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腐蚀的原理.pptx
《电化学腐蚀的原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化学腐蚀的原理.pptx(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了解:腐蚀的危害性与控制腐蚀的重要性;电化学腐蚀的趋势。 理解:腐蚀的定义与分类;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特性、电极电位以及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历程。 掌握:金属电化学腐蚀的热力学条件,析氢腐蚀和耗氧腐蚀,金属的钝性。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 腐蚀的危害性;腐蚀的定义与分类。 本章难点本章难点 钝化理论与钝化特性曲线分析;腐蚀极化图的应用。第1页/共87页第1节金属电化学腐蚀基本原理 腐蚀热力学问题l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特性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特性 l电极电位电极电位l腐蚀历程腐蚀历程l金属电化学腐蚀热力学金属电化学腐蚀热力学l腐蚀原电池腐蚀原电池第2页/共87页 从热力学观点考虑,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2、过程是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和它的周围电解质组成的体系,从一个热力学不稳定状态过渡到热力学稳定状态的过程。其结果是生成各种化合物,同时引起金属结构的破坏。 例如把一铁片浸到盐酸溶液中,就可见到有氢气放出,并以相同于氢放出的速率将铁溶解于溶液中,即铁发生了腐蚀。又如把一紫铜片置于无氧的纯盐酸中时,却不发生铜的溶解,也看不到有氢气拆出,但是一旦在盐酸中有氧溶解进去之后,我们即可见到紫钢片不断地遭受腐蚀,可是仍然无氢气产生。第3页/共87页 这就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不同金属在同一介质中的腐蚀情况会不一样呢?又为什么同一金属在不同介质中腐蚀也不相同呢?造成金属这种电化学腐蚀不同倾向的原因又是什么?应如何判
3、断?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讨论腐蚀问题时至关重要的问题。腐蚀历程一、原电池最简单的原电池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干电池。它是由中心碳棒(正电极)、外包锌皮(负极)及两极间的电解质溶液(NH4Cl)所组成时,当外电路接通时,灯泡即通电发光。第4页/共87页电极过程如下: 阳极(负极锌皮)上发生氧化反应,使锌原子离子化,即: ZnZn2+十2e 阴极(正极 碳棒)上发生消耗电子还原反应: 2Mn+2NH4+2e=Mn2+2NH3+H2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锌不断地被离子化,释放电子,在外电路中形成电流。锌离于化的结果,是使锌被腐蚀。第5页/共87页在进一步讨论原电池反应之前,先讨论一下几个概念。 我们
4、把能够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导体。但从导体中形成电流的荷电粒子来看,一般将导体分为两类。在电场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运动的荷电粒子是电子或电子空穴,这类导体叫做电子导体,它包括金属导体和半导体。另外还有一类导体,在电场的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运动的荷电粒子是离子,这类导体叫做离子导体,例如电解质溶液就属于这类导体。 如果系统由两个相组成,一个是电子导体,叫做电子导体相,另一个是离子导体,叫做离子导体相,且当有电荷通过它们互相接触的界面时,有电荷在两个相间转移,我们把这个系统就叫做电极系统电极系统。 第6页/共87页这种电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伴随着电荷在两相之间的转移,不可避免地同时会在两相的界面上发生物质的变
5、化由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即化学变化。 如果相接触的两个相都是电子导体相,则在两相之间有电荷转移时,只不过是电子从一个相穿越界面进入另一个相,在界面上并不发生化学变化。但是如果相接触的是两种不同类的导体时,则在电荷从一个相穿越界面转移到另一个相中时,这一过程必然要依靠两种不同的荷电粒子(电子和离子)之间互相转移电荷来实现。这个过程也就是物质得到或释放外层电子的过程,而这正是电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因此,电极反应可定义为:在电极系统中,伴随着两个非同类导体相之间的电荷转移,两相界面上所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第7页/共87页HCl溶液ZnCu AKZnCuHCl溶液CuCuCuZn (a)Zn块和C
