5.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理解)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理解) (对个人积极影响)(对个人积极影响)第 1 页 共 15 页让信息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方便迅捷。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4、促进了人际交往。让我们的生活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便利和丰富多彩。6.6.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理解)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理解) (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为经济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进步。搭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平台。7.7.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是把双刃剑。 (论证)(论证)(1 1) 网络的利(积极影响)有哪些?网络的利(积极影响)有哪些?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 2)网络的弊(消极影响)有哪些?)网络的弊(消极影响)有哪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良莠不齐。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隐
5、私容易被侵犯犯。(3 3)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表现及危害是什么?)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表现及危害是什么?表现:表现: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危害:危害: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4 4)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侵犯公民公民合法权益 扰乱公共秩序、造成社会社会恐慌损害国家国家形象(5 5)怎样防范网络谣言?)怎样防范网络谣言?完善法律法规追究造谣者责任网民守法自律等。(6 6)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如何辨别网络谣言?注意信息出处 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辨识信息内容 向他人求助。8.8.合理利用网络(探究)合理利用网络(探究)(1 1)怎样合
6、理利用网络?)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要提高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学会 “信息节食”信息节食” 。要学会辨析辨析网络信息, 自觉抵制抵制不良信息。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遵守道德和法律。在网上传播正能量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2 2)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第 2 页 共 15 页提高媒介素养 A.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 促进沟通、 完善自我; 学会 “信息节食”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觉抵制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道德和法律。(3 3)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向
7、上向善的网络文化。(4 4)如何学会“信息节食”?)如何学会“信息节食”?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迷于网络。(5 5)如何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如何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为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等。(6 6)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符号说明:浏览(符号说明:浏览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今年考纲增加部分要求背诵)今年考纲增加部分要求
8、背诵)1.1.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理解)(理解) (增加)(增加)(1 1)什么是社会秩序?)什么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有序化状态。(2 2)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秩序的内容。包括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生产生产、交通和公共场所秩序交通和公共场所秩序等。(3 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需要秩序?(背诵)为什么说社会生活需要秩序?(背诵)社会正常运行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2.2.维护秩序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需要规则。 (理解)(理解) (增加)(增加)(1 1)社会规则的含义、作用。)社会规则的含义、作用。含义:含义
9、: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基础上形成规章、法则。作用:作用: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调节行为第 3 页 共 15 页(2 2)社会规则的种类:)社会规则的种类:道德、纪律、法律等.(3 3)为什么说维护秩序需要规则?(背诵)为什么说维护秩序需要规则?(背诵)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为什么要维护社会规则?为什么要维护社会规则? 它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它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它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它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3.3.自由
10、与规则。自由与规则。 (评价)(评价) (增加)(增加)(如何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自由与规则不可分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建立规则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4.4.自觉遵守规则。自觉遵守规则。 (应用)(应用)(如何自觉遵守规则?如何自觉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将规则作为自己
11、的行动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维护与改进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5.5.维护与改进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 (探究)(探究)(1 1)怎样坚定的维护规则?)怎样坚定的维护规则?自己要自觉遵守规则遵守规则;提醒、监督、帮助他人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 2)哪些规则需要改进?)哪些规则需要改进?原来没有的,需要制定的;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的;不能完全适应识记生活变化,需要调整和完善的。(3 3)怎样积极改进规则?)怎样积极改进规则?积极参与参与改进和完善;与人沟通沟通,寻求共识;为新规则建言献策建言献策。6.6.尊重及其意义。尊重及其意义。 (分析)(分析) (增加)(增加)(1
12、1)含义:)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尊敬、重视。内容(表现)内容(表现) :尊重他人人格、权利等尊重他人人格、权利等(2 2)尊重的重要性:)尊重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尊重他人?或(为什么要尊重他人?或尊重的意义意义)第 4 页 共 15 页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对自己对自己)受到他人他人尊重能使人产生良好心理体验。产生良好心理体验。(对他人对他人)使社会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和谐融洽。促进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文明程度。(对社会对社会)7.7.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尊重他人。(探究)探究)(怎样尊重他人?或尊重他人要讲究哪些策略?)(怎样尊重他人?或尊重他人要
