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pptx
《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ppt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Electron transport and ATP generation: overview- 沿内膜结合的载体链沿内膜结合的载体链 传递传递e流流- 放能性的放能性的e流与吸能流与吸能 性的性的H+跨膜转运偶联跨膜转运偶联- H+顺梯度的跨膜回流顺梯度的跨膜回流 提供自由能合成提供自由能合成ATPP34-2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 e传递与传递与ATP合成偶联合成偶联Matrix(cf. p324)第1页/共44页2- 外膜外膜对小分子和离子通透对小分子和离子通透 (膜孔蛋白跨膜通道膜孔蛋白跨膜通道)- 内膜内膜不通透不通透(包括包括H+) 含有含有e传递链组分和传递链组分和ATP合酶合
2、酶- 丙酮酸等中间代谢物可经由特丙酮酸等中间代谢物可经由特 殊载体进入殊载体进入基质基质继续氧化继续氧化(TAC)- ATP被转运到胞液时被转运到胞液时ADP和和Pi 同时同时进入基质进入基质19-1氧氧化化磷磷酸酸化化组组分分线线粒粒体体生生化化反反应应结结构构模模式式膜孔蛋白通道膜孔蛋白通道嵴嵴1. 线粒体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线粒体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第2页/共44页3 电子被汇集于通用电子受体电子被汇集于通用电子受体- 烟酰胺核苷酸烟酰胺核苷酸NAD(P)+ ( H)- 黄素核苷酸黄素核苷酸FMN/FAD (12 e)t19-1(usu. as e receptor in catabolism)
3、(usu. as e donor in anabolism)自学自学第3页/共44页4电子载体电子载体大多是具有辅因子的大多是具有辅因子的整合蛋白整合蛋白, 能够接受或给出能够接受或给出12 e: - e直接转移直接转移 (eg. Fe3+ Fe2+) - 以以H (H+ + e) 形式转移形式转移 - 以以 H 形式转移形式转移还原当量还原当量在氧在氧-还反应中转移的还反应中转移的单电子单电子当量当量其他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分子其他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分子 (cf. p330) - Fe-S蛋白蛋白 (iron-sulfur proteins) - 泛醌泛醌 (ubiquinone, Q/CoQ
4、) - 细胞色素细胞色素 (cytochromes, Cyt.)LW-3 电子流经一系列膜结合的载体传递电子流经一系列膜结合的载体传递第4页/共44页5 铁铁-硫蛋白的硫蛋白的Fe-S中心中心2Fe-2S型型4Fe-4S型型参与单电子转移:参与单电子转移: Fe-S簇中只有簇中只有1个个Fe被氧化或还原被氧化或还原蓝细菌蓝细菌Anabaena 7120的铁氧还蛋白的铁氧还蛋白为为2Fe-2S型型19-5 (3rd)仅指无机仅指无机S自学自学第5页/共44页6- 完全还原需要完全还原需要2H,经由经由 半醌基半醌基中间物形式以两步中间物形式以两步 反应完成反应完成- 质体醌质体醌(叶绿体叶绿体)
5、和和甲基萘甲基萘 醌醌(细菌细菌)也具有类似的在也具有类似的在 膜结合膜结合e传递链中携带传递链中携带e 的功能的功能- 为为脂溶性脂溶性小分子,能在小分子,能在 线粒体内膜的脂双层中线粒体内膜的脂双层中 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从而在内膜,从而在内膜 上其他移动性较低的上其他移动性较低的e 载体间传递还原当量载体间传递还原当量- 既能携带既能携带e也能携带也能携带H+, 在在e流和流和H+移动的偶联移动的偶联 中具有关键作用中具有关键作用 泛醌泛醌 (Q/CoQ)19-2泛醌泛醌半醌半醌(自由基自由基)泛泛醇醇= 带有长异戊二烯侧链的苯醌带有长异戊二烯侧链的苯醌自学自学第6页/共44页7 细胞细胞
