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最新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生物 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实验中学最新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生物 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实验中学最新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生物 解析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 版 高中生物一、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列有关细胞和生物体中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D.细胞中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糖类是能源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结构物质、核酸是遗传物质。【详解】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错误;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正确;脂质中的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并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 错误;细胞中的核酸、核糖、
2、脱氧核糖等有机物是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功能,明确糖类是能源物质 ,但是并不是只有糖类能够供能,也不是糖类都能够供能的。2。高中生物的许多实验都用到显微镜,下列实验结果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A。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被甲基绿染成蓝绿色B 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越来越深C。 不需染色在高倍镜下即能观察到叶绿体绿色的基粒D。 低温处理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加倍【答案】B【解析】word 版 高中生物【分析】NA甲基绿绿色,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
3、层与细胞壁分离;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结构为亚显微结构,在光学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的是显微结构;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详解】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够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A 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体积越来越小,颜色越来越深,B 正确;叶绿体绿色的基粒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C 错误;低温诱导与秋水仙素都能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的纺锤体形成,只有作用于分生区处于前期的细胞才能够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生物学实验,解答时此类题目时可根据实验材料、试剂、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注意事
4、项逐项排除。3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绘制出如下能量金字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群落共有 4 个营养级,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是捕食关系B. 该群落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0调查该群落中浮游生物的数量一般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D 该水域受到酱油厂的污染后,生产者的数量最先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据图分析 ,图中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分别是word 版 高中生物869KJ、1K、1K.【详解】该群落只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个营养级,分解者不在食物链中,错误;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5、=1801001。6%,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121=45,B 错误;该群落中浮游生物的体积较小,一般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其数量,C 正确;该水域受到酱油厂废水的污染后,导致水体污染,生产者的数量可能会明显的减少,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组成以及能量流动的特点,明确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并能够根据图中数据计算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将不带抗 P 基因、携带抗 Q 基因的鼠细胞去除细胞核后,与不带抗基因、携带 抗基因的鼠细胞融合,获得的胞质杂种细胞具有P、Q 两种抗性.该实验证明了A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B.该胞质杂种细胞可无限增殖C 抗基因位于
6、细胞核中D.抗 Q 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答案】【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由“将不带抗 P 基因、携带抗 Q 基因的鼠细胞去除细胞核后,与不带抗 Q 基因、携带抗 P 基因的鼠细胞融合,获得的胞质杂种细胞具有 P、两种抗性”,该实验可证明抗基因位于细胞质中,抗 P 基因位于细胞质或位于细胞核中。【详解】根据提供信息分析,题中两种细胞进行了核移植,形成了重组细胞(杂种细胞),但是并没有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该胞质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错误;题干中的信息不能证明该胞质杂种细胞是否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抗 P 基因位于细胞质或位于细胞核中,C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
7、,抗 Q 基因位于细胞质中,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核移植技术的过程 ,能够根据题干文字叙述弄清楚重组细胞中的细胞质和word 版 高中生物细胞核的来源,进而判断两种抗性基因存在的位置.5. 某科学家用分离的叶绿体进行下列实验:先将叶绿体浸泡在H=4 的溶液中,使类囊体空腔中的 pH为.然后将此叶绿体转移到p=的溶液中,结果此叶绿体在黑暗中就能合成TP。据此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在光照和黑暗的条件下都能产生ATPB此叶绿体在黑暗中合成AP 的原因是类囊体内外存在H+梯度。 叶绿体光下产生TP,其中光照的作用可能是使类囊体内外产生H+梯度D. 此叶绿体在黑暗中
8、合成TP 的同时不会释放氧气【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提供信息分析,将叶绿体浸泡在pH的酸性溶液中 ,使得类囊体达到 pH=4,此时不能合成ATP;然后将此叶绿体转移到 pH的溶液中,能合成 A。这说明产生 ATP 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或叶绿体基质中的H 高于类囊体腔)。【详解】正常情况下,植物叶片在光照下可以合成 A,而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合成 ATP,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类囊体腔中的 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或叶绿体基质中的 p高于类囊体腔)时,此叶绿体在黑暗中可以合成TP,B 正确;叶绿体光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导致类囊体内外产生 H+梯度,因此可以合成 AT,