6、u块通 (b)Zn块和Cu块直 (c)Cu作为杂质分 过导线联接 接接触(短路) 布在Zn表面 阳极Zn: Zn Zn2+2e (氧化反应) 阴极Cu: 2H+2e H2 (还原反应) 腐蚀电池的构成第8页/共87页腐蚀电池腐蚀原电池:产生的电流是由于它的两个电极即锌板与铜板在硫酸溶液中的电位不同产生的电位差引起的,该电位差是电池反应的推动力。与铜接触的锌在硫酸中的溶解示意图 Cu实为载体不加Cu,只有Zn可不可以反应?第9页/共87页把锌片和钢片置于上述稀硫酸溶液中并在它们之间用导线通过毫安表连接起来时(图1-21),从毫安表指针的偏转可看出有电流通过。这表明锌和铜在稀硫酸溶液中组成了一个原
7、电池。在这里锌是电池的负极,而铜是电池的正极,硫酸溶液是电池的电解液,由此可知,铜之所以会加快锌在硫酸中的腐蚀速度是因为铜和锌组成了一个原电池的结果。通常称它为腐蚀腐蚀原电池原电池。倘若铜作为杂质分散地分布在锌中,就会形成许许多多微小的腐蚀电池,称为腐蚀微电池。第10页/共87页第11页/共87页腐蚀原电池的电化学过程是由阳极的氧化过程、阴极的还原过程以及电子和离子的输运过程组成。电子和离子的运动就构成了电回路。在讨论电化学腐蚀时,通常规定凡是进行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进行还原反应的电权就叫作阴极。因此,在上例中碳钢是电池的阳极,黄铜是电池的阴极。由此表明,作为一个腐蚀电池,它必需包括阴极、
8、阳极、电解质溶液和电路四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第12页/共87页(1)阳极过程:金属溶解,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并把等量电子留在金属上;(2)电子转移过程:电子通过电路从阳极转移到阴极;(3)阴极过程:溶液中的氧化剂接受从阳极流过来的电子后本身被还原。由此可见,一个遭受腐蚀的金属的表面上至少要同时进行两个电极反应,其中一个是金属阳极溶解的氧化反应,另一个是氧化剂的还原反应。第13页/共87页腐蚀电池的工作过程 腐蚀电池的定义: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作功的短路原电池。腐蚀电池的特点:(1)腐蚀电池的阳极反应是金属的氧化反应,结果造成金属材料的破坏。(2)腐蚀电池的阴、阳极短路(即短路的原电
9、池),电池产生的电流全部消耗在内部,转变为热,不对外做功。(3)腐蚀电池中的反应是以最大限度的不可逆方式进行。第14页/共87页电化学腐蚀的历程(基本过程)l 阳极过程: 金属溶解并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同时把等当量的电子留在金属中 ne-Mn+ Mn+ + ne-l 阴极过程(去极化过程): 从阳极移迁过来的电子被电解质溶液中能够吸收电子的物质D所接受 D + ne- Dne- D 阴极去极化剂 H+和O2,生成H2和OH- 第15页/共87页 常见的去极化剂(氧化剂)是 H+和 O2 2H+2eH2 析氢腐蚀或氢去极化腐蚀 O2+4H+4e2H2O (酸性溶液中) O2+2H2O+4e4OH
10、-(中性或碱性溶液中) Cl2+2e2Cl- Me3+eMe2+ (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 Me+eMe (金属沉淀反应)第16页/共87页电化学腐蚀的历程(基本过程)l电荷的传递电荷的传递 电荷的传递在金属中是依靠电子从阳极流向阴极;在溶液中则是依靠离子的电迁移 电子导体电子导电(电阻会影响腐蚀速度) 溶液内离子导电二类导体共同构成一个回路第17页/共87页阳neMe Men+ne D+ne D.ne第18页/共87页电化学腐蚀的基本过程l 在多数情况下,电化学腐蚀是以阳极和阴极过程在不同区域局部进行为特征的。l 某些情况下,阴极和阳极过程也可以在同一表面上随时间相互交替进行 区分腐蚀过程的电
11、化学历程与纯化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第19页/共87页电化学腐蚀 金属材料和电解质接触时,由于腐蚀电池作用而引起的金属材料腐蚀破坏l实质: 金属表面上进行阳极氧化溶解 去极化剂的还原 腐蚀破坏规律遵循电化学腐蚀原理 第20页/共87页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比较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比较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一样,都会引起金属失效。在化学腐蚀中,电子传递是在金属与氧化剂之间直接进行,没有电流产生。而在电化学腐蚀中,电子传递是在金属和溶液之间进行,对外显示电流。第21页/共87页第22页/共87页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特性 双电层 由于金属和溶液的内电位不同,在电极系统的金属相和溶液相之间存在电位差,因此,