6、色素类辅基色素类辅基 (Cyt)- 铁原卟啉铁原卟啉存在于存在于 Cyt b类类,包括,包括 Hb和和Mb- Cyt a类类的的血红素血红素A 具有一个连接于五元具有一个连接于五元 环的类异戊二烯长链环的类异戊二烯长链- 血红素血红素C通过通过硫醚键硫醚键 共价结合于共价结合于Cyt c类类 的两个的两个Cys残基上残基上19-3吡咯环吡咯环- 由由4个个五元含氮吡咯环五元含氮吡咯环 组成组成(卟啉卟啉),4 N均以均以 配位键与中心的配位键与中心的Fe (Fe2+/Fe3+)连接连接自学自学第7页/共44页819-4还原态还原态细胞色素细胞色素(Fe2+)都具都具有三条可见光吸收带,其中有三
7、条可见光吸收带,其中波长最长的波长最长的 带带分别约为:分别约为:- cyt a: 600 nm- cyt b: 560 nm- cyt c: 550 nmCyt的可见光吸收均与的可见光吸收均与其卟啉环的其卟啉环的共轭双键共轭双键系统有关系统有关自学自学第8页/共44页9 确定电子载体顺序的一般方法确定电子载体顺序的一般方法- 测定各载体的测定各载体的Eo- 测定各载体被氧化的速率测定各载体被氧化的速率- 测定各载体的氧测定各载体的氧-还状态还状态呼吸链及其相关电子载体的呼吸链及其相关电子载体的标准还原电势标准还原电势由由Eo推断的载体顺序推断的载体顺序(non-overstep):NADH
8、Q cyt b cyt c1 cyt c cyt a cyt a3 O2e趋向于自发趋向于自发从从Eo较低的载较低的载体流向较高的体流向较高的t19-2在整条载体链在整条载体链被还原后被还原后测定测定各载体的氧化各载体的氧化速率速率第9页/共44页10提供提供O2和和e供体时,供体时,不同阻断剂不同阻断剂将导致形成特定的氧化态将导致形成特定的氧化态/还原态还原态载体组合模式载体组合模式(ie. 吸收光谱变化吸收光谱变化)- 阻断部位之前均为阻断部位之前均为还原态还原态- 阻断部位之后均为阻断部位之后均为氧化态氧化态 电子转移阻断剂对各载体氧电子转移阻断剂对各载体氧-还状态的影响还状态的影响鱼藤
9、酮鱼藤酮抗霉素抗霉素A19-6第10页/共44页11 呼吸链若干位点的自由能释放足以推动呼吸链若干位点的自由能释放足以推动H+泵泵P34-6自学自学第11页/共44页12毛地黄皂苷处理毛地黄皂苷处理渗透破碎渗透破碎去垢剂溶解处理去垢剂溶解处理和离子交换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复合体复合体& ATP合酶合酶19-7 (3rd)In vitro, ATP synthase = ATPase, no ATP-synthesizing activity 呼吸链功能复合体的分离提纯呼吸链功能复合体的分离提纯(cf. p333)自学自学第12页/共44页13- 两类呼吸链组成不同两类呼吸链组成不同- 泛醌是两类
10、呼吸链的泛醌是两类呼吸链的汇合点汇合点- 产生产生ATP的数量不同的数量不同(95%)复合体复合体(NADH-Q氧化氧化还原酶还原酶) 复合体复合体 (琥珀酸琥珀酸-Q还原酶还原酶)复合体复合体 (细胞色素细胞色素还原酶还原酶)复合体复合体(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氧化酶) 电子传递电子传递/呼吸链的主要类型呼吸链的主要类型(cf. Fig. 12-6)第13页/共44页14e转移能量被有效转移能量被有效保存在保存在H+梯度中梯度中- e经由复合体经由复合体/传给传给Q生成生成QH2- 作为作为e和和H+的移动载体,的移动载体,QH2随即将随即将e传递给复合体传递给复合体- 复合体复合体再将再将
