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学如何帮助解决贫困问题.doc
《新经济学如何帮助解决贫困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经济学如何帮助解决贫困问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经济学如何帮助解决全球贫困问题 “贫穷”这个概念,大家平时一直在用,但当你真正思考时,才会发现贫穷问题并非那么显而易见。传统做法是用收入调查作为比较的基础。例如我们总认为“一个月收入两万元的人比月收入两千元的人更富裕”。 但更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情况后,你会发现情况远非那么简单。深入调查一个在上海工作月收入两万元的人,他也许会告诉你,他有个哥哥的小孩每年读书赞助费要交十五万,全都是由他来支付;或者他有个弟弟要娶媳妇,家里准备盖房,贷了多少款,这笔钱也要他出。因此,他平时的生活状况非常拮据,也许还不如月收入两千元的人好,特别是假如那个月收入两千元的人嫁了个富裕老公的话。再看存款,仅有25%的美国人
2、的存款能应付6个月的生活开销,49%美国人的存款不足以支付三个月的费用,28%的美国人没存下一分钱。大多数美国人没有存下足够的钱用于应付不时之需,澳洲零存款比例恐怕还比美国还高。而以中国人或东亚人的传统,不管生活再怎么艰苦,都会尽可能地存点钱。因此,从存款来判断一个人或家庭的富裕程度,似也不靠谱,因为这严重受到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以及文化习俗传统的影响。有在孟加拉国做研究的经济学家提出一个经验性标准。判断一个家庭(因为很多收入以家庭为单位)是不是真的贫穷,就看这个家庭住房的屋顶草盖的和铝皮盖的。孟加拉每年都有非常厉害的季风,草制屋顶一旦下雨或暴风以后很容易被破坏,但铝制的屋顶能扛住季风。所以
3、,可用一个家庭是否把屋顶翻造成铝制永久性的屋顶来判断家庭的富裕程度。可这个经验拿到非洲和拉丁美洲去就不完全适用了。在非洲一些非常穷困的村子里,人均每日收入在一美元以下,普遍存在饥饿现象。但学者们发现,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都有卫星、天线,都有DVD放映机。他们去问一些村民,那些村民就说,家里买台电视机比所有人吃饱更重要。这就是穷人的消费方式。又如在印度北部一些地区,能用到自来水的人的比例在5%以下,人均每日收入在一美元以下,非常穷困。但是即使是再穷的人,他也会拿出所有收入的至少20%去参加宗教活动,要去献给神。因为对北印度的人来说,参加这些宗教活动的重要意义要超过让自己吃饱。所以,不管是到某个村
4、子里去实地调查,看这个村到底是不是富裕,还是从一些调查统计数据来看一个地方是不是富裕,或者推测一个县比另外一个县是不是更穷或更富,都夹杂了太多复杂因素,都不可能一目了然,需处处谨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了发展经济学,专注于研究怎样让贫国走向富裕。代表人物包括罗森斯坦罗丹、罗斯托,还有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刘易斯。他们的基本主张是“大推进”。就是认为贫困国家之所以这么糟糕,是因为教育、医疗、金融系统、社会文化都存在太多问题。要使这样的国家整体摆脱贫困,不能单独花钱解决其医疗问题,这没有用。因为其他都是短板,任何一块短板都有可能影响整体发展。所以,要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在每个子系统里同时下工夫,全面推进
5、。把医疗、教育、金融这些系统都提高后,才有可能跳出贫困陷阱,这种思想被称为平衡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成功经验不多,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已为多数经济学家抛弃。大家更多地承认一种不平衡的发展理论,即我们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知识来整体推动经济体各个维度的平衡发展,只可能有限地试错、局部地推进。我们不能指望既改变印度的医疗体制,又改进其教育体制,又改进其金融体制,我们能改进多少是多少,改进一点是一点。不流于美好愿望的作者是耶鲁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迪恩卡尔兰,他就属于不平衡发展理论这一派。他的两位老师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班纳吉和迪弗罗,是这一流派的领军人物。他们运用一种名为“随机控制实验”的方法评估各类政策,取得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如何 帮助 解决 贫困 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