12、两相之间有一个相界区,叫做双电层。 电极系统中发生电极反应,两相之间有电荷转移,是形成双电层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Zn/Zn2+,Cu/Cu2+ 其具有下列三种可能:第23页/共87页(1)水化的力量比较大当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后,金属表面的一些金属正离子会脱离金属,成为水化离子,使金属表面积累了过剩的电子。同时,水化的金属离子也有解脱水化重新回到晶格中的趋势。当上述两种过程达到平衡时,就形成了金属表面带负电,靠近金属面的溶液层带正电的双电层,见图1-2(a)。例如:如锌,镁,铁等在酸,碱及盐类溶液中形成这种类型的双电层。(2)水化的力量比较小当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后,溶液中的一部分已水化了
13、的金属离子将解脱水化作用向金属表面沉积,使金属表面带正电。同时由于水化等作用,已沉积到金属表面上的金属离子亦可重新返回到溶液中去。当上述两种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结果就形成了金属表面带正电,紧靠金属表面的液层带负电的双电层,见1-2(b)。第24页/共87页例如:铜在铜盐溶液中,汞在汞盐溶液中,铂在金,银或铂盐溶液中形成这种类型的双电层。(3)无水化作用某些正电性金属(如铂)或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在电解质溶液中,它们不能被水化进入溶液,若溶液中也没有金属离子沉积上去,这时将出现又一种类型的双电层,双电层符号与图1-2(c)中的一样。为什么可以形成双电层呢?正电性的金属铂上能吸附氧分子或氢分子a
14、)氧分子在铂上夺取电子并和水作用生成氢氧离子,其电化学反应为-22O2H O4e4OH氧电极第25页/共87页b)氢分子在铂上夺取电子生成氢离子,其电化学反应为+21/ 2He=H氢电极氧电极和氢电极常统称为气体电极。气体电极的特点是作为电极的固体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本身并不参与电极反应,只起导电的作用。第26页/共87页 电极电位 金属和溶液两相之间的电位差叫做电极系统的金属和溶液两相之间的电位差叫做电极系统的绝对电绝对电极电位极电位,简称电位,记为,简称电位,记为 。 电位的绝对值电位的绝对值 无法测量。无法测量。 电极电位的相对值可以测量。电极电位的相对值可以测量。 电极电位的相对值记为电极
15、电位的相对值记为E E。第27页/共87页测量电极电位的原理电路测量电极电位的原理电路使用高阻电压表的目的是保证测量回路中电流极小,盐桥作用是消除液接电位差,防止溶液污染。 高阻电压表高阻电压表KCL溶液溶液HCl铂铂片片表面镀铂黑 H2(l am)参比电极(SHE)待测电极H2盐桥盐桥试样介质第28页/共87页标准氢电极(SHE) 电极反应电极反应 (Pt) H2 = 2H+ + 2e 规定标准氢电极的标准电位为零。规定标准氢电极的标准电位为零。 国际定义国际定义是是氢标电位氢标电位E(vs SHE). 但但 SHE使用不方便使用不方便. 实验室实验室常用常用SCE。 工程工程常用常用Cu/
16、CuSO4 用不同参考电极测量的电位相对值是不同的。用不同参考电极测量的电位相对值是不同的。 电极电位必须注明参考电极电极电位必须注明参考电极返回返回第29页/共87页平衡电位和Nernst公式 平衡电位平衡电位 当电极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极系统的电位称为当电极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极系统的电位称为平衡电位平衡电位,记为,记为E Ee e 当电极系统处于平衡电位时,电极反应的正逆当电极系统处于平衡电位时,电极反应的正逆方向速度相等,净反应速度为零。在两相之间方向速度相等,净反应速度为零。在两相之间物质的物质的迁移迁移和和电荷的迁移电荷的迁移都是平衡的。都是平衡的。第30页/共87页NernstNer
17、nst公式 电极反应电极反应bO + ne = aR平衡电位的计算公式是平衡电位的计算公式是baROLnnFRTEORE)/(0aOLnEOREg059. 0)/(0特殊条件:第31页/共87页第32页/共87页第33页/共87页第34页/共87页例1.2 计算锌离子浓度为0.001 mol dm-3溶液中锌电极的电极电势(298.15K) 解:Zn2+ +2e- =Zn 已知c(Zn2+)=0.001 mol dm-3,还原态为固态,查表得还原态为固态,查表得( Zn2+/Zn)=-0.7618v,带入能斯特方程得220.05917 ()(/)(/)lg ()abVcZnZnZnZnnc氧化
18、态还原态0.05917(0.7615lg20.059170.7615lg0.00120.81VcVcVVV Zn)第35页/共87页例1.3讨论中性溶液中H+/H2的电极电势(298.15K,p(H2)=100.0kPa) pH=-lgH+ 解:解: 2H+ +2e- = H2 C(H+) = 1.0X10-7 mol dm-3 查表得:查表得:( H+/H2)=0.00v,带入能斯特方程得带入能斯特方程得222272720.05917 ()/(/)(/)lg2 ()/0.05917(1 10 )0.00lg2(100.00/100.00)0.059170.00lg(1 10 )0.4142V