11、e转移给另一移动载体转移给另一移动载体Cyt c- 复合体复合体最终将最终将e从从Cyt c传递给传递给O2生成生成H2O- 伴随伴随e流动的同时发生从基质到膜间腔的流动的同时发生从基质到膜间腔的H+净流动净流动总矢量反应式总矢量反应式(NADH型型)NADH + 11HN+ + O2 NAD+ + 10HP+ + H2O Eo = 0.816VEo = 1.14VGo-220 kJ/mol(cf. p335) 呼吸链四个复合体的呼吸链四个复合体的e和和H+流流19-15Eo = -0.32V (Eo = 0.031V)(cf. Fig. 12-11 12-15)Eo = 0.045V第14页
12、/共44页15 电子载体以多酶电子载体以多酶 复合体形式进行反应复合体形式进行反应电子从电子从NADH、琥珀酸、琥珀酸、脂酰脂酰-CoA和甘油和甘油-3-P到到泛醌泛醌(Q)的传递途径的传递途径甘油甘油-3-P脱氢酶脱氢酶NADH型型呼吸链呼吸链(95%)起点为脱氢酶辅酶起点为脱氢酶辅酶NAD+酰基酰基-CoA脱氢酶脱氢酶氧化还原酶氧化还原酶19-8FADH2型型呼吸链起点呼吸链起点为脱氢酶辅因子为脱氢酶辅因子FAD自学自学第15页/共44页16 复合体复合体(NADH:Q氧化氧化还原酶还原酶)- 催化催化: :H从从NADH转移转移 至至FMN- FMN经由系列经由系列Fe-S中中 心将心将
13、2e传递给传递给基质臂基质臂 上的上的Fe-S蛋白蛋白N-2- 2e沿沿膜臂膜臂从从N-2转移转移 到到Q后形成后形成QH2- QH2扩散进入膜脂双扩散进入膜脂双 层层(III),同时驱动,同时驱动 4H+从基质中排出从基质中排出- 阿密妥、阿密妥、鱼藤酮鱼藤酮和杀和杀 粉蝶菌素粉蝶菌素A能抑制该能抑制该 电子流而完全阻断氧电子流而完全阻断氧 化磷酸化的进行化磷酸化的进行- NADH的的: :H转移给泛醌转移给泛醌(放能放能)- 基质中基质中4H+转移到膜间腔转移到膜间腔(吸能吸能)偶联偶联反应反应膜间腔膜间腔基质臂基质臂膜臂膜臂19-9矢量矢量H+流流产生跨内膜的电化学势能,使产生跨内膜的电
14、化学势能,使e传递中释出的大部分能量得以储存,而传递中释出的大部分能量得以储存,而H+的回流则可用于驱动的回流则可用于驱动ATP的合成的合成NADH + 5HN+ + Q NAD+ + QH2 + 4HP+= NADH Q自学自学第16页/共44页17 复合体复合体 (琥珀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 异型四亚基异型四亚基 (五辅基五辅基)膜整合蛋白膜整合蛋白辅基辅基周质心磷脂周质心磷脂- 从从琥珀酸结合位点琥珀酸结合位点 经经FAD和和Fe-S中心中心 至至Q结合位点结合位点的的e 转移通道全长超过转移通道全长超过 40,但每一段均,但每一段均 短于快速短于快速e 转移的转移的 共振距离共振距离
15、1119-10= 琥珀酸琥珀酸 Qfor E. coli自学自学第17页/共44页18 复合体复合体 (细胞色素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复合体)- 为同型二聚体,各为同型二聚体,各 单体由单体由11个不同的个不同的 亚基组成亚基组成- 单体的功能核心为单体的功能核心为 三个关键亚基:三个关键亚基: 含有含有2 heme的的cyt b 含有含有heme的的cyt c1 含有含有2Fe-2S中心的中心的 Rieske Fe-S蛋白蛋白19-11a= Q cyt c其中其中Fe结合于结合于His而不是而不是Cys自学自学第18页/共44页19 复合体复合体的二聚体作用的二聚体作用- 凸出在凸出在P侧的侧
16、的cyt c1 和和Rieske Fe-S蛋白蛋白 可以和膜间腔中的可以和膜间腔中的 游离游离cyt c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2个独立的个独立的Q结合点结合点 QN和和QP分别与能阻分别与能阻 断氧化磷酸化的两种断氧化磷酸化的两种 药物抑制作用有关药物抑制作用有关- Q中间代谢物的移动中间代谢物的移动 发生在单体之间形成发生在单体之间形成 的空隙中的空隙中抗霉素抗霉素A可与之结可与之结合而阻断电子从合而阻断电子从血红素血红素bH Q黏噻唑菌醇黏噻唑菌醇可与之可与之结合而阻断电子从结合而阻断电子从QH2 F-S中心中心19-11b自学自学第19页/共44页20 Q cycle1st e2nd e