9、C 正确;此叶绿体在黑暗中合成 ATP 的同时不会发生水的光解,因此没有氧气的产生,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将叶绿体浸泡在不同 H 条件下的溶液中,导致类囊体薄膜的 pH 发生改变,进而使得黑暗条件下的叶绿体也可以产生P。6。 研究表明,染色体上位置相距比较远的两个基因(如图甲)因为发生交换重组的概率很高,所以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如图乙)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很接近,难以区分。已知雌果蝇word 版 高中生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雄果蝇却不能。若基因Aa 和 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下列能证明果蝇的基因和B 的位置是如图甲而不是如
10、图乙的杂交组合是ABb()ab()B aab()AaB()Caabb()ABB()D。 ABb()AB()【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乙的基因型都是 Aab,但是前者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但是由于两对基因离的比较远,因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换重组的概率很高,接近于自由组合;后者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假设果蝇的基因和 B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且距离比较远,根据题干信息已知,雌果蝇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而雄果蝇却不能 ,则 AaBb()与ab()杂交后代的情况与按照自由组合产生的后
11、代的情况相同,难以区分,错误;ab()与 Aa()杂交,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说明存在连锁现象,但是不能确定 A 与 B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有可能是 A 与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 错误;aabb()与 AAB()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无法判断,错误;选择不能发生交叉互换的雄果蝇B与可以发生交叉互换的雌果蝇 AaBb 杂交,分别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雄配子和四种雌配子,与自由组合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存在明显的差异,且不同的基因连锁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同,因此该组合可以证明果蝇的基因和B 的位置是如图甲而不是如图乙,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交换定律,能够紧扣
12、题干信息“已知雌果蝇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雄果蝇却不能”。word 版 高中生物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已知 2H20=H0 0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02的生成速率(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率)来判断02分解反应的速率。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且具有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202溶液,蒸馏水,3%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7恒温水浴锅,试管。()实验步骤:_。()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0的释放速率从快到慢依次是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13、_。(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7,重做上述实验,0释放的速率最快的是_,原因是_。【答案】(1). 取 3 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202溶液,放入 3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分别向上述 3 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的速率()。 加酶溶液的试管、加 FeCl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3).酶具有催化作用且具有高效性(4). 加 FCl3溶液的试管 (5 )。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而无机催化剂对温度不敏感,对催化作用的影响小【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
14、作用和高效性,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过氧化氢酶,验证酶的高效性是催化剂的种类,即过氧化氢酶和 FCl3溶液,因变量是 O2的生成速度,其他因素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然后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和完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word 版 高中生物【详解】(1)由实验目的和提供的材料分析可知,实验分组为 3 组,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如下:取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 HO溶液,放入 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分别向上述 3 支试管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2
15、)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即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因此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加酶溶液的试管、加 FeC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由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高温会使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无机催化剂比过氧化氢酶耐高温,因此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重做上述实验,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加eC溶液的试管。【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种类,并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对实验结果的预测。8。 回答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和免疫的相关问题:(1)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这说明
16、体内血糖浓度_,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的体温,所以通过_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另一方面通过_方式,减少热量散失,所以面色苍白。参与上述调节的组织和器官,在神经系统中有大脑皮层、_和垂体,内分泌腺有_、_和_等。(2)免疫系统通过它的_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药物可使_的增殖受阻,从而提高成活率。【答案】(1) 下降(2)。 骨骼肌收缩(3)皮肤毛细血管收缩(4) 下丘脑()。肾上腺(6) 胰岛 (7)甲状腺 (8)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淋巴细胞【解析】word 版 高中生物【分析】人在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遇到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实验中学最新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生物 解析版 山东省 实验 中学 最新 第二次 模拟考试 理科 综合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