19、c HcHHHHp HpVVVVV 第36页/共87页例1.4计算OH-离子浓度为0.1 mol dm-3时,O2/OH-的电极电势(298.15K,p(O2)=100.0kPa) 解:解: O2 + 2H2O +4e- = 4 OH- n=4 已知已知c(OH-)= 0.1 mol dm-3,p(O2)=100.0kPa查表得:查表得:(O2/ OH-)=0.401v,带入能斯特方程得带入能斯特方程得22244 ()/0.05917(/)(/)lg4 (/0.0591710.401lg40.1/10.460p OpVOOHOOHc OHcVV第37页/共87页例1.5当c(H+) = 10
20、mol dm-3时,计算Cr2O72-/Cr3+电对的电极电势(其他条件均为标准态)解:解: Cr2O72- + 14H+ + 6e- = 2Cr3+ + 7H2O n = 6 查表得:查表得: (Cr2O72-/Cr3+)=1.232v,带入能斯特方程得带入能斯特方程得21423232727273214 ()/ (/0.05917(/)(/)lg6 ()/0.059171.232lg(1.0 10 )61.370c CrOcc HcVCrOCrCrOCrc CrcVVV第38页/共87页标准电位 电极反应的各组分活度电极反应的各组分活度( (或分压或分压) )都为都为1 1,温度为,温度为2
21、525 C C时,平衡电位时,平衡电位E Ee e等于等于E E0 0,E E0 0称为标准电位。称为标准电位。 标准电位只取决于电极反应的本性,而平衡电位标准电位只取决于电极反应的本性,而平衡电位还与参与电极反应各组分的还与参与电极反应各组分的活度活度( (或分压或分压) ),以及,以及温度温度有关。有关。第39页/共87页电动序 将各种金属的标准电位将各种金属的标准电位E0 的数值从小到大排列的数值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就得到起来,就得到 “电动序电动序” 。 EFS可以清楚地表明各种金属转变为氧化状态可以清楚地表明各种金属转变为氧化状态的倾向。在氢之前的金属的的倾向。在氢之前的金属的E0为负
22、值,称负电性金属;为负值,称负电性金属;在氢之后的金属的在氢之后的金属的E0为正值,称正电性金属。为正值,称正电性金属。 电动序可以用来粗略地判断金属的腐蚀倾向电动序可以用来粗略地判断金属的腐蚀倾向 第40页/共87页金属在25度时的标准电极电位EO(V,SHE) 腐 蚀 热 力 学 电 极 反 应Eo 电 极 反 应EoK=K+eNa=Na+eMg=Mg2+2eAl=Al3+3eTi=Ti2+2eMn=Mn2+2eCr=Cr2+2eZn=Zn2+2eCr=Cr3+3eFe=Fe2+2eCd=Cd2+2eMn=Mn3+3eCo=Co2+2e-2.925-2.714-2.37-1.66-1.63
23、-1.18-0.913-0.762-0.74-0.440-0.402-0.283-0.277Ni=Ni2+2eMo=Mo3+3eSn=Sn2+2ePb=Pb2+2eFe=Fe3+3eH2=2H+2eCu=Cu2+2eCu=Cu+e2Hg=Hg22+2eAg=Ag+eHg=Hg2+2ePt=Pt2+2eAu=Au3+3e-0.250-0.2-0.136-0.126-0.0360.000+0.337+0.521+0.189+0.799+0.854+1.19+1.50返回返回第41页/共87页 需要指出的是, 1.电极电位越负,表示金属越容易转变为离子状态进入溶液,因而越不耐腐蚀.电极电位越正,表示
24、金属越不容易离子化,越耐腐蚀.因此可以利用标准化电极电位数据来粗略判断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可能性. 2.电极电位是指热力学数据.它只能指出金属发生腐蚀的倾向,而不能表示金属腐蚀速度的大小.但是,金属实际耐蚀性与腐蚀速度有很大关系,只有那些电极电位负值大的腐蚀速度也快的金属才给金属构件造成真的威胁. 3.金属电动序(表中)中的数据指金属裸露状下的电极电位.但是,实际金属表面有一层氧化膜,氧化膜的致密和完整程度会给金属腐蚀带来显著影响.如,金属Cr的电极电位与Zn接近,但是当Cr的表面生成一层CrO薄膜,实际测得电极电位接近Ag.第42页/共87页(2)气体电极 像铂这种许多其它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材
25、料都能吸附氢形成氢电极。贵金属在不含有自己离子的溶液中,它们既不能以离子形式进入到溶液中去,溶液中也没有能沉积到电极上的物质,只有溶于溶液中的一些气体吸附到电极上,并使气体离子化,电极上只有电子交换,没有离子交换,这类电极叫气体电极。常用的气体电极包括,氢电极、氧电极和氯电极等 (1)氢电极 H2 2H +2e (2)氧电极 O2+4e+2H2 O 4OH- 第43页/共87页 非平衡电位非平衡电位 当当金属浸入不含同种金属离子的溶液金属浸入不含同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时,电极上同时存在中时,电极上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参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参与的电化学反应。的电化学反应。化工设备在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化学 腐蚀 原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