17、 19-12= 完成双完成双/单电子单电子载体之间的转换载体之间的转换可溶性蛋白,可溶性蛋白,还原后即可向还原后即可向复合体复合体移动移动膜间腔膜间腔H+净增净增自学自学第20页/共44页21G21.12泛醌泛醌-泛醇库泛醇库半醌不解脱半醌不解脱自学自学第21页/共44页2219-13 复合体复合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 cyt c O210个亚基中以个亚基中以构建复合体核心构建复合体核心- 亚基亚基含含血红素血红素a & a3和铜离子和铜离子 CuB,形成双核形成双核Fe-Cu中心中心- 亚基亚基含含有有2个个铜离子,分别与铜离子,分别与 2 Cys-SH连接连接成双核中心成双
18、核中心CuA- 双核中心双核中心CuA的的2个个铜铜离子离子 均等共享均等共享1e: 还原态还原态为为Cu1+Cu1+ 氧化态氧化态为为Cu1.5+Cu1.5+- 亚亚基基为复合体功能所必需,为复合体功能所必需, 但作用不详但作用不详MetHisAspCys自学自学第22页/共44页23以底物方式消耗以底物方式消耗- O2的的还原需要还原需要4e + 4H+ (= 2 NADH当量当量)- cyt cO2的的e传递分两轮传递分两轮 进行:进行: 1st轮轮的的2e将将O2还原成还原成O22- 2nd轮轮的的2e再将再将O22-还原成还原成 H2O (消耗基质中的消耗基质中的4H+)- 每个每个
19、e通过时还可泵出通过时还可泵出1H+ 复合体复合体的作用机制的作用机制 19-14- 总反应:总反应:4 cyt c(还原态还原态) + 8HN+ + O2 4 cyt c(氧化态氧化态) + 4HP+ + 2H2OCN, N3, CO可抑制可抑制自学自学第23页/共44页24只有只有还原态还原态双核中心双核中心Fea32+-CuB+ 才能接受才能接受O2,并分别由并分别由Fea32+和和CuB+ 各提供各提供e将其还原为过氧化中间物将其还原为过氧化中间物cyt c提供的提供的3rd e将将 CuB2+再再还原成还原成CuB+靠近靠近CuB+的的O被质子化被质子化 而引起而引起e重新分布重新分
20、布加上加上2nd H+和和4th e后,导致后,导致 O-O键断裂并形成羟化中间物键断裂并形成羟化中间物再加上再加上2 H+后释出后释出2 H2O, 双核中心返回氧化态双核中心返回氧化态氧化态双核中心氧化态双核中心Fea33+-CuB2+ 被被来自来自cyt c的的2e分步还原分步还原P34-8 复合体复合体还原还原O2的的假设机制假设机制尚未完全还原的过氧化态中间尚未完全还原的过氧化态中间物始终与复合体紧密结合,直物始终与复合体紧密结合,直到完全还原成到完全还原成H2O才释出才释出O22自学自学第24页/共44页2519-16线粒体内膜将两个不同的线粒体内膜将两个不同的H+区室区室分开,形成
21、跨膜的化学浓度差分开,形成跨膜的化学浓度差(pH)和电位差和电位差( ),其净效应即是其净效应即是PMF 质子动势质子动势(PMF: proton motive force)= e传递中释出的大部分能量的暂时储存形式传递中释出的大部分能量的暂时储存形式生理条件下泵出生理条件下泵出H+的的G20 kJ/molG21.22(cf. p341)第25页/共44页26Eastern skunk cabbage 植物线粒体氧化植物线粒体氧化 NADH的不同机制的不同机制- 低照明时可通过类似于非光合物种的低照明时可通过类似于非光合物种的 e流流传递机制以合成传递机制以合成ATP- 光照下光照下其线粒体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 传递 氧化磷 酸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