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穴位图(3页).doc
《拔罐穴位图(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罐穴位图(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拔罐穴位图-第 3 页附注:1.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2. 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寸。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3. 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寸。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4. 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5.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6. 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7.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
2、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8. 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9. 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10. 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11. 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12. 中脘:位于脐上4寸。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13.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
3、秘等病症。14. 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15. 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ro)骨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16. 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寸处。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17.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寸处。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18. 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寸处。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等病症。19. 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失
4、眠等。20. 安眠:位于翳y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癫狂等病症。21. 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寸处。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脊背痛等病症。22. 环跳:位于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d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主治下肢痿痹、腰痛等病症。23. 承扶:位于臀横纹中央。主治腰痛等病症。24. 殷门:位于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主治腰痛、下肢痿痹等病症。25. 委中:位于腘gu横纹中央。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等病症。26. 承山:位于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主治腰腿拘急疼痛,便秘等病症。27. 悬钟:位于外踝
5、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主治下肢痿痹、胸胁胀痛、咽喉肿痛等病症。28. 风市:位于大腿外侧正中,腘gu横纹水平线上7寸。主治下肢痿痹,遍身瘙痒,脚气等病症。29. 肩髎lio:位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当肩髃(音鱼)穴后寸许的凹陷中。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等病症。30. 阳陵泉: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下肢痿痹、胁痛、呕吐等病症。31. 身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主治咳嗽、气喘、脊背强痛等病症。32. 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主治腰骶d痛、下肢痿痹、遗精、阳痿等病症。33. 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疼痛等病症。34. 天宗:位于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主治肩胛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穴位
限制150内