13、讲究哪些策略?)积极关注积极关注、重视他人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 学会欣赏他人欣赏他人。8.8.礼及其意义。礼及其意义。 (分析)(分析)(1 1)礼的含义及主要表现。)礼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含义: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良好品质。主要表现:主要表现:语言文明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仪表端庄、举止文明举止文明等。(2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作用(为什么要文明有礼?)作用(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是一个人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前提。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国家形象。9.9.做文明有礼的人。做文明有
14、礼的人。 (探究)(探究)(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态度谦和,用语文明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10.10. 诚信及其意义(分析)诚信及其意义(分析)(1 1)诚信的含义)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诚实、守信用守信用。(2 2)为什么要讲诚信?)为什么要讲诚信?( (意义意义)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传统美德美德,是一项民法原则民法原则。是一个人个人安身立
15、命之本;是企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促进社会社会文明、国家国家兴旺。11.11. 做一个诚信的人。做一个诚信的人。 (探究)(探究)(1 1)如何践行诚信?)如何践行诚信?树立诚信意识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运用诚信智慧运用诚信智慧:面对两难选择,要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第 5 页 共 15 页珍惜个人诚信记录珍惜个人诚信记录、弘扬诚信文化、提高信用水平、营造诚信环境。12.1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理解)(理解)(1 1)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
16、社会的行为危害社会的行为。(2 2)违法行为的分类及法律责任。)违法行为的分类及法律责任。民事民事违法行为(该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行政违法行为(该行为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刑事刑事违法行为(-该行为受到刑罚处罚)。根据危害社会危害社会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犯罪犯罪(刑事违法行为)。13.1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应用)(应用)(1 1)需要警惕的身边的违法行为主要指行政)需要警惕的身边的违法行为主要指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民事违法行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行政违法行为为。
17、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2 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的要求)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的要求(如何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原因:、原因:要求:要求:遵章守法,遵章守法, 要认识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行为依法规范行为。A.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法律规定。B.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活动,积极防范防范民生事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原因原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14.14.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
18、(理解)(理解)(1 1)犯罪的定义)犯罪的定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 2)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基本特征。最本质最本质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严重社会危害性;法律标志法律标志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必然法律后果法律后果应受刑罚处罚性刑罚处罚性。第 6 页 共 15 页15.15.刑罚的含义及种类。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识记)(识记)(1 1)刑罚的含义。)刑罚的含义。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罚、刑事处分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和剥夺犯罪人权益为
19、主要内容。(2 2)刑罚的种类:)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和附加刑。主刑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只能单独适用)附加刑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可独立适用,也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合并适用)16.16.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综合)(综合)(1 1)青少年为什么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青少年为什么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年龄小实施犯罪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2 2)青
20、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认清犯罪危害认清犯罪危害,远离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增强法治观念, ,依法自律。依法自律。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 ,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17.17.学会依法求助。学会依法求助。 (应用)(应用)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学会依法求助?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学会依法求助?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到公、检、法任一机关控告、举报,控告、举报,到法院起诉起诉。18.18.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敢
21、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综合)(综合)(1 1)为什么未成年人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为什么未成年人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责任。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鲁莽行事,极 易受到伤害易受到伤害,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2 2)如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如何做到见义智为?)如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如何做到见义智为?)要勇于并善于斗争勇于并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第
22、7 页 共 15 页掌握方法掌握方法:A.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争取帮助;B.虚张声势,巧妙周旋;C.记住犯罪分子体貌特征;D.了解犯罪分子去向;E.保护好作案现场。【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符号说明:浏览(符号说明:浏览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今年考纲增加部分要求背诵)今年考纲增加部分要求背诵)1.1.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识记)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识记) (P65)(1 1)责任的含义:)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分内应该做的事情。(2 2)责任的来源:)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职业要求、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定法律规定等。2.2.不同的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接打印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上册 道德 法治 知识点 复习 提纲 直